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100年前,柏林举办了一次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柏林一般性城市设计展"。2010年,柏林工业大学举办了"城市愿景1910/2010:柏林·巴黎·伦敦·芝加哥"展,对城市设计的百年历史作了对比,并在柏林、伦敦、格拉斯哥、多特蒙德等九大城市巡回展出。2016年,"城市愿景展"走进中国,在南京举办首次国内展览,探讨当前中国城市设计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2017年,北京、青岛也先后举办"城市愿景展"。本文为展览中的南京系列内容。  相似文献   

2.
<正>100年前,柏林举办了一次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柏林一般性城市设计展"。2010年,柏林工业大学举办了"城市愿景1910/2010:柏林·巴黎·伦敦·芝加哥"展,对城市设计的百年历史作了对比,并在柏林、伦敦、格拉斯哥、多特蒙德等九大城市巡回展出。2016年,"城市愿景"走进中国,在南京举办首次国内展览,探讨当前中国城市设计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作为国内巡回展的第二站,北京将于2017年  相似文献   

3.
柏林,国际建筑展览之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柏林是一个具有举办国际建筑展览传统的城市,曾先后举办过多次国际建筑展览,为柏林积累了大量的建设和组织经验。本文以柏林国际建筑展览的历史发展为顺序介绍了柏林历次国际建筑展览的建设内容和设计特点,展现了国际建筑展在柏林城市和建筑设计方面的成就并简评其学术贡献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易鑫 《建筑与文化》2016,(12):11-19
正歌德学院(中国)、南京市规划局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三方合作,于2016年9月27日-11月27日在南京呈现大型城市设计展"城市愿景1910|2010:柏林·巴黎·伦敦·芝加哥·南京"。在到达南京以前,展览的团队已经在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波兰四个国家的十个城市进行了展出,包括柏林、伦敦、格拉斯哥、多特蒙德、卡塞尔、魏玛、莱比锡、悉尼、斯图加特和格丁尼亚。首次展览是在2010年10月,在德国"联邦交通、建  相似文献   

5.
作为西门子专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建造的展馆,西门子”水晶”落威仅一年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主题的全球中心、炙手可热的会议场所以及伦敦东部的地标性建筑。8月30日至9月5日.“水晶”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可持续城市周”以庆祝其建成一周年。9月3日晚上在”水晶”举办的数字生活设计大会(DLD)圆桌会议汇聚了众多著名文化机构代表.就”城市宜居及城市文化”这一话题展开了生动讨论。  相似文献   

6.
2010年3月5日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的学术年会探讨了世博建筑文化与当代设计理念,在上海世博会前夕聚焦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闭幕,2010年11月27日广州亚运会闭幕.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大城市相继成功举办了系列重大活动,国际性的活动带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加大城市关注度的同时也提升了建筑创作的活力.2011年5月7日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学术年会在重庆召开主题定为 “ 建筑如何使城市更美好——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之后城市建筑创作价值取向的思辨”.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一如既往的保持了高度的敏锐性持续将建筑创作与城市问题结合在一起,建筑的创作伴随着城市的生长年一度的学组年会通过一次次的学术研讨也见证了城市与建筑历史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单军  张悦  陈宇琳 《新建筑》2008,(1):48-53
“电影北京”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三年级建筑与城市设计教学的课题之一,通过对电影与建筑和城市之间关联的探讨,分别以“建筑的社会性”和“建筑的艺术性”为侧重点进行了两个阶段的教学实践;并基于第一阶段教学评图的反馈,以“电影北京(2)”的两个习作为例展开分析,既是从电影出发对建筑与城市设计教学的一次探索,也是从建筑与城市的视角对电影的一次学习。  相似文献   

8.
《城市环境设计》2009,(4):10-11
2009年3月13日下午,由《城市环境设计》杂志社主办,题为“发展中的城市”的主题沙龙在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举办。这是一次关于城市中的传统建筑和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的论坛,沙龙主题结合中国城市发展的现实,围绕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9.
《城市环境设计》2012,(10):42-42
2012年9月21日至11月18日.“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英国建筑太师理壹德·罗杰新及罗杰斯·史达克·吲白+台伙人事务所(RSHP)于在首都博物馆呈现“从住宅到城市:罗杰斯建筑艺术”大型展览。该展览是“艺述英国——英国艺术及创意产业节”中的设计类旗舰项目也是“北京国际设计周”的重要组成部分黎蓬皮杜中心在内的40多年来建筑师及其事务所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作品以及它们对城市发展带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容纳参议院城市发展办公室的“柏林城市模型”,“科恩公园3号”的一号内院被加建一层。这座1903年由建筑师阿尔佛雷德·梅塞尔(Alfred Messel)设计建筑的建筑,  相似文献   

