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基于小波边缘分析与建模的波阻抗反演(AIW)运算效率偏低的难题,基于AIW基本原理,对其原有算法进行改进,即采用改进的非常快速模拟退火算法(modified very fast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MVFSA)替代AIW原有算法,并于MOU气田盒8段开展储层分布预测以验证改进算法的可行性.以MVFSA为基本算法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AIW获取波阻抗数据体,并统计工区盒8段测井交会图建立储层预测判别模式进行储层分布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持原有AIW基本特性的前提下,采用改进算法获得的AIW剖面不仅纵向分辨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横向分辩率的变化也真实自然,而且反演运算效率提高了25%~30%,解决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原有AIW反演算法运算效率偏低的难题;采用改进算法的AIW储层预测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及钻孔资料吻合较好,证实了改进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川西丰谷地区须四段钙屑砂岩含气储层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丰谷须四段钙屑砂岩储层具有低伽玛、高电阻、高波阻抗等特点,储层含气后波阻抗值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或接近于泥岩.运用波阻抗、GR联合反演,可以消除泥岩对识别含气储层的影响,并预测出钙屑砂岩段含气储层的平面展布特征.研究认为:联合反演能够识别出8~10 m厚的有效储层,具有较高的纵向分辨率,该方法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取决于参与反演的钻井数量多少及其分布状态,钻井多且分布均匀的地区,运用多井约束反演技术提高预测储层及其含气性的纵、横向分辨率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研究区气田储层物性的基础上,利用测井资料,展开以地震岩石物理参数分析、弹性阻抗分析、流体替换以及AVO分析为主的叠前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基于储层的岩石物理特征分析,通过运用弹性阻抗反演理论对研究区的地震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实践表明,利用岩石的弹性物理参数能够很好地区分砂岩和泥岩,并且能够确定对储层或含气性参数的敏感性,用弹性波阻抗反演方法可得到较为理想的反演结果,而且提取出的岩性参数能够反映出岩性和流体的特征.与传统的波阻抗反演相比,不同角度的弹性阻抗反演具有丰富的信息含量、高分辨率等特点;此方法达到了定量的程度,而且速度快,使得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歧北斜坡深层沙二、沙三段发育沿岸滩坝、辫状河水道及斜坡扇沉积体系。储层总体比较发育,但是横向变化大,单层厚度薄。现有地震资料横、纵向上地震分辨率低,无法满足砂体追踪和精细储层预测的要求。通过运用叠前反褶积、静校正、能量调整、叠后提高分辨率等技术,并实施处理解释一体化工作模式,处理质量过程控制等方法,使处理成果地震资料在保持地层波组特征不变的情况下,纵横向分辨率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成像特征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基本上满足了地质需求。利用新处理的资料,通过井震结合,储层地球物理特征分析,在常规波阻抗反演的基础上,利用拟波阻抗反演的方法预测了沙二、三段各油组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5.
常规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处理技术不能更好地满足实际生产需求。本文将希尔伯特—黄变换引入到地震数据处理中,提出一种新的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方法。MarmousiⅡ和实际地震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与反褶积、反Q滤波等常规高分辨率处理方法相比,希尔伯特—黄变换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地震数据的分辨率,而且较好地保持了地震数据的相对振幅关系,可以为后续的地震反演、储层预测、烃类检测和地震属性分析等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根据研究区测井资料的统计分析,砂泥岩纵波波阻抗叠置,利用常规波阻抗反演方法无法有效区分岩性。文章在对研究区测井资料统计的基础上,应用Jason软件算出研究区砂泥岩的波阻抗之后,利用测井统计出的波阻抗与岩性的拟合关系,应用Strata软件剔除泥岩,生成砂岩数据体;再利用测井统计出的砂岩波阻抗与孔隙度的拟合关系,把砂岩波阻抗数据体换算成孔隙度数据体,从而达到储层预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在煤厚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获取高精度煤厚信息,利用测井约束地震反演预测煤厚.以测井约束地震反演为手段,相关系数、数据切片等为质量监控,反演得到高分辨率波阻抗剖面,根据煤层与顶底板的渡阻抗差异追踪煤厚变化(分叉、合并、减薄和尖灭),转换得到精确煤层厚度.结果表明,测井约束反演预测煤厚,综合利用纵向上高分辨率的测井资料和横向上高密度的地震资料,能提高了煤厚预测精度.预测结果在钻孔处与已知钻孔资料吻合,远离孔位置的预测误差在5%以内,与钻孔预测对比,精度平均提高了12.60%.  相似文献   

8.
针对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地震数据很难识别薄砂体的问题,对比分析了采用地震资料提频处理、分频处理、储层高分辨率敏感参数反演等不同手段得到的储层预测结果,筛选出高分辨率储层敏感参数反演作为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储层主要预测手段。通过探讨砂泥岩对声波时差的响应,以及对比分析自然电位、自然伽马以及补偿中子孔隙度与声波时差的关系,确定自然电位与声波时差的相关性最好,由此选取自然电位作为最佳电性敏感参数参与高分辨率敏感参数反演预测。从井点、剖面、平面等方面检验和评价高分辨率储层预测成果,结果表明其反演预测效果较好,符合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的储层预测要求,实现了对石炭系主力砂体空间展布的解释与描述,建立了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储层模型。  相似文献   

