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3D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业内急需建立一个统一的3D影视节目版权交易云服务平台,进行3D节目版权交易管理。在这个大背景下,SMG旗下五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利用自身行业背景和技术优势,建立了“秒鸽传媒3D节目交易平台”。本文主要阐述了该平台在基于传统节目版权交易的基础上实现的3D节目版权交易管理相关功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云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广电行业,云计算应用、流媒体和CDN等新媒体技术.让云存储。云转码、云分发、云视频管理成为可能。国内已有媒体机构开始研究广电影视节目交易的服务云平台,尝试使用广电云端技术,提供节目版权管理和交易等云端互联网服务。笔者作为广电行业从业者之一,长期从事内容运营和技术平台管理工作,力图在本文中就B2B视频素材交易公共云平台的可行模式与技术实现做一些方向性探讨。  相似文献   

3.
《广播电视信息》2004,(1):34-36
在2003年3月CCBN的主题报告会上,张海涛副局长题为《以发展为第一要务 全面推进广播影视的数字化、网络化》的报告指出.“要建立完整的端到端的服务系统,有线电视技术新体系包括节目平台、传输平台、服务平台和监管平台。节目平台设在播出机构.定位是集成播出数字广播影视节目,分中央和省级节目平台。中央节目平台面向全国范围播出,省级节目平台面向本省范围播出。”  相似文献   

4.
自广播影视诞生之日起.内容版权就一直是一个基础并且核心的问题。在多媒体领域中,广播影视节目的价值是通过版权来表现和衡量的,对广播电台、电视台、影剧院、节目制作/发行公司等内容提供者而言.节目版权更是生死攸关的核心利益。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线电视》2007,(5):476-476
近年来,随着广播电影电视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相继出现了以集成付费广播、付费电视等节目内容的付费节目平台运营机构。为扩大覆盖,这些机构均利用卫星方式传输其集成的付费广播影视节目。但是,近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单位(电台、电视台、付费节目平台运营机构、卫星地球站)未经批准擅自利用卫星方式传输广播影视节目信号,出现安全播出事故隐患和安全运行管理空白。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阐述介绍了南京广电基于区块链技术设计搭建数字媒体内容版权管理平台的情况,该平台以云区块链平台+SaaS应用平台+信息服务中心为整体架构,以地区广电联盟链为组织基础,提供ToB、ToC的数字媒体版权存证交易管理服务,有助于数字媒体产业生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媒体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是由于数字媒体易于无损拷贝、分发等特性,媒体节目和内容可以被随意地复制、传播、共享和使用,这严重阻碍了广播影视行业的正常发展。本文从广播影视的角度,介绍了数字版权管理的必要性,分析广播影视数字版权管理的需求,并回顾了数字版权管理的国内外研究动向,展望了数字版权管理给广播影视行业带来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8.
数字电视平台是完整的端到端的技术、服务体系。根据总局的要求,该体系包括节目平台、传输平台、服务平台和监管平台。节目平台设在播出机构,定位是集成播出数字广播影视节目,分中央和省级节目平台。中央节目平台面向全国范围播出,省级节目平台面向本省范围播出。传输平台设在干线网,定位是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将数字权利管理技术应用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中,充分发挥其在权利管理方面的独特优势,实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版权管理、资源共享、权利结算和节目评估等权利管理功能,进一步实现和完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权利交易功能,整合广播电视台在全球竞争趋势下的4C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动态影像多屏互动的时代已经来临。当下的新媒体视频(网络视频、互联网电视等)应该是未来影视发展的一大趋势。看看今天周边的人.我们就可以知道人们在PC、手机、PAD、互联网电视等媒介上看视频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电视媒体。在PC、PAD等上看视频不再仅是学生、上班族等年轻一代的专属喜好,现在各类人群包括老年人也都喜欢在新媒体设备上观看影视节目。新媒体视频节目已经成为日常大众消费的一种形式,它是对传统电视媒体一个很大的冲击。随着新媒体视频行业的快速发展,其在国内发行的版权问题也随之而来,对此我们就“国内网络影视剧版权问题”对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未来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广播影视数字版权管理论坛秘书长赵黎博士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