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我国的遗址大多以土遗址为主,本体脆弱,残损严重,尤其是在保护过程中土遗址所能传达的信息量有限,展示效果多不理想。本文以苏州木渎春秋故城遗址中的碎片化部分,即墓葬、城墙和土墩的展示与阐释为例,从大遗址保护的视角探讨我国城市中心区的碎片化遗址展示与阐释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具有特殊性,为了保护地下遗址,往往大量回填土方,一般不设计人工水体。但这种建设方式造成排水困难,对地处降雨量大的金沙考古遗址而言,问题尤为严重,加重了遗址保护压力。为此,将古代及现代城市雨洪处理理念应用于金沙遗址公园绿地改造,通过排蓄一体的思路,提高绿地渗水率,形成自然河道和沟渠等构成的自然排水系统。具体技术措施包括:调整场地竖向规划,整合排水沟,增加蓄水、截留设施,实现雨水排蓄功能一体化;局部换填土与埋设盲沟相结合,提高土地渗水率;自然河道、排水沟渠沿岸配置莎草、鸢尾、巴茅、芦苇等亲水植物,营造生态水景;雨水沟栽植混合草,形成植草沟,降低径流系数。工程实施结果显示:"高挖低填"方式平衡了场地土方,优化了雨水沟坡度,消除了场地积水,减少了植物涝害死亡;排蓄一体让场地因水成景,蓄水用于绿地浇灌,降低了养护成本;植物配置减少了雨水对河道、沟渠的冲刷力,有利于岸线保护。  相似文献   

3.
"图示与图析"社会调查方法引自环境行为学的调查方法,应用于风景园林设计领域,通过客观观察与记录,辅以问卷和访谈,利用图示语言将观察对象呈现,有助于设计者寻找规律并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改进设计。以西安典型的遗址环境——钟鼓楼广场作为调查地点,以场地上的使用者作为调查对象,探索了"图示与图析"法在人们对遗址环境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使用者对场地的感知、行为活动以及实体环境要素对使用者的影响3个方面)调查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城市遗址环境公共空间提高空间使用舒适度,推动精细化、人性化设计提供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艺象国际社区的前身是深圳大鹏半岛葵涌社区的鸿华印染厂的后工业遗址,曾经红火的现代化厂区现在俨然成为一个没落的工业"卫城"。艺象iD Town的建造构想也就从"卫城"的遗址感开始。艺术区的营建试图在遗址现场找寻失去了的集体生活记忆和潜藏的古典情怀,回归场地自然和构筑自身的"本源"艺象"城邦"初始建立的3个集体空间:  相似文献   

5.
长沙铜官窑遗址博物馆设计不仅仅是创建一个标志性的新形式,而是将遗址博物馆作为一个新单元精心纳入场地潜在的脉络和气质当中。力图从自然地景维度和人文历史维度来强化建筑的形和意,彰显遗址的场所精神和历史底蕴,寻求理想中的遗址博物馆展示空间氛围,从而唤起对古老铜官窑文化的回忆和共鸣。  相似文献   

6.
工业遗址公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废弃工业场地作为城市历史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存,一直是城市设计领域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工业遗址公园是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主要形式。研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工业遗址公园的社会意义及其存在价值,提出工业遗址公园的意义不仅在于保存工业文明,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场地生态环境及社会价值的重新塑造去传达一种对城市发展及环境保护进行理性思考的价值观,将工业遗产与现代设计观念、当代生活方式相结合,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产业遗址保护的本质目的。  相似文献   

7.
杭州西湖凤凰山系中的宋代月岩遗址是南宋皇家禁苑的重要地面遗存之一,素有"月岩望月"的奇观。以宋代月岩遗址为研究对象,在场地测绘和实景观测的基础上,分析了月岩遗址的空间布局与月岩主峰岩孔"月窦"的成景机理,详述了2014—2016连续3年中秋"望月"、2016年春分和秋分"望日"的观测结果并进行分析研究。月岩遗址造景手法具有罕见的天文考古遗产价值和风景园林遗产价值,在国内迄今已知的风景园林遗产中堪称孤例,其保护和更新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从大扬州城市文化景观结构的价值重组,考古文化价值景观意境的序列呈现,墓葬本体保护引导下墓葬形制的行为体验以及建筑与景观结合下的场景设置与空间体验4个方面,分析隋炀帝墓考古遗址公园的设计理念与过程,以诠释大遗址保护设计中文化景观的叙事呈现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9.
场地是战争遗址改造设计中的灵感来源。文章基于作者亲身参与的两个实际工程,从建筑与场地的关系入手,探讨在战争遗址中如何通过建筑语汇表达对场地的纪念。  相似文献   