9.
歧口凹陷沙一下页岩油厚度薄、地震资料分辨率低,需要研究高分辨率反演及水平井轨迹精确控制技术。通过岩性交会分析,采用敏感页岩岩性曲线重建及低频约束高分辨率构形反演技术,有效提高地震反演分辨率,识别出岩性及不同页岩油甜点体的空间分布,高分辨率预测结果符合细粒沉积岩的横向稳定分布的沉积规律。在此基础上,应用基于三维速度场建模的水平井轨迹空变时深转换技术,可精确计算水平井轨迹深度。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水平井控制点的深度计算误差,提高钻井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叠后反演是基于地震资料储层预测的核心技术之一,基于模型的地震波阻抗反演中除反演的数学方法之外,如何处理地震资料分辨率与地质模型可信度之间的关系成为影响波阻抗反演实际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此,研究多道相关波阻抗反演算法的精度及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体现横向相关性的基于地震数据中信噪比和不确定方差的参数的改变,体现纵向相关性的地质小层数目的确定等,并且从这2方面分析叠后反演结果的精度和提高反演效果参数的选取方法,验证多道相关反演算法的可行性,并将这种方法运用到我国西部某盆地实际资料的储层预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DX5井区梧桐沟组储层具有储层较薄、单砂体厚度小、砂体横向连续性差的特点,运用常规波阻抗反演很难对其完成精确刻画。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充分利用了地震波形的横向变化,可代替传统变差函数进行高频成分模拟,对井况的要求低,比传统阻抗反演和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的确定性更强。高频结构受波形变化控制,更好地体现了沉积特征的约束。在提供储层纵向分辨率的同时,横向连续性得到了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2.
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参数对反演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是目前最普遍应用的波阻抗反演方法之一.该方法在计算过程中涉及各种类型参数,这些参数选取的正确与否直接控制了反演成果的质量.本文从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模型的正反演探讨了反演子波的频率参数p、q、λ等主要的目标函数控制参数,以及计算过程中的反射系数迭代次数和波阻抗叠代次数等参数对反演的控制作用,系统分析了上述参数对反演效果的影响程度,并结合实际处理经验,指出了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反演参数的正确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13.
薄差储层预测技术在葡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南油田葡一组油层属薄差储层,用普通波阻抗反演方法难以解决薄砂体识别精度低的问题。在忠买于原始地震反射的波阻抗反演数据体基础上,针对本区自然电位曲线对砂泥岩识别明显、深侧向电阻率曲线对含油性判别较好的特点,结合构造建模、小层精细划分和对比,利用地质统计和建模技术,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并同位协同波阻抗反演结果进行自然电位和深侧向电阻率体的岩性模拟,建立储层岩性预测模型。模拟结果的地质统计特征与原始数据的统计特征相符,用新完钻的18口井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砂体预测厚度符合率达78%,能够较好地解决油田薄砂体储层横向预测难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K1区块构造复杂,断裂发育,石炭系砂岩平面变化较快,砂泥岩互层,单砂体厚度较薄,地震资料分辨率低等储层预测难点,文章从地震地质特征入手,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构造解释,以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和随机地震反演相结合为主要手段,揭示了卡拉沙依组沉积砂体的厚度及平面展布特征,为石炭系储层油气藏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河流相储层建模中测井和地震资料整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于储层非均质性非常严重的河流相储层来说,如何更好的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一直是一个难点,本文探讨了一种综合地震、测井、地质资料的方法,并以大港油田某区块为例建立了基于地质统计和地震反演的定量储层地质模型.首先通过对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得到的波阻抗数据体分析,提取三维空间变异函数,利用具外部漂移的泛克里金模拟方法建立出砂体的分布模型;然后以此砂体模型为相控制条件,建立储层物性参数模型.经过验证表明,本方法可以避免常规建模方法中存在的物性分布与岩相分布不匹配的现象,从而获得与地质认识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谱分解技术通过离散傅立叶变换或小波变换使地震数据成图到频率域。根据单一频率地震响应特征和1/4波长振幅调谐理论,应用调谐能量对薄储层空间展布进行预测。根据气藏对地震高频波衰减显著的特征,对含气储层进行检测,确定有效层分布范围。在温米西山窑气藏开发中用此方法调整层位和井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苏里格气田东区盒8段和山西组砂体含气后与泥岩阻抗值差别较小,直接用波阻抗反演预测含气性可靠性较差.本文通过分析有效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虚拟含气性指示曲线Psg,筛选地震属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了一种由测井和多地震属性组成的概率神经网络方法,来对储层的含气性进行预测,避免了单属性多解性和多属性综合判别精度低的缺点.在苏...  相似文献   

18.
1 Introduction3D seismic prospecting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coal mining because of it necessity to geologic sur-vey. Owing to using many new 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 the resolution of 3D coal seismic prospect-ing is increased continuously,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can be detected more and more accurate. ButRayleigh's criterion shows that the resolution thresh-old of the seismic reflection wave is λ /4 (λ iswave length of seismic wave ).The resolution of logging data is very high, andit 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