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结合西安大华纱厂改造项目,对废旧工业区景观的规划改造手段和方法进行探索。废旧工业区景观规划主要以传承工业文脉、体现工业文化为切入点,尊重场所原貌历史,继而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提取原工业景观符号与元素,从单纯的形式保护升华到场所精神的表达,塑造全新的景观功能与空间秩序,赋予废旧工业区以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曹瑞祺 《山西建筑》2009,35(36):25-26
对废旧场地改造的现实意义和改造原则进行了分析,对废旧场地改造应该遵循的设计手法进行了论述,提出废旧场地景观改造过程中场所文脉精神的体现,以积累城市废旧场地景观改造经验。  相似文献   

3.
关于城市废旧工业区的更新修复已经成为城市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绿色生态角度出发,建构废旧工业区的活化再生设计体系,以唐山启新废旧工业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启新水泥厂内外空间的再生利用、保证生态可持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延续当地历史文脉和重塑启新场所精神五方面提出改造再生建议,以期能够对未来废旧工业区再生设计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探究在进行城市工业遗址保护更新时改造废弃矿山、延续煤炭资源文化脉络、改善废旧场地生态环境、将废旧材料再利用以及提高人员参与性的理念和方法.在城市生态环境修复的基础上,对废弃矿山景观进行改造,结合景观功能及场所参与性的改造目标进行分析,提出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并尝试优化措施,做到因地制宜、恢复生态环境、重建特色城市景观等内...  相似文献   

5.
以"在地化"理论为基础,对徐州市下淀老工业区景观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从景观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业景观遗产的保护、工业废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三个层面使得城市更新与老工业区的景观改造达到一个理想的平衡点,进而实现景观的重塑与再生,推动地方产业的发展与工业文化的延续,以期能为创造富有地域代表性的城市景观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使重工业让位于服务行业,于是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废旧工业厂房。而废旧工业厂房通常位置优越,周围基础设施良好,经过改造设计可以成为商业、教育、休闲景观的一部分,使废旧工业建筑景观的再利用契机明显。今简述废旧工业建筑景观的现状和再利用的意义,总结出了废旧工业建筑景观改造所存在的问题和设计原则,从而可以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欧洲卢森堡大公国的第二大城市更新项目贝尔瓦尔旧工业区的改造经验为案例,讨论了一个面向未来的历史工业景观的转型之路。以工业遗产保护的发展为背景,由面及点,从整体到局部,阐述和讨论了工业区更新中整体规划随时会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同时对不同的工业遗产改造策略进行分析并指出适应性改造的必要性。文章揭示截至目前贝尔瓦尔项目更新的问题与不足,点明历史工业景观的可持续的转型对增强社区活力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结合西安大华纱厂景观改造项目,对基于工业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旧工业区景观改造的方法进行探讨。大华纱厂景观改造主要以传承场地历史记忆为轴,结合大华纱厂改造后的业态,在满足现代使用功能需求前提下,以地域历史文化作为设计语言,塑造大华纱厂新的功能与空间秩序,提出其具体的景观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9.
杭州运河西废旧仓库改造为刀剪剑、伞博物馆的设计中充分利用其价值,通过多方面的调查,专业的可行性分析论证,做到应保尽保、新旧融合,保留老建筑的原有风貌和历史印记,变成传承历史文化和记忆的场所,成为展示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基地,同时改造了老旧历史文化街区和提升了运河历史景观文化,成为废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地调研洪都老工业区的未改造区了解当地实际状况和景观布置现状,并着重分析了洪都老厂区工业景观改造的优缺点和改造的方法,确立了此次的选题——如何对洪都老厂区工业记忆下的公共景观设施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1.
从工业文化和工业景观的概念出发,在介绍国内外研究背景和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对德国工业景观的建设进行研究与分析。分别从旧有工业景观更新再利用到新建工业景观设计和建设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揭示其中蕴含的一些基本的设计方法和建设模式。力求对我国城市工业景观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旧工业建筑的自我更新--798工厂的改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概括介绍国内外旧工业建筑改造更新情况的基础上,以北京798旧工业建筑区为例,分析、鉴赏在此聚居的艺术家们自发的艺术活动中所创造的室内外景观环境,展现旧工业建筑区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过程,提出了一种旧工业建筑新陈代谢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现状 ,提出了“新城市 -工业”社区的理论 ,并从保护更新、城市整体、生态环境和工业景观四个角度 ,阐述了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白云边工业园新区规划设计强调了工业景观的概念,对工业园区常见的单一工业性形象进行了分解,通过中国传统民居样式进行有机地散点布局,而形成民居村落式的组团,以化解工业厂房对城市景观视觉空间的破坏。白云边工业园规划融入了"工业旅游"的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理念,使工业园不仅是企业生产基地,也是企业文化展现的载体,以一种积极的建设理念体现其社会责任与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刘晋 《工业建筑》2014,(10):56-60
重钢型钢厂遗址的工业遗产资源不可再生,如何利用和保护工业遗产资源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以型钢厂厂房更新改造为例,在保护原有结构体系条件下,改造成工业博物馆。探讨其改造的手法和方案,在结构和内部空间上满足新功能的需求。为老建筑注入新活力,实现其生命的真正延续。  相似文献   

16.
袁新国  王兴平 《城市规划》2011,35(10):67-73
开发区再开发是我国开发区发展20多年后出现的新现象,是一个综合性的、多层面的概念,产业建筑的改造是其微观层面的表现。由于开发区在区位、功能上的特殊性,开发区产业建筑的改造与老工业建筑的改造在利用方向、改造程度和改造弹性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通过对漕河泾开发区产业建筑改造方式和典型案例的研究,提出了开发区产业建筑基于可持续改造再利用的规划、设计和建造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具有120年历史的重庆钢铁厂的命脉得以延承,在原重庆钢铁厂型钢厂旧址兴建了重庆工业博物馆。为解决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与新建创意产业园区及商业配套间的矛盾以及传统工业区单一空间与新建城市复杂功能的矛盾,通过最大化保留原工业遗存,创造标志性的、鲜明的城市景观,将旧工业园区与新城区整合成完整的多元复合的城市文化和工业博览区。它既保留了工业时代遗留的城市记忆,又使得原工业建筑与城市发展和产业需求相结合。通过一系列引导性的开发、改建,完成角色的转变,使整个区片重新获得了生命和活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中的旧建筑改造,特别是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工业遗产建筑的特殊性已形成一种新的遗产保护理念,其价值值得我们从城市建筑学和文化传承的角度去思考这个现象的现实意义。针对工业遗产中庭院的价值进行探讨,以期对目前的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工业遗产特别是针对现代工业历史建筑及景观的再利用研究已经成为城市历史保护和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澳门代表性工业遗产益隆炮竹厂作为案例,介绍其历史背景、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在调研和分析基础上,从文化旅游发展方向,提出工厂旧址以及景观环境保护性改造的综合性策略。  相似文献   

20.
郑越  张昕楠  唐浩 《工业建筑》2012,42(6):12-15
通过捷克比尔森古泉啤酒厂更新的实例研究,总结出通过工业遗产更新的方式将衰落的传统产业重新激活,以带动地区产业复苏,并保留城市历史记忆的方法,即:运用遗产保存与文化传承、遗产旅游与经济反哺、新工艺与活化利用等更新理念,以及采用原真性修复、新旧空间及功能的融合、厂区景观改造等更新手段。对我国的工业遗产更新,特别是现存传统产业及相关的工业遗产的更新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