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桑革  涂铭旌 《金属学报》2000,36(3):251-253
应用SIMS方法对LaNi4.7Al0.3贮氢合金被CO毒化前后的表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aNi4.7Al0.3贮氢合金毒化前C,O峰不明显,毒化后O峰明显增高,C峰明显出现。毒化后生成了La-C,La-C2、La-O的强键,并在合金表面形成了一层化合物薄膜,阻止贮氢合金进一步吸氢,导致LaNi4.7Al0.3贮氢合嘛氢量下降。吸氢速度降低。  相似文献   

2.
研究贮氢合金LaNi4.7Al0.3、MlNi4.5Al0.5在纯氢(99.999%)及氢中含CO气体杂质条件下的p-c-t特性及循环性能。结果表明,合金经C毒化后,平台压升高,平台倾斜加剧,平台宽度缩小,饱和吸氢量减小,毒化后两篑定氢合金的循环性能衰退,而且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吸氢量减少,增加CO的浓度,吸氢量减少更加明显。合金贮氢性能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表面生成了氧化物及新相,阻止了氢的吸附与扩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用表面改性处理对MINi3.7Co0.6Mn0.4Al0.3贮氢合金电极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含 KBH4碱液处理合金粉末可有效地提高氢化物电极的高倍率放电能力 HRD,交换电流密度I0,极限电流密度IL和α相中氢的扩散系数D等各项动力学性能,而且KBH4的浓度越高(<0.03 mol/L),动力学性能提高得也越大当碱液中所含 KBH。浓度相同时氢在相中的扩散系数D的增加要小于交换电流密度I0的增加. KBH4碱液处理对 MINi3.7Co0.6Mn0.4Al0.3贮氢合金电极动力学性能的改善导致合金电极的阴、阳极极化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4.
Co对MlNi4.3-xCoxAl0.7贮氢电极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详细研究了Co 对MlNi4 .3 - xCoxAl0 .7( x = 0 , 0 .3 , 0 .5 ,0 .7 ,0 .9 ,1 .1 ,1 .3) 贮氢电极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研究的动力学参数包括高倍率放电特性HRD、交换电流密度J0 、极限电流密度JL、对称因子β以及氢在α相中的扩散系数Dα。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MlNi4 .3 - xCoxAl0 .7 贮氢电极中Co 含量的增大, 合金的高倍率放电能力迅速减小, 交换电流密度J0 , 极限电流密度JL, 对称因子β以及氢在α相中扩散系数Dα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玻璃净化剂组分对Cu50Ni50合金熔体过冷度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高真空下,研究了净化剂B2O3,89%SiO2+12.5%B2O3+2.2%Al2O3+0.6%CaO+5.7%Na2O(简写为Na-Ca-Al-B-Si)和50%Na-Ca-Al-B-Si+50%na2B8O4对Cu50Ni50x合金溶体在循环过热过程中的过冷度及其稳定Ca-Al-B-Si玻璃的净化过程为物理-化学复合净化,但由于该净化剂粘度大,在循环过热的冷却过程中因发生合金溶体与净化剂分离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机械粉碎对雾化MmNi3.55Co0.75Mn0.3Al0.4微晶贮氢合金活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粉碎使雾化MmNi3.55Co0.75Mn0.3Al0.4微晶贮氢合金的活化周期大大缩短,从粉碎前的25个周期缩短到粉碎后的1~3个周期。  相似文献   

7.
碱性蓄电池用贮氢合金作为各种电力和电子机器的电源,广泛使用碱性蓄电池,且以镍-镉电池应用最多。特别是近年来开发的具有高能密度的无公害新型镍-氢化物电池受到了普遍重视。作为这种镍-氢电池的负电极材料,多用LaNi5、LaNi2Co3、LaMn0.5等贮...  相似文献   

