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六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会议 ,将于 2 0 0 0年 10月 18~ 2 0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如心会议中心举行。联系人 :沈志刚   电话 :0 10 - 82 317516地 址 :北京市学院路 37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研究所  邮编 :10 0 0 83□第七届中日流态化会议 ,将于 2 0 0 0年 10月 2 0~ 2 2日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举行。联系人 :徐德龙   电话 :0 2 9- 2 2 0 2 0 2 2地 址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粉体技术研究所  邮编 :710 0 55□ 2 0 0 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 (C会场 :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 ) ,将于 2 0 0 0年 11月 7~ 11日…  相似文献   

2.
<正>会议通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纳米科技学会、陕西省纳米科技学会、陕西省电源学会、燃烧与爆炸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纳米科技》编辑部等单位联合承办的"2015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成都)研讨会"定于2015年10月在中国·成都举办。大会特邀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达尼埃尔·谢赫特曼(Danielle.Shechtman)教授,全国  相似文献   

3.
<正>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微纳光电子功能材料实验室研究员王俊团队、激光与红外材料实验室研究员张龙团队等与国内外机构合作,揭示了微生物合成Te纳米材料及其共轭聚合物复合材料优异的超快非线性光学特性,证实了其在超短脉冲产生、全光开关等领域的重要应用潜力,该项研究展示出微生物合成技术在光子功能材料领域的优势和特点。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培养从美国加州莫诺湖  相似文献   

4.
解决重要技术难题我国纳米材料研究获进展新春伊始,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传来喜讯,我国纳米材料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块巴掌大的纯铁经过表面纳米化处理后,用常规气体氮化处理,即可获得10微米厚的氮化物层,所需温度下降200度以上,处理时间也缩短到9个小时。这一研究成果解决了长期以来金属材料表面氮化技术应用中必须解决的重要技术“瓶颈”,显示出纳米技术对传统产业技术的升级改造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一技术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相关论文发表在1月31日出版的世界权威刊物《科学》上。由卢柯博士…  相似文献   

5.
先进的理论和计算技术结合计算机的威力,提供了在原子层次上了解纳米材料及其演化过程细节的可能性,具有无先例的准确性,使纳米材料设计和性能预测成为可能。本文首先概送了计算机模拟的理论方法和作用,扼要地综述了计算机模拟在纳米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热学、电磁学等性能的研究进展,最后阐述了纳米材料结构和性能的计算机模拟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纳米材料的大面积操纵排布新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米科学计划研究院张亚非研究小组近日正式公布了他们的重大研究成果--纳米材料的大面积操纵排布新技术,从而解决了纳米材料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关键性问题。这一国际首创的技术的关键是将处于自由状态的纳米材料经过提纯、剪裁、筛选和表面改性后,嫁接具有功能团的有机分子,制成一定浓度的有机溶液,然后均匀分散在反极性液体表面,在液面上形成均匀分布的混合单分子层,将经过挤压、排列和完成分子振动取向后,使纳米材料在混合单分子层内达到规则或取向排列。将液面上的混合单分子层转移…  相似文献   

7.
《新材料产业》2008,(1):84-86
第314次香山会议研讨“纳米技术与环境安全”,高性能球形硅微粉在浙江通达威鹏电气公司实现批量生产,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在一维有机纳米材料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中科院化学所成功制备多色发光和掺杂白色发光的新型纳米材料,螺旋导电聚苯胺纳米纤维研究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纳米材料应用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纳米材料是具有多种优异性能的功能材料,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纳米材料应用技术的现状和最新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纳米材料在模具、锂离子二次电池、太阳能电池,功能涂层等方面的应用及研究情况,并对纳米材料应用技术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正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许安课题组阅读并挖掘整理了2005~2018年Web of Sciences数据库中有关纳米材料与污染物复合效应的文章,并就纳米材料影响污染物毒性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归纳和综述,在纳米材料影响环境污染物毒性的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上述工作已被环境毒理杂志Ecotoxicology and  相似文献   

10.
《纳米科技》2011,(5):90-90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陈春英研究组与纳米材料研究室唐智勇研究组合作,在以秀丽线虫为模型研究纳米材料生物效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的Nano Letters杂志上(2011,11:3174—3183)。  相似文献   