10.
南方科技大学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东西处于西丽水库及长岭皮水库之间,南北被塘朗山与羊台山分隔.该场地原为福光村,现仍有屋背岭殷商墓葬遗址沉睡在校园之下.2008年,都市实践受邀参加南科大校园规划投标,提交了"大学城市"的概念设计,同时入围进行下一步的建筑设计,内容包括图书馆、公寓及体育馆建筑.图书馆和公寓于2014年建成,体育馆由于造价原因延至2019年建成(图1、2).笔者参与了总体规划调整后的建筑方案设计及图书馆、公寓建筑建造过程中的深化设计,以跨越10年的视角回顾整个项目的设计历程.  相似文献   

11.
为保护夹河水源地,烟台市政府决定实施勤河污水治理工程,对南郊区片彻底进行雨污分流。2002年勤河污水治理第一期工程已经竣工,每日有4200t污水不再流入勤河。剩余的4300t污水将通过勤河污水治理第二期工程解决,第二期工程计划于2003年上半年竣工。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1,(1)
This paper studied the gardening activi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Xu-style gardens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by combining ancient literature with the study of Han Dynasty stone relief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y Qin and Han Dynasties,the imperial (royal) gardens and private gardens in ancient Xuzhou had developed in parallel.Imperial (royal) gardens were built by or for vassal kings,First Emperor of Qin Dynasty,Emperor Gaozu of Han Dynasty Liu Bang,for example,Pei Palace,Yanqi Tai,Xima Tai,Hanzu Temple,Lingguang Palace of Lu and so on.As for private gardens,stone reliefs in medium or small tombs owned by the bigwigs or the rich were collected from ancient Xuzhou,and from which we can see clearly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garden from the court,the yard to the garden,rich garden plants and animal species,garden architecture types such as hall,building,pavilion,platform,boat,corridor,gate,gatetower,ornamental column etc.,particularly,hanging waterside pavilion was a unique architectural form of Xu-style garden.These achievements showed that Xu-style garden architecture had been transformed from the pre-Qin incubation period to the generation period.  相似文献   

13.
张楠  张阳生 《山西建筑》2011,37(2):13-15
通过对秦直道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考察价值和旅游价值的研究,结合富县秦直道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提出了如何对秦直道遗址进行开发,以及在遗址保护方面应采取的措施,为科学考察秦直道道路结构和相关建筑遗址的保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As the capital of the first unified Chinese empire,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Xianyang in the Qin Dynasty is of significant value in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of urban planning. However, its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is still ambiguous due to the insufficient historical literature and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thereby enforcing the breakthrough of extant research visions and methods. This paper is a tentative response to this iss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planning. Firstly, the paper infers that the method of Bianfang Zhengwei [Orient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Position Determination]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planning of Xianyang in the Qin Dynasty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planning tradition of pre-Qin and Qin-Han dynasties. Secondly, it recognizes and reorganizes the related literature documents and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according to the clue of "Core Establishment" and "Orientation Determination," to identify the axis system of Xianyang with the Polar Temple and Epang Palace as the core, based on which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Xianyang is revealed. Ultimately, it expounds the methodolog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15.
张蓉 《华中建筑》2009,27(1):191-195
《考工记》表明先秦宫城规划形成了制度。该文通过分析,揭示出这一规划制度的演变过程。宫城制度在西周时期已经形成形式上的定制。但这个制度起源于良渚文化古城图式,在二里头夏代宫城也有传承的痕迹。到了春秋时期,西周的宫城制度又发生了变化。尽管,各个时代的王国不同程度地遵从了西周制定的宫城制度,但是它仍然只是一种理想的图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秦园的概况,并阐述了秦园设计构思和一些具体处理手法。  相似文献   

17.
高介华 《华中建筑》2008,26(7):206-208
该文对中国先秦台型建筑的渊源及其演变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中的引得作了系统的疏理。  相似文献   

18.
高介华 《华中建筑》2008,26(6):194-199
该文对中国先秦台型建筑的渊源及其演变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中的引得作了系统的疏理。  相似文献   

19.
曹湛  冯德强  焦泽通 《华中建筑》2013,(12):129-133
近年来,随着沁河中游地区煤炭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产业的兴起,一些资源型工矿村镇的发展建设正面临开发拓展抑或保护协调的双重难题。沁水县嘉峰村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工矿村镇,既有传统村落的保护价值,又有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其压煤搬迁规划实践中,秉持科学发展观,力图从发展定位、规划设计、控制引导三个层面达到聚落保护与村镇开发的双赢目的,实现可持续性特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总体布局应注意的问题和单体建筑的处理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