8.
用电沉积-热解方法在合金表面获得了厚度为0.1-0.5μm的单一Y2O3,Al2O3或不同Y2O3含量与Al2O3或Cr2O3混合的氧化物薄膜涂层,研究了在1100℃,10^4PaO2的条件下各类OTFC对Al2O3形成Fe25Cr5Al合金恒温氧化和循环氧化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Ml(Ni4.55-xCOxMn0.4Ti0.05)合金的相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Ml(Ni4.55-xCoxMn0.4Ti0.05)合金(x=0.0~0.8)的相结构、气态吸放氢特性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一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x≤0.3的组成范围内。合金保持单一的LaNi5相:当x〉0.3时,合金中析出多种第二相,且第二相总量随Co含量的增加而增多。随合金Co含量的增加,晶胞体积增大,吸放氢平台下降,滞后减小,但;定氢容量降低,在X≤0.3的组成范围内,合 Co含量增大提高了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包覆10wt%Pd-Ni后Mm0.9Ti0.1Ni3.9Mn0.4Co.4Al0.3合金,及由其制成Ni-MH电池的电化学特性。包覆Pd-Ni的贮氢合金电极200次循环后容量仅衰减3%。负极为合金包覆Pd-Ni的Ni-MH电池在0.4C放电时的平均放电电压为1.27V。在3C放电时的放电容量为0.4C的76%。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贮氢合金LaNi4.7Al0 .3和MlNi4.5Al0 .5在纯氢 ( 99.999% )及氢中含CO气体杂质条件下的 p c t特性及循环性能。结果表明 ,合金经CO毒化后 ,平台压升高 ,平台倾斜加剧 ,平台宽度缩小 ,饱和吸氢量减小。毒化后两种贮氢合金的循环性能衰退 ,而且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吸氢量减少 ,增加CO的浓度 ,吸氢量减少更加明显。合金贮氢性能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表面生成了氧化物及新相 ,阻止了氢的吸附与扩散。  相似文献   

12.
对LaNi3.8Co0.6Mn0.3M0.3 (M=Ni, Al, Cu)储氢合金在238,273,303和323 K温度下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A,B,C分别代表LaNi4.1Co0.6Mn0.3(Ni替代),LaNi3.8Co0.6Mn0.3Al0.3(Al替代)和LaNi3.8Co0.6Mn0.3Cu0.3(Cu替代)3种储氢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仪分别对样品A,B,C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对样品A,B,C合金粉末制成的电极进行了模拟电池测试。结果证实,制备的合金均由具有CaCu5型六方晶格结构的LaNi5相构成。3种合金中,Cu替代的合金电极低温性能得到改善,Al替代的合金电极高温放电能力得到提高。交流阻抗图谱分析表明,B合金电极样品的高温放电能力提高是由于合金电极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膜层减缓了合金腐蚀所致,样品B,C的高倍率性能衰退是由于电极表面的充放转移反应和氢原子扩散速率下降造成的,而样品C的优良低温性能则是合金电极表面高的充放电转移反应速率所致。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三步感应熔炼法制备了La(1-x)MgxNi4.25Al0.75 (x=0.0,0.1,0.2,0.3) 储氢合金,对该系列合金的晶体结构和储氢性能方面进行了研究。晶体结构和相分析结果表明,当x=0.0和0.1时,合金由单一的LaNi4Al相组成;而x=0.2和0.3时,合金由LaNi4Al相, (La,Mg)Ni3相和AlNi3相构成。随着Mg含量x从0.2增至0.3时,合金的第二相丰度和吸/放氢平衡压明显升高,同时储氢容量减小。研究发现,当Mg添加量x=0.1时,合金除具有良好的储氢容量和低平台压外,其吸氢动力学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LaNi5-xAlx和LaNi5-xMnx两个合金系的晶胞参数、热力学性能、吸氢量、平衡氢压等储氢性能进行对比和分析,建立了LaNi5-xMx(M=Al,Mn)合金系中的x与平台压力以及温度间的对应关系,探讨了晶格常数和晶胞体积及合金稳定性的变化对合金系储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LaNi5-xAlx相比较,LaNi5-xMnx合金的晶胞体积较大,使其平衡氢压降得更低;随x的增加,LaNi5-xMnx合金晶胞体积膨胀的各向异性程度(即晶轴比变化)较小,且合金稳定性的变化较小,随z增加吸氢量衰减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采用XRD、吸氢PCT曲线、吸氢动力学曲线、XPS和粒径分析等测试方法,研究LaNi4.25Al0.75合金的结构和储氢性能;推导LaNi4.25Al0.75合金的四晶胞结构,分析LaNi4.25Al0.75合金的结构与性能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LaNi4.25Al0.75合金具有快速吸氢性能和较好的抗燃烧能力,其吸氢平台压和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lnpeq=-4820/T+12.46,合金的吸氢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中频感应炉在氩气保护下制备稀土镍系AB5型贮氢合金和La-Mg-Ni系AB3型贮氢合金。利用H2、N2和CH4配制的混合气体来模拟工业尾气,对利用稀土贮氢合金分离混合气体中氢气的纯度、合金抗杂质气体毒化及抗粉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稀土镍系AB5型合金由CaCu5型结构组成,AB3型La-Mg-Ni系合金为多相结构,由(La,Mg)Ni3、LaNi5以及LaNi2型相组成。在分离混合气体中氢气时,贮氢合金均受到杂质气体的毒化,导致吸氢速率降低,吸氢量减少。La-Mg-Ni系合金的抗粉化性能好于LaNi5及其多元化合金。综合考虑分离氢气的纯度、合金的抗毒化及抗粉化性能,认为LaNi3.7Mn0.4Al0.3Fe0.4Co0.2合金分离氢气的效果较好,氢气纯度可以达到90.7%。  相似文献   

