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绥滨县地下水中铁锰含量超标,为使水质符合国颁生活饮用水标准,水处理选用了二次喷淋曝气,二次跌水曝气、二级锰砂过滤除铁锰工艺,介绍了水厂的水源工程,供水调节及水处理工艺设备及流程。  相似文献   

2.
绥滨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黑龙江、松花江两江汇合的三角洲地带,大气降雨和地表水补给,形成了丰富、均衡的地下水资源,但水质较差,部分指标严重超标,必须进行地下水处理。 一、原水水质及处理工艺选择 从绥滨县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超标物质主要是水中铁、锰离子。 根据生产实践经验,一般采用如下接触氧化法的除铁、除锰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3.
同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黑松两江汇合处,这里水量充足,资源丰富,降雨和地表水补给形成均衡地下水资源,由于水质较差,部分指标严重超标,铁含量最高为13.5 mg/L(超标45倍),锰含量最高为1.3 mg/L(超标13倍),必须进行地下水净化处理。1除地下水中铁、锰的基本原理同江市地表水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佳木斯市的2001—2004年间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地下水水质资料进行分析,确定每年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变化情况,分析其地下水水质类型,各种污染物随年际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利用多年地下水监测资料,对佳木斯市城区地下水水质的现状进行评价,对地下水污染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指出了该地区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分布特征,提出了保护地下水水质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6.
黄淮海平原劣质地下水分布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亚飞  陈光宇  王利 《人民黄河》2013,35(2):39-41,44
通过对黄淮海平原(河南省部分)劣质地下水(包括咸水、高氟、高铁、高锰原生劣质地下水和次生环境下被污染地下水)分布特征的阐述,分析了水质型缺水地区原生劣质地下水成因类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原生咸水成因类型主要有古湖沼相掩埋型、古河道埋藏型和古盐渍化型,高氟地下水的形成主要受气候条件、地貌条件、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水化学环境、土壤条件等影响,地下水中铁、锰离子主要来源于含水层中含铁、锰矿物的淋溶,而地下水的污染途径主要是污水灌溉和沟渠污水入渗.  相似文献   

7.
根据佳木斯市长期的地下水观测资料,通过对佳木斯市城区地下水动态类型及特征进行了分析,为该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农村安全饮水来说,选择好的水源和净水工艺是获得安全饮用水的第一步.江西省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好,成为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首选水源.根据水质情况,一般只需进行消毒处理,部分需进行除铁锰.本文对几种常见的消毒、除铁锰工艺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江西省农村实际情况,分别推荐了较适用于江西省农村地下水处理的消毒和除铁锰工艺.  相似文献   

9.
集贤县境内无大江大河,无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属资源性贫水县份。解决居民饮水主要采取工程措施,即打地下深水井。地下水成为供水的重要水源。而地下水中铁、锰含量严重超标,只有进行处理才能达到饮用标准。  相似文献   

10.
工程受水区各含水层的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好。在重点监测的34个指标中,只有铁、锰、铝、氨氮、挥发酚、高锰酸钾指数、总硬度、亚硝酸盐氮、氟化物和砷10项指标超标,其中铁、锰、铝、氨氮、挥发酚、高锰酸钾指数、总硬度等7项指标为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只有氟化物、砷和亚硝酸盐氮为毒理性指标。10项超标的水质指标在平面、垂向上分别呈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荆山湖行洪区进江闸地处远离城镇,日常生活和生产用水采用深井地下水作为水源.水质分析报显示深井中的水铁、猛含量超出国家生活饮用卫生标准.选用HD除铁锰设备进行接触氧化法水处理效果显著,经过处理过的水水质达到了预期效果,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成功的水处理技术以期能为沿淮地区及蓄行洪区居民生活提供安全用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2.
纳滤膜净化地下水时预处理工艺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不同地下水水质,分别以活性炭、石英砂、锰砂进行预处理,采用纳滤膜工艺制取优质饮用水。旨在为不同地区、不同水质的地下水净化探索一种更为有效的预处理方法。研究表明,活性炭更适合用作有机污染物含量较高的浅层地下水的预处理;而石英砂、锰砂更适合用作铁、锰含量较高的深层地下水的预处理。也可以将几种预处理工艺联用,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吉林地区地表和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对全地区水体中铁的含量情况及其在使用水中的利害关系做出分析、论述,进而找出铁含量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西北某水厂以地下水为原水,部分原水井中铁、锰普遍超标,浊度、色度、CODMn、氨氮季节性超标,本工程采用曝气、反应、接触氧化及生物活性炭过滤工艺,对原水中铁、锰、氨氮、色度、嗅味和CODMn进行分级协同去除,达到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常含有铁锰,吸附法除铁除锰简单实用。采用天然沸石对地下水中铁锰进行吸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天然沸石对铁锰的吸附符合弗劳德利希吸附等温式,去除率随着沸石投加量的增大而逐渐提高;原溶液浓度越高,铁、锰的吸附量则越大;原溶液浓度不同时,铁的去除率随原溶液浓度增加而逐渐下降;锰的去除率在溶液浓度5 mg/L时呈现下降趋势;铁和锰的最佳吸附时间分别为30 min和20 min,铁锰吸附时间大于相应最佳吸附时间时,则两者吸附量都会下降。为期70 d的试验表明,天然沸石除锰效果不好,出水水质最低含锰量超过0.1 mg/L,出水水质基本都没达到国家标准(≤0.1 mg/L),而除铁的出水水质基本都在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值0.3 mg/L以内,最低值接近0.0 mg/L,其整体除铁效果要好于除锰。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项组分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对北京市朝阳区100个地下水监测井水质现状进行了调查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单项组分评价中超标较严重的有铁、锰、氨氮、总硬度。综合评价中水质良好、优良的占56%,水质较差的占42.7%,水质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科尔沁区地下水水质污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通辽市科尔沁区近10年地下水水质变化特征,论述该区地下水属于较高矿化度重碳酸盐类弱碱性硬水的特征,得出地下水水质属于较差水质的结论。并对氨氮、铁、锰超标特点做出分析评价,提出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地下水水质形势严峻,劣质水分布面积占平原区面积近60%。高矿化度地下水分布比较广泛,总硬度和矿化度成为地下水主要的超标因子。铁、锰、氟等水文地球化学组分对地下水水质也有明显的影响,除天然因素外,地下水受人为污染的程度十分严重,全国有近25%平原区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密集的流域,地下水污染已经呈现大范围扩散的态势。地下水保护形势十分迫切,指出要客观认识到地下水水质的先天因素和人为污染的区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地下水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在洞庭湖区地下水浊度和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情况下,投加混凝剂硫酸铝后,铁、锰的去除率明显增加,较常规除铁除锰工艺分别提高10%和46.9%,并且出水均达到2001年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的要求。介绍了投加混凝剂除铁、锰的工艺流程,并简要探讨了混凝机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太原市南郊区地下水水体特征,对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南郊区浅层地下水已遭受污染,主要超标项目为铁、锰。进而分析其污染成因并针对当地情况提出了经济适用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