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CSP流程VN微合金钢的冶金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中,微合金元素的溶解与析出过程,以及微合金元素与变形奥氏体再结晶、γ-a相变间的关系与传统厚板坯连轧有较大的差异,这为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生产微合金钢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研究表明,V~N的冶金学特征比较适合于CSP技术的特定工艺流程。对0.05%C—1.5%Mn-0.12%V-0.020%N钢,连铸出坯后已有大量微细V(CN)析出,均热后仅有部分沉淀溶解。这些铸坯中的微细沉淀对抑制变形奥氏体再结晶晶粒长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工业试生产中,铁素体晶粒尺寸为3~4pm的V—N微合金化超细晶粒钢已经试制成功,在CSP流程V—N微合金钢中,V的沉淀强化作用也显著提高了试验钢的强度水平。通过对VN微合金钢的超细组织控制和沉淀强化控制,在CSP流程上可生产屈服强度达550MPa级的低碳贫珠光体高强度钢。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物理冶金特征,系统地研究了V的析出规律和V微合金钢的强化机理.结果表明,均热前铸坯中有大量细小V析出物,均热过程中部分析出物溶解,颗粒略有长大;铸坯中的细小析出物对抑制变形奥氏体再结晶晶粒长大有明显的作用,使试验钢具有晶粒尺寸为3~4μm的超细晶组织;组织超细化是导致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V微合金钢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V微合金化技术开发了屈服强度550MPa级HSLAS-F80高强钢,其组织均匀、晶粒超细化、强度高、成型性能和焊接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3.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65Mn高碳高强钢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薄板坯连铸连轧被证明是一条能生产低成本,高品质高碳高强钢板的生产线。涟钢已在CSP线上开发了一种低合金高碳高强钢65Mn,所生产的65Mn的碳含量为0.65%,屈服强度为490MPa,抗拉强度为870MPa,延伸率为18%。所生产的65Mn强度比传统工艺生产的65Mn强度提高了约40%-30%。金相检验其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在薄板试样中发现了纳米级珠光体。与传统生产工艺比较,CSP生产的高碳钢晶粒更细小。其细小的沉淀析出强化物也能在试样中发现。  相似文献   

4.
对国外研究用薄板坯直接轧制生产钒一铌和钛一钒一铌系统微合金钢的情况做了介绍。这种实验模拟将厚度为50mm板坯轧制成7mm厚的钢带,使原始奥氏体晶粒度降至16~28μm,转变后的铁素体晶粒度达到4.5~5.9μm。在热轧过程中,立方形状的、颗粒度大(20~60nm)的钒一铌一碳氮化物沿原始奥氏体晶界析出,对钢基体起弥散强化作用的颗粒度不大于15nm的钒一铌碳氮化物在轧后模拟卷板过程中(500700℃)沉淀析出。钒一铌系统微合金钢中加入微量钛,在轧制过程中将在奥氏体中提前沉淀析出大颗粒(50~300nm)的钛一钒一铌碳氮化物,从而降低了可在卷板过程中沉淀析出的碳和氮量,同时减少了弥散强化钢基体的细颗粒钛一钒一铌碳氮化物的量,钢的屈服强度也随之下降。这次试验轧制获得了高屈服强度YS487~632MPa并有良好韧性和延伸性能匹配的微合金高强度钢板。论述了我国对美国NUCOR钢厂连铸薄板坯直轧的X65管线钢的质量分析情况,并同具有类似化学成份的传统热连轧管线钢做了比较。对美国用这种X70X80强度级管钢板制造卷曲(挠性)油管情况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鞍钢技术》2005,(2):10-10
2005年3月1日,马钢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CSP)工艺成功轧制出第一批MG-W600无取向硅钢热轧卷,这是我国首次应用薄板坯连铸连轧(CSP)工艺生产电工钢产品,它标志着由北京钢研总院、马钢、武钢共同承担的“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电工钢新技术研究”项目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6.
TSCR生产低碳铝镇静钢薄带软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丽俊  仇圣桃  刘家琪  干勇 《钢铁》2006,41(4):66-70
通过实验室模拟薄板坯连铸连轧(TSCR)流程生产低碳铝镇静钢热轧钢带,分析了硼的质量分数为(10~50)×10-6的热轧钢带的组织、析出物的特点及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钢中加入硼的质量分数为(10~50)×10-6的热轧钢带晶粒度达到7~8级,平均晶粒尺寸达到25μm,屈服强度降至231 MPa,与不加硼钢相比,屈服强度降低了94 MPa.  相似文献   