17.
系统研究了贮氢电极合金La0.7Mg0.3Ni2.65Co0.75Mn0.1Al0.2B,x(x=0,0.02,0.04,0.08)的微结构与电化学性能.XRD结果显示,所有合金均由(La,Mg)Ni3相与LaNi5相组成,B含量的增加导致(La,Mg)Ni,3相的丰度不断增加,相应地LaNi5相的丰度逐渐下降.此外,合金的晶格参数与晶胞体积均随B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电化学测试分析表明,B的添加可以显著改善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当B含量为0.04时达到最佳.微量B的加入对合金的循环稳定性能与活化性能影响很小,但降低合金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此外还采用线性极化与阳极极化对合金电极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对LaNi4.7Al0.3氟化处理的反应机理、控制反应过程的技术方法、处理前后合金表面结构与性能的变化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SEM,EPMA等分析和氢化反应初期活化特性曲线的结果,阐释了氟化处理过程的pH值变化与比表面积变化以及Ni离子溶出现象之间的关系,表明了该方法可达到减少Ni离子流失,增加合金比表面积,同时明显...  相似文献   

19.
The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 new low cobalt hydrogen storage electrode alloys La1-xLixNi3.2Co0.3Al0.3(0≤ x ≤0.2)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 different additions of Li in replacement of La. With the increase of Li contents the maximum discharge capacity increases from 240 mAh·g -1 ( x =0) to 328.4 mAh·g -1(x=0.1) and the cycle stability is improved correspondingly. The capacity decay can remaiN28.6% ( x =0.2) after 230 charge/discharge cycles. The high rate discharge(HRD) ability of the alloys( x≤0.1) is improved and the best HRD is 34.1%( x =0.1) under the discharge current density 1200 mA·g -1 . It is found that the prepared alloys are basically composed of LaNi5 as matrix phase and LaNi3 as second phase( x ≤0.1). But the abundance of LaNi3 phase dramatically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x . When x =0.2, a new phase Al(NiCo)3 is formed.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气相二氧化硅法制备了LaNi4.25Al0.75/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表面形貌以及氢中微量CO对LaNi4.25Al0.75合金及LaNi4.25Al0.75/SiO2复合材料吸氢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被毒化后,在表面生成含NiO、La(OH)3、La2O3、Al(OH)3的氧化层,并且吸附大量CO,导致合金的吸氢量减少,动力学变慢。表面包覆SiO2可显著改善合金抗毒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