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首先简单介绍三维城市规划辅助系统,然后详细介绍三维城市规划辅助系统的规划方案对比功能。接下来分析其通过skyline TerraExplorer Pro二次开发包结合多进程技术实现三维规划方案对比功能的方法。通过该功能实际应用,证明实现该功能的方法是有效可行的,而且完成后的该功能能够达到较好的三维城市规划方案对比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利用扇形激光截面扫描方式对物体进行轮廓扫描与体积计算的原理与方案。同时阐述了其中体积计算的核心思路与实现方式,重点指出了对物体进行点云数据采集的几种方式,包括构建虚拟模型的构架与思路。在实现中,着重介绍所采用的灰度距边缘检测算法,用以识别被测物体与背景之间的边缘结构,此外还提出了双面体积拼接算法,通过双面测量、拟合成为整体的方式,实现了物体的双面拼接测量,使得该方案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最后,通过数次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与重建三维模型和实物的观察对比证实了本方案能够确切、可靠地完成物体的三维体积扫描。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解决空间环境要素三维可视化仿真的方案。该方案通过空间环境要素数值计算的结果构建三维规则数据场,利用系统聚类思想对自适应归一化处理后的空间数据集进行智能化分层,最后利用分层设色渲染等技术实现三维显示。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案能直观反映近地空间环境的物理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城市三维模型构建缺乏可量化的精度评价指标问题,提出城市三维模型精度分析评价的控制点布设方案。该布设方案在遵循低空航摄控制点布设规范的基础上,根据统计特性,布设控制点以及检查点。采用该控制点布设方案进行了试验。分析表明,该方式为三维模型构建精度评价提供了一套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视频信息的安全问题,研究了一个基于Lorenz混沌系统的视频加密方案。该方案首先将三维Lorenz混沌系统进行离散化处理,然后运用驱动式响应同步的方式进行同步处理,对随机采集到的AVI视频文件进行混沌加密。通过采用Matlab仿真软件,编写相应的加解密程序进行仿真,最后,对仿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安全性高、灵活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水利工程三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动态显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的各类信息.并对该工程方案进行科学选比,本文采用基于SRTM数据建模、三维场景驱动管理系统的方法.设计并建立了三维虚拟仿真系统,实现了三维漫游、水域仿真、信息查询等功能.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取得较好的三维显示效果,对该方案起到了整体说明及优化设计等辅助决策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德生 《福建电脑》2013,(11):121-122
提出了一套基于HTML5与网络图形库WebGL的三维WebGIS构建方案,该方案采用JSON格式对数据进行组织,通过AJAx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利用HTML5、WebGL技术进行三维数据展现,并构建了演示系统进行实现。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免插件、跨平台、开放性、基于硬件加速等优点,能够在Web页面中提供良好的可交互的三维体验。  相似文献   

8.
三维虚拟校园开发对于校园数字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3DStudioMax和Virtual Reality Platform技术相结合的三维虚拟校园建设方案。通过三维建模、纹理贴图、渲染烘焙、交互设计等技术操作,实现校园景观仿真、校园导航和交互查询等功能。实践的结果表明,采用该组合方案可以良好地实现实体景观三维虚拟展示。  相似文献   

9.
研究煤层气储层结构的特性,基于不规则三角网(TIN)生成算法提出一种新的煤层气储层三维可视化方案。该方案将勘探获得的采样点地理数据经过变换,使之成为适合Java3D坐标系的空间坐标数据,并根据各采样点的解释分层,构建煤层气储层的三维模型。可以在勘探现场根据采集得到的数据即时生成该区域煤层气储层的三维模型,而且可以在J2EE平台上发布,实现资源的网络共享。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根据勘探采集的即时数据,较为真实地描述煤层气储层的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10.
基于OpenGL实现海底地形显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郝燕玲  路辉 《计算机仿真》2003,20(10):81-84
该文提出了一种三维海底地形的显示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真实感,能够逼真地模拟出海底复杂的地形环境;同时,该方法还具有良好的计算性能,很好地满足了工程应用中对动画实时性的要求。另外,在底层运动控制方式的基础上,该文给出了高层的显示方案,提出简化三维海底地形的方法,从而保证了海底地形的真实感显示和运动模拟。  相似文献   

