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7)
"疑"是人们探索和发现知识的开端,重视学生的质疑正是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营造轻松自由的气氛,让学生敢于质疑;精心创设矛盾,让学生善于质疑;引导他们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质疑问难,并进一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31)
<正>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起始阶段,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作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如何让学生客观反映生活真实,表达真实的情感,写出时代的最强音,是语文教师一项复杂的工作。如何让学生作文的能力得到整体提升,必须从基本训练做起。训练学生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口头作文,有书面作文。书面作文也从不同角度可以展开训练,比如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自我命题作文等等。只有进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22)
<正>学生间互相批改作业是作业批改的形式之一,是学生相互交流探究的过程,交流面广,能够彼此发现许多新的方法技巧,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找出不足及原因,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为了尽量减少学生互批出现的负面效应,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互批所具有的其他作业评判形式难以比拟的优势,让学生作业互批更有实效,而且还最大程度地实现省时省力,笔者觉得对作业的内容一定要精选,以期达到讲求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27)
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实现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目标的途径是以输出为目标,以问题为驱动,用对话让学生的思维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9)
在习作教学中,如何通过培养学生情感,让学生爱上写作,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呢?本文从创设情境,激发写作情感,让学生想写;借助模仿,激发写作情感,让学生会写;赏识鼓励,激发写作情感,让学生爱写;多元载体,激发写作情感,让学生乐写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5)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呢?本文将作出探究。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30)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意识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中学政治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因此,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7)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预习是高效课堂的基础。在指导学生预习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同时了解文本的基本信息。老师要引导学生在解读的时候能够明确重点,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突破瓶颈,解决重点难点,让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升华和能力的提升。这样指导学生预习,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个性展示自我,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这也符合新课改的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9)
作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整合过程,也是学生审视社会,整理自我,疏解情绪,升华情感的过程。作文,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用慧眼观察万象,用真心感知生活,用智脑想象世界,用妙手抒写真我。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3)
<正>"生活即教育。"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的确,生活中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提供了鲜活的教育资源。新课改也倡导品德教学要回归学生生活,尤其强调现实生活在儿童品德教育中发挥重大作用,所以在品德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更要特别关注儿童的生活,品德教学要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让思想品德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一、把学生的生活引入品德课堂教材不是唯一的,它仅仅是我们手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却是我们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