11.
为确保纳米材料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和量值统一,上海首次在纳米水平上进行颗粒粒度的检测比对研究取得好成绩。该成果经上海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水平检索结论为“达到同类研究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研究是上海市纳米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下达给上海科汇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专项研究项目“上海纳材料测试服务体系的建设(首期)”(编号No.0159nm079)的内容之一。比对协调实验室在50nm、100nm和200nm三个尺度上科学合理地制订了比对方案,按ISO13321《粒度分析光子相关光谱法》标准方法,对标准聚苯乙烯微球悬浮液单分散体系,组织上海交大分析测试中心、华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上海材料研究所检测中心、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和上海纳米材料孵化基地历时半年,于2002年12月共同完成强度平均粒径的比对测量,结果表明实验室的测量平均值与标准物质的标准值在1.8%以内相符合,实  相似文献   

12.
湖南大学     
《功能材料信息》2010,7(1):F0003-F0004
学院下设材料科学系、金属材料系、非金属材料系及材料测试研究中心、金属材料研究所、陶瓷研究所、新型炭材料研究所、材料物理研究所等。现有正副教授5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9人。形成了以学科责任教授为核心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学科结构合理的教学与科研团队。建设了包括有湖南省喷射沉积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先进材料制备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机械工业轻量化结构先进成形制造重点实验室和湖南大学材料测试研究中,心、湖南大学碳纤维与复合材料工程中心等在内的研究开发平台,其仪器设备总值达6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3.
《功能材料信息》2010,7(1):51-51
<正>据报道,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近日在有序聚集结构组装和发光纳米材料制备方面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正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1米的十亿分之一,相当于人类头发直径的万分之一。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温州大学副校长、纳米材料与化学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黄少铭,近十多年来就一直和这个"微观世界"打交道,致力于微纳结构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和相关技术的开发研究。纳米技术成为21世纪主流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5.
日本计量标准中心(隶属日本通商产业省工业技术院)于今年初建立。该中心的任务是研究、建立、保存国家计量基、标准,负责量值溯源工作。该中心目前由负责计量标准传递工作的计量研究所、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物质工学工业技术研究所、产品技术评价中心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该中心地处筑波研究中心,占地面积2974m2,建筑面积977m2。有破码校准室、港码特性评定室、辐射温度实验室、波长标准实验室、温度标准实验室、物理标准研究室。真空标准研究室、物质标准研究室、电学标准研究室、光学标准研究室、无机标准研究室等。中心设正…  相似文献   

16.
《纳米科技》2006,3(3):F0002-F0002
山尔大学的刘宏教授、重庆大学的胡陈果教授和中同同家纳米科学中心海外主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先进材料和纳米技术系主任王中林教授近日在合作研究中共同发明了一种合成复合氧化物单晶纳米材料的新方法:复合氢氧化物溶剂法。该研究是他们共同合作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教授的实验室完成的。他们的方法以熔融的混合碱作为合成介质,以价格低廉的无机盐和氧化物为合成原料,在低于200℃的温度下和常压下进行溶液反应,合成了多种应用于铁电、铁磁、巨磁阻、压电、燃料电池及半导体的复合氧化物一维和零维单晶纳米材料,为研究功能性氧化物的纳米级科学和技术开辟了一条具有重大商业应用前景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功开发了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为我国印刷行业制版过程告别污染、实现绿色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纳米技术在生物医药学发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宁 《新材料产业》2002,(12):67-71
纳米科学与技术应用的核心发展方向之一,是其在生命科学以及人类健康关怀事业中的研究与发展。目前,纳米功能材料与器件除了在生物大分子,如DNA,RNA,蛋白分子结构与功能检测方面的应用与开发研究之外,特别重要的是,在医学领域中形成了众多的可运用技术,主要包括:纳米材料与技术在纳米药物体系方面的应用,纳米材料标记与单分子检测技术,纳米材料与器件在医学临床诊断与重大疾病治疗的应用,纳米材料应用与康复器械与人工器官等等,在对生物医药学纳米技术主要的应用研究进行概要的基础上,本对东南大学纳米材料与技术在生物医药学领域中的主要研发工作侧重进行了一些介绍,并对今后的相应发展进行概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材料工程》2007,(8):40-40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稀土化学与物理院重点实验室张洪杰研究员课题组,在一维碲化锑纳米材料合成方法的开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0.
正纳米科技是21世纪国际前沿科技领域之一,纳米材料与技术又是新材料研究的重要分支,在能源、信息、环境、生物医学及国家安全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以纳米材料与技术为引领的战略新兴产业正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将会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由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材料学术联盟、北京化工大学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清华-富士康纳米科技研究中心、《中国材料进展》杂志社承办的"2016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纳米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