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消防》杂志从1979年1月创刊,至今年9月正好出版第200期,在《上海消防》出版100期时,我参加了庆祝座谈会,讲了100期是里程碑,现在一晃8年过去了,杂志到了200期,我认为200期同样也是里程碑。 《上海消防》杂志是上海消防界的喉舌,代表性刊物,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权威性的杂志。刊物最近三、五年有很大进步,前年由32页改为48页,扩大了容量,今年改大16开本,与国际接轨,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发行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上海消防》的进步发展,我认为是坚持了正确的办刊宗旨和方向。一个刊物能得到社会的认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上海消防》杂志至今满200期了。200期,弹指一挥间,但她却记载了这杂志的辉煌业绩,也印证着这杂志一步步艰辛的历程。《上海消防》不仅是上海消防战线的骄傲,也是当代中国消防宣传阵营中一个先进典型与对外改革开放的窗口。笔者不是上海人,然此刊物在我心中占着相当的位置,每每读到她,我就觉得格夕L池亲切和欣慰。我作为她的一名老读者,作为一个消防报界的同行,我衷心祝福她健康向上,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3.
奔向2000年     
《上海消防》出刊已满200期了。 200期,按出版时间计算,时间跨度整整200个月,16年零8个月。这是《上海消防》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望着满桌的一本本《上海消防》,着实让人沉浸在历史的回忆之中。 《上海消防》诞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是相国经济建设和消防事业的发展,为《上海消防》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消防工作日益为社会所重视,各地包括上海消防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消防法规不断健全,使消防监督管理,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消防宣传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尤其近年来,消防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这一切为《上海  相似文献   

4.
欣逢《上海消防》出刊200期,我谨代表公安部消防局并以我个人的名义表示热烈的祝贺。《上海消防》从1979年创刊起,已历时17载,作为全国发行最早的消防期刊,它在消防界的影响和作用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随着九十年代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消防》又以国际流行的大16开本的新貌呈献在广大读者面前,在编排内容上也作了有益的改革尝试,这些都是应该肯定的。 这几年各地大火频发,火灾损失连年上升,消防事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是眼迅猛发展现代化建设相比,差距还很大。形成这种状况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实践证明,在条件、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建筑代表着一座城市的语言,那么石库门绝对是地道的上海方言。  相似文献   

6.
曹卫东 《中国电梯》2009,(16):121-121
今天,迎来第300期,中国电梯杂志又到达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再次感受到跨越的心情。 自2005年6月出版第200期以来,我们刊登了文章1600余篇,新闻报道1300余条,广告6300余幅;累计发行72万册。这仅仅是数字。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梯》2010,(2):14-14
2009年8月15日,迎来了中国电梯杂志第300期,中国电梯杂志又到达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自2005年6月出版第200期以来,中国电梯杂志刊登了文章1600余篇,新闻报道1300余条,广告6300余幅;累计发行72万册。这仅仅是数字。  相似文献   

8.
搞出版的都知道,一本书刊办得是否成功,发行工作系于一半。《上海消防》当然也是这样。 《上海消防》杂志是自办发行,每期出版后,即由杂志社自己的发行车送至各区县消防科或者由发行单位自己派车到杂志社来领取后再发送到所属基层订户。 许多年来,在杂志的发行工作中,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同志,他们不厌其烦、不计报酬地积极努力地工作着。在近年来社会杂志订阅状况均出现滑坡的情况下,《上海消防》能够稳定在60000份,这与广大区县局消防干警、街道、乡镇联防干部、企业专兼职消防人员  相似文献   

9.
荆志国 《中国电梯》2009,(18):36-37
2009年6月26日,上海贝思特电气有限公司门机产品推介会在上海汇亨新亚大酒店举行。这是上海贝思特电气有限公司继在广州、北京两地成功举办产品推介会之后的收官之作。来自相关区域的200多名新老用户代表和行业媒体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正>UED:"如何处理历史街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动机使您研究历史中心的规划和振兴呢?帕特里克·夏瓦纳:历史中心往往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精神与灵魂,这正是它所能提供的最好方面。它可以辐射一个区域,甚至整个国家,比如作为中心的首都。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一名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或景观设计师,我们有必要更新和维护这些历史中心,以提升吸引力,并延续其象征意义。自从掌握了这三个  相似文献   

