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氧化锆粉体表面改性及其注射成型水脱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硬脂酸表面改性以改善陶瓷颗粒表面和有机粘结剂的相容性.结果表明,硬脂酸和陶瓷颗粒表面之间发生了稳定的化学结合,提高了注射喂料的流动性和坯体的强度.坯体显微结构分析表明,表面改性促进了粉体在有机粘结剂中的稳定分散.粉体表面改性明显提高了水脱脂速率,坯体7 h脱脂率达到了88%,脱脂过程中水溶性组分在坯体中的表观扩散系数为1.14×10-7cm2/s.  相似文献   

2.
工程陶瓷注射成型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陶瓷注射成型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该成型方法的优点。详细论述了陶瓷粉体性质、有机载体组成特别是表面活性剂对于陶瓷喂料和注射成型所成坯体性质的影响。分析了混炼顺序、注射工艺参数、脱脂对陶瓷喂料的流变性以及所成型坯体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NdFeB磁粉进行了不同表面处理,研究了表面处理对磁粉抗氧化性、喂料流动性及粘结磁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NdFeB磁粉经改性处理后,粉末在300℃及500℃的氧化增重率大大降低;而且采用先磷酸后硅烷的复合处理工艺要比单一的硅烷处理或单一的磷酸处理效果更好;(2)KH550硅烷耦联剂能有效地改善NdFeB磁粉与尼龙粘结剂相容性,相应制得的喂料流动性要好于未改性磁粉,而且能相对提高NdFeB磁粉的装载量,使得最大装载量(体积分数)达到67%;(3)通过对磁粉表面改性,改善了磁粉与塑料粘结剂的界面特性,不仅提高了注射成形粘结磁体的磁学及力学性能,而且改善了粘结磁体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高纯SiC微粉为原料,添加碳化硼、碳为烧结助剂,研究了利用注射成型技术生产碳化硅陶瓷复杂件的工艺。选择了一种石蜡基多聚物粘结剂体系,在粉体体积分数为52%时,喂料的最佳注射参数是:注射温度160~170℃,注射压力为100-110MPa,采用溶剂脱脂加上热脱脂的二步法脱脂工艺,在氩气氛下,将烧结坯体于2100℃,保温1h进行固相烧结后,得到的碳化硅陶瓷复杂件密度为3.08g/cm^3,致密度为96%。  相似文献   

5.
表面活性剂对金属粉末注射成形喂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Fe-2Ni粉末注射成形喂料性能的影响。首先用单分子层吸附模型计算出形成单分子层吸附所需表面活性剂的理论值,然后分别将硬脂酸、司班-20、司班-80、吐温-60等不同表面活性剂加入粘结剂中,发现表面活性剂可通过降低粘结剂对粉末的润湿角、降低粘结剂-粉末喂料的粘度而提高最大粉末装载量,在超过单分子层吸附的量之后,继续增加表面活性剂、仍能进一步发挥其有益作用。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喂料性能影响的程度有所不同,通过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该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粘结剂对Fe-2Ni羰基粉末装载量达55%(体积分数)。  相似文献   

6.
在UV/H2O2光催化体系中,通过高级氧化法在NiTi SMA表面生成贫Ni的Ti氧化膜.通过亲水性试验、血小板黏附试验以及MTT细胞毒性试验对改性后试样的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系统的评价,研究发现改性后试样的亲水性得到明显改善.表面血小板黏附数量减少,变形和团聚现象得到抑制,形成血栓的可能性降低,血液相容性得到提高.改性后试样的细胞相对增殖率(RGR)高于化学抛光的试样,试样周围细胞分裂增生良好,与材料边缘结合自然,改性处理同样提高了试样的细胞相容性.结果表明光催化高级氧化是提高NiTi SMA生物相容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分别对Y-TZP陶瓷粉的石蜡基热脱脂体系和水溶性的聚乙二醇(PEG)基水脱脂体系的脱脂过程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由石蜡基注射料在空气中的热失重曲线制定的脱脂制度,脱脂过程耗时47h;而通过宽分子量的PEG得到水基粘结剂体系,注射成型后的坯体在40℃的水中浸泡2h,可以除去65%的PEG,坯体外观良好。通过SEM证明了此时形成了由外到内的孔道;然后可以不用埋粉进行快速热脱脂,6h可基本脱除剩余粘结剂。最后,2种脱脂体系均得到了强度高于800MPa的烧结样条。  相似文献   

8.
马来酸酐对二硫化钼粉体的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二硫化钼(MoS2)是一类常用的无机耐磨填料,将其填充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之前,为提高其与聚合物之间的界面相容性,并防止发生团聚而影响分散性,需要对其进行表面改性.采用马来酸酐(MA)为改性刺,对MoS2粉体进行表面改性研究.改性后的MoS2粉体在非极性溶剂中的分散性提高,其悬浮液离心分离后,上层清液的浊度从215提高到234,活化指数从0.42提高到0.8,吸油量从0.68mL/g降为0.31mL/g,透水时间明显延长,表明改性后的MoS2粉体亲油性提高.探讨了改性机理,并采用FT-IR及XRD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MA水解产物中的羧基与MoS2表面的羟基生成氢键,并定向包覆在MoS2微粒表面上,而酯基具有亲油疏水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HT250中添加改性超细陶瓷粉体前后的组织变化,并分析了加入改性超细陶瓷粉体后对显微组织和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超细陶瓷粉体后铸铁的组织明显改善,石墨细化且分布均匀,共晶团数增加,珠光层片间距减小;在25~400℃的测试温度范围内,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同一温度下,添加粉体后较添加前导热系数略微下降,平均降低4.6%.  相似文献   

10.
偶联剂对氧化铁红粉体的表面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硅烷偶联剂KH-560与钛酸酯偶联剂对氧化铁红粉体的改性效果。方法采用硅烷偶联剂KH-560与钛酸酯偶联剂对超细氧化铁红粉体进行改性,同时与未改性的粉体进行比较,对比研究粉体的亲油化度、吸油值、粒度分布、疏水性及分散情况。结果改性后,氧化铁红粉体的细化程度、团聚状况都有一定的改善。粉体由改性前的亲水性变为亲油性,在有机体系中的分散性能得到了提高。结论硅烷偶联剂KH-560与钛酸酯偶联剂都能有效改善铁红粉体的表面性能,而钛酸酯偶联剂的改性效果优于KH-5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