7.
唐钢FTSR连铸薄板坯热连轧低碳钢板的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试验了唐钢FTSR(FlexibleThinSlabRolling)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从70mm薄板坯生产3.5mm SS330低碳钢带(0.04%~0.07%C)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FTSR热轧3.5mm板带SS330钢组织均匀,平均晶粒尺寸为6.2~7.0μm,其屈服强度为284~293MPa,抗拉强度369~375MPa,延伸率38%~42%。  相似文献   

8.
岳挺 《包钢科技》2005,31(6):36-39
针对薄板坯连铸连轧的工艺特点,根据Nb在钢中的析出规律和作用机理,包钢合理选择微合金化元素Nb及其添加量,并通过严格的冶炼和轧制工艺控制,成功地开发出管线钢等系列产品,对钢中的组织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条件下含铌微合金钢的强韧化机理。  相似文献   

9.
利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和控轧与控冷工艺,生产了低碳微合金高强度钢.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了该钢的微观组织结构.该钢主要由精细的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和多边形铁素体组成.铁素体和贝氏体组织中存在由位错形成的胞状亚结构,这有利于品粒细化.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的低碳微合金高强度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屈服强度达到了600 MPa级,伸长率大于20%.  相似文献   

10.
HSLA钢冶金工艺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及中厚板坯炉卷轧制工艺,进入了低合金高强度钢(HSLA)的生产流程;并在该流程中对HSLA钢热机械控制轧制工艺(TMCP)取得了不少有益的经验。目前薄板坯连铸连轧CSP(Compact Strip Production)工艺所开发的钢种有:(1)ECC、UCC和IF软钢;(2)高强度多相DP和TRIP钢;(3)X80级管线钢。介绍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和中厚板坯炉卷轧制工艺开发的HSLA钢品种的工艺特点和工艺优化。  相似文献   

11.
李春福  胡林  赵宏阳  孟祥利 《钢铁》2000,35(8):27-30
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如何充分科学合理地使用初轧、开坯、轨梁等大型轧机的建议,讨论了在初轧机上采用边铸板坯劈分轧制H型钢和切分轧制小方坯,及生产以轧代锻的大圆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连续洗涤及二氧化碳分解工艺是宣钢焦化厂焦油精制系统技改的重要环节,此工艺摆脱了以往间歇式洗涤效率低、反应不充分的弊端,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生态园林的基本概念、建设依据,功能效益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并重点分析了企业生态园林化进程缓慢的原因及其具体解决措施,有利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根据唐山钢铁公司生产实际 ,在试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连铸坯热送热装的保证措施 ,摸索出了棒材厂热送热装的工艺模式。  相似文献   

15.
根据安钢连铸生产实践,分析了小方坯产生裂纹的原因。在采取预防措施后,裂纹缺陷率大幅度降低,铸坯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李凯玉 《河南冶金》2005,13(5):41-42
介绍了济钢第一炼钢厂板坯连铸机在浇注低温钢过程中,为防止浸入式水口冻结而开发的在线烘烤器实践应用情况,通过大量生产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特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频 《钢铁研究》2005,33(4):50-53
介绍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发展概况,对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建设为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8.
针对攀钢连铸板坯热送热装生产现状,开发了板坯热送,加热过程数学模型,进行了铸坯生产组织方式及表面质量状况轧制前后对应关系的工业试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铸坯热送热装管理办法和加热炉操作规程。生产统计表明,铸坯热送热装率从1995年的16.7%提高到1996年的36.9%平均入炉温度达565℃。  相似文献   

19.
连铸小方坯夹杂物来源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金相观察、大样电解、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南钢连铸小方坯中的夹杂物进行研究,找出了夹杂物数量、尺寸、组成、分布和类型在连铸不同工序中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改善小方坯洁净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唐山瑞丰钢铁公司1#连铸机成功地从4机4流改为5机5流,改造后的铸坯质量得到改善,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