11.
欣悉《上海消防》杂志出刊200期,谨表示热烈的祝贺! 近几年来,上海的消防安全工作,经过社会各界、尤其是公安消防部门的不懈努力,在改革中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消防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抗御火灾的整体实力进一步加强。在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全面前进的形势下,上海的火灾状况稳中有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消防工作为保障上海改革开放,“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顺利实现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人说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 ,那么苏州河就是上海的祖母河了。千百年来 ,奔流不息的苏州河承载着上海从亘古到现代发展的财富与文明 ,也记录了上海由一个滨海渔村演变成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历史与繁荣……  相似文献   

13.
<正>9月20日,BICES 2017开展首日,日立建机携最新5A系列的2款代表产品ZH200-5A和ZX200-5A出展,并为首次进入中国市场的ZH200-5A油电混合动力挖掘机举办了专场发布会,尽显"技术日立"的参展主题。日立建机株式会社代表执行役社长平野耕太郎先生、日立建机(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池田孝美先生出席并致辞,日立建机(上海)、日立建机(中国)有限公司的多位领导及10余家工程机械行业媒体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重量级新品  相似文献   

14.
我的本命年     
陈路阳 《中国电梯》2009,(16):85-85
出差刚回来,看到办公桌上中国电梯杂志的邀请函,心中不禁一怔:哦,《中国电梯》已经发行300期了!至今我依然清楚地记得2005年,收到第200期那本厚厚的杂志时的情景,这一切仿佛就在昨天。  相似文献   

15.
到2015年,上海基本实现公交行业信息化,完成企业集群调度系统、行业监管系统和公交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上海宝山区友谊路东段,10个公交站点的电子站牌正发布13条公交线路、200余辆公交车辆停靠站点的距离信息,让市民对路面情况一目了然,能准确把控自己的出行时间。这只是上海"智能公交"系统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6.
《上海消防》出刊满200期了,这是件很大的喜事。16年零8个月的艰辛,200个月的苦熬,6000天的不懈努力,终于有了1300万字,200期的成果。 说艰辛、苦熬、不懈努力,那是实实在在的。 创办《上海消防》的是李采芹、黄士荣两位师长,现任《上海消防》杂志副主任傅海鹏和本人是他俩的“徒弟”。当时搞文字就我们四个人,从看稿、编辑、采访、写稿、校对、跑印刷厂,四个人全部承包,当然不是“经济承包”,仅仅是任务承包,所以白天采访,晚上写稿,干到深更半夜是常事,干完了就从文件柜顶上拿下被子,往办公桌上一铺权作睡床。夏天干脆席地而睡,既凉快,又方便。哪天不加班倒是新鲜事,有次两天没加班,第3天食  相似文献   

17.
<正>西安作为中国众多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理应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发挥重要的示范和载体作用。20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伟大实践证明,一个没有特色的城市注定是一个缺乏竞争力的城市。西安这座城市,它拥有着与众不同的历史文化特色,其历史底蕴的丰厚远近皆知,那么,如何系统性地塑造西安城市历史文化特色成为我们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7)
在王安忆细腻的笔触下,上海显然也是赋予生命活力的,包括弄堂、鸽子、流言。在名篇《长恨歌》中,其中更穿插有活的灵魂——王琦瑶。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里的女儿,举手投足之间,将上海女性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在王安忆笔下,王琦瑶的服装也是很有个性的,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是上海这座城市的象征,也是王琦瑶个体的自我彰显。其服饰描写表现了王琦瑶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同时也代表着时代和城市精神。本文就从其服饰入手,探析作者通过这一形象服饰的变迁来表现时代、城市精神以及王琦瑶个人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19.
主编的话     
正本期以红色封面预示着《建筑创作》杂志新的开始,展示着传统纸媒在当下新的可能性。如果把建筑理解为用建筑材料在大地上谱就的诗歌,那么我们需要在坚实的质料和多义的形式之间找到一个支点,它是从潜能到现实之间的过程,我们试图向大家展示质料和形式(建成的建筑)的同时也展示这个过程。这个形式不需要用过多的语言表达,它是对确定性的否定,对因果律的质疑,它是创造力的体现,它代表着图像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幕墙的发展长河中,记载着一个无法被忘记的名字:这是中国幕墙史无法跳过的篇章,这是中国幕墙业无法被取代的标杆。她书写在金茂大厦、东方明珠这些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上;她跨越北京、上海,走过大半个中国,并走向国际市场。她拥有壮志凌云的无限豪情。30年以来,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和丰碑,她代表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幕墙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她就是武汉凌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