11.
从研究集成网格计算资源成为具有应用逻辑的复合计算出发,设计了一个新型的分布式软件体系结构—CGSA(Computing-GridSoftwareArchitecture)。CGSA以XML方式显性表达复合计算的组合逻辑,屏蔽了各计算源间的异构性,具有联邦管理自治、计算透明和完备、可扩展、负载平衡等特点。基于CGSA结构,可以充分利用网格计算能力,快速构造新的应用,同时也为集成企业旧的业务系统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云计算研究     
王倩  曹彦 《软件》2013,34(5):116-118
云计算模式是在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和网格计算等概念演进并产生的结果。云计算模式是一种全新的计算应用模式,将会成为人们获取服务的主导方式。本文首先介绍云计算在业界中的概念,接着分析云计算和相关计算,最后关于云计算发展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网络计算管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相对巨型机而言,基于网络的群机系统因其费用小、可靠性好、升级方便等特点,在解决某些高性能计算问题时完全可以代替巨型机,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分布式理论的成熟,它将比巨型机有更可观的发展及应用前景。网络计算管理是群机系统能否充分发挥出优势的关键因素。该文介绍了网络计算管理的研究意义、发展阶段和趋势,从评价标准、关键技术和系统结构等方面介绍了网络计算管理的研究内容,并根据比较,选择介绍了几个性能较好的软件产品。  相似文献   

14.
与公有云计算相比,针对数据与计算双重密集型任务的私有云计算系统对计算效率和系统管理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公有云计算系统显得过于复杂和繁琐,因此需要一种简便易用的能够适应数据与计算密集型任务的私有云计算系统实现。借鉴公有云计算的相关理论和实现方法,提出了一种针对数据与计算双重密集型任务的私有云计算系统实现方案。该方案通过作业文件描述用户的计算任务,确定计算任务的计算模型和计算的输入输出文件;针对私有云的特点,简化Google云计算系统的MapReduce并行处理框架,得到更加直观的数据计算模型;自动连  相似文献   

15.
在军事作战等对时延敏感的应用场景中,云计算无法满足用户的实时需求,因此分散计算应运而生。它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联网汽车和物联网终端等全球计算资源提供服务,并将云数据中心视为通用计算节点,彻底消除中心化,实现计算资源的分散化。分散计算将所有具有计算能力的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络化的有机体,每个计算节点以协作和共享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与雾计算和边缘计算的本地化处理不同,该范式利用了网络中的空闲计算资源,绕过了局部计算能力的限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首先,介绍了分散计算的研究背景,并给出了分散计算的定义;其次,详细介绍了分散计算的三种核心技术;随后,通过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实例化分散计算的概念,更好地分析了分散计算在万物互联时代的优势;最后,阐述了未来分散计算的研究方向以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云计算的深入应用,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远程高性能云服务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文章提出了面向云服务的高性能计算柔性服务平台,该平台通过虚拟化技术、图形化和面向对象的技术等,设计和实现了全新的高性能计算环境,具有工具整合程度高、用户界面友好等特点,可为远程云服务提供必要支持。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当前计算方法的发展趋势,对当前主流的云计算和网格计算两种计算方法从定义、特点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两种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比较,最终对其异同之处进行了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parallel self-verified solver for dense linear systems of equations. This kind of solver is commonly used in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real applications which deal with large matrices. Nevertheless, two key problems appear to limit the use of linear system solvers to a more extensive range of real applications: solution correctness and high computational cost. In order to solve the first one, verified computing would be an interesting choice. An algorithm that uses this concept is able to find a highly accurate and automatically verified result providing more reliability. Howev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algorithms quickly becomes a drawback. Aiming at a better performance, parallel computing techniques were employed. Two main parts of this method were parallelized: the computation of the approximate inverse of matrix A and the preconditioning step.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 that these optimizations increase significantly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据量的快速增长、数据存储的分散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并行分布式数据挖掘算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垂直FP树的分布式频繁项集挖掘算法DVFP.DVFP采用一种称为垂直FP树(VFP)的格式来存放数据,并同时采用数据并行和任务并行的策略.文章还提出了一种新的序列化方法来对VFP树进行编码,大大减少了处理节点间的通信开销.实验验证DVFP算法在灵活性和处理时间上与现有的分布式算法相比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20.
普适计算综述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1 引言普适计算(Pervasive Computing)概念最早源自Xerox PARC(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计算机科学实验室首席科学家Mark Weiser在1988年提出的“Ubiquitous Computing(缩写为Ubicomp或UC)”思想,现在文献中又常以“Pervasive Computing”出现。其基本思想是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普适计算技术将从用户意识中彻底消失,即用户和周围环境(无数大大小小的计算设备)在潜意识上进行交互,用户不会有意识地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