11.
近日.由法国水路公司(Voies Navigables de France)主办的“创意之岸”(Rives Creatives)城市水景建筑艺术展在法国建筑与遗产中心拉开帷幕。展览集中展示了自2006年以来法国各城市在水岸景观建设与概念化设计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其中包括巴黎西蒙德布瓦(Simone de Beauvoir)步行桥、里昂城市码头改建、跨越法德边境的斯特拉斯堡一凯尔步行桥等建成项目以及大量概念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城市设计的沿革及其内涵经历“学科交叉”“多学科渗透”和“学科融贯”的演变过程,在阐述当代城市设计“二次订单设计”的概念后,提出当代城市设计思潮所体现出的多元的设计集群、动态的设计成果和理性的行动计划这三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周劲 《世界建筑》1992,(6):60-63
一、有比较才有鉴别——城市设计的概念只有在与其相关学科的系统比较中才能明确现代“城市设计”作为专业和学科是四、五十年代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仍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概念又十分模糊的设计研究领域。但从总体观念上看,仍可通过与其相关学科的系统比较来认识城市设计的主要内涵和基本特征。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领域界限相对比较明确,简言之,前者着眼于建筑之间的关系及建筑与城市总体空间的关系,后者重点在单体没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创造一个舒适、宜人、优美、有特色的城市空间和城市生活环境,以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已日益引起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的关注。为提高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对城市设计的历史沿革、理论框架和实践的认识,省土木建筑学会和合肥市规划学会于7月26日、27日在合肥联合举办了“城市设计”研讨会。会议特邀请同济大学卢济威教授,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丁沃沃教授就“城市更新的研究与实践”、“城市设计及其发展”、“城市设计与实践”等专题,进行了系统讲座,并对上海静安寺地区(包括静安寺广场)|杨浦商业中心…  相似文献   

15.
李翔宁 《时代建筑》2004,(3):162-163
建筑评论 视野 R-库哈斯在柏林国家美术馆新馆举行的盛大的展览会上得到广泛宣传。此次展览使他设计的纽约新惠特尼博物馆广为人知。 |SCHLAICH+BERGERMANN在法兰克福的德国建筑博物馆举行了展览,回顾了他们从德国历史博物馆到柏林火车站的屋顶设计。  相似文献   

16.
第10届国际建筑双年展于2006年9月10日-11月19日在意大利的威尼斯举办。这次展览是双年展从1980年第一次独立展览以来,首次不以建筑,而是以城市作为展览专题。展览的主题是“城市:建筑和社会”。总策划理查德·布尔代特(RichardBurdett)本人就处于城市实践、政治和科研的交叉界面上。他在展览的介绍手册中写道,这次展览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国际视角来观察城市内建筑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布尔代特强调了4条科研思路,包括“探讨各国城市如何在全球及当地的层面上改变着;研究新型交通和城市设计如何能促进社会的公正和平;探索城市形态和可…  相似文献   

17.
从“更新德国”到“更新中国” 《更新中国》是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中心议题的建筑、艺术展,于2010年9月至10月期间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展出。该展览是由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在“德中同行”系列活动框架下举办的探讨建筑与城市发展的“都市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2008年,“更新德国”展览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德国馆内亮相,此后,由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在“德中同行”系列活动范围内举办的探讨建筑与城市发展的“都市论坛”最终发展成为现在的“更新中国”展览。  相似文献   

18.
2012香港.深圳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香港展于2月16日在香港九龙公园揭幕。本年度展览主题定为”三相城市:时间.空间.人间”.把城市的发展状态比拟为人的生理年龄。展览策展团队由香港及台湾的资深建筑师组成,包括总策展人、金石建筑师事务所创办人金光裕先生(台湾),总策展人、升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办人李亮聪先生(香港)、场地及节目策展人刘文君女士和社区及传媒策展人祈宜臻女士(香港)。  相似文献   

19.
预计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于 2005年12月10日拉开了首届展览的帷幕。从筹办到量终开幕的近1年间,搜索所有相关此次展览的各种信息,“开门”恐怕是最为关键的“关键词”了! 主办方:打开思想之门中国在过去的25年里,市场化、城市化,带来了从社会到文化的一系列深刻变革,作为这场变革的“马前卒”,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Open Door)的经济特区——深圳,更是演绎了一场令世界刮目的神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城市设计不仅作为一门学科,而且也作为一种观念,越来越受到建筑界的重视。我们描述和设计的建筑与城市,总是生活中的建筑和城市,而不是徒具单纯物质的躯壳。现在人们经常谈论“回归”建筑、城市的本源,这个本源就是社会,就是在社会中生存和交往的人们。然而,当前建筑的创作和城市设计的实践又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反映出许多人对于城市的意义所存在的严重的误解,它导致了今天建筑和城市设计中的种种问题与失误。为此,本文探讨并进而澄清当前建筑和城市设计中的一些观念与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