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运用同时平衡原理和质量平衡原理对Bi^3-Cl-H2O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和计算,在此基础上绘制了Bi^3+-Cl-H2O体系在25℃下的各种涫淀物的平衡浓度对数-PH图,分析确定了各大相沉淀物稳定存在的PH。结果表明,溶液中铋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浓度及溶液的PH值是影响各固相稳定存在的重要参数。由热力学图得出,可以直接从溶液中沉淀的Bi2O3,要得到高纯工的BiOCl必须严格控制溶液的PH范围。  相似文献   

2.
电渣重熔用CaF2+Al2O3和CaF2+Al2O3+CaO系熔渣传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季如  刘宗远 《金属学报》1994,30(8):B350-B360
利用ZrO2固体电解质氧浓差电池测定了电渣重溶用CaF2+Al2O3和CaF2+Al2O3+CaO系熔渣的氧渗透率,考察了熔渣成分及温度对熔渣传氧性能的影响。在1673-1873K和0.1MPa的氧气氛下,测得这两个渣系熔渣的氧渗透率分别为1×10^-20-6×10^-19和1×10^-21-5×10^-18molO2.cm^-1.s^-1;随MnO2,Fe2O3,Cr2O3,TiO2,CaF2含  相似文献   

3.
提出简易、快速容量滴定法测定电镀液中氟硼酸根。BF^-4于0.1-0.5mol.L HCl介质中煮沸3min,它被分解定量释放出F^-,用ARS-XO-CPB为混合指标,Th(NO3),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F^-,终点变化很敏,从而计算出BF^-4。该方法可应用于测定低浓度镀铬溶液和镀铜溶液中的BF^-4。  相似文献   

4.
有色金属涂层的CBN砂轮陶瓷结合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不同Al2O3和B2O3含量的CBN砂轮陶瓷结合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含B2O3玻璃相可使在有活性的液体中对不溶颗粒局部进行溶解,提高烧结体的抗折强度;采用微粉原料烧结后,增加颗粒表面积,提高了局部溶解速度,使玻璃相中有更多的Al^+3和B^+3组成的四面体,提高抗折强度;引入含Ti涂层的CBN颗粒,可改善CBN表面与含B2O3玻璃相之间的润湿性,提高对CBN磨粒的把持力。  相似文献   

5.
磁场和杂质离子存在下Fe/Na2SO4体系的阳极极化行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指出,在添加一定浓度的OH^-,CO^2-3,PO^3-4,HCO^-3,CrO^2-47,H^+等子后,分别由于以下某一种原因  相似文献   

6.
用动电位扫描法研究了有无外磁场时纯铁在Fe2(SO4)3和H2SO4+Fe2(SO4)3溶液中的阴极极化曲线,没有外加磁场时,Fe^3+还原反应与H^+去极化反应有相互促进作用,在单纯H2SO4溶液或单纯Fe2(SO4)3溶液中,外加0.4T磁场均加速铁的阴极过程,但不改变反应进行的机制;在H2SO4+Fe2(SO4)3溶液中磁场对铁阴极过程的加速作用是磁场对Fe^3+还原和对氢离子去极化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7.
苛化溶出铝酸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仇振琢 《轻金属》1999,(4):18-21
我公司现行氧化铝生产,用脱硅铝酸钙及提镓铝酸钙合计20万t配料入窑,恶化了氧化铝生产技术经济指标。通过剖析Na2CO3溶液溶出铝酸钙的化学反应:3CaO·Al2O3·6H2O+3Na2CO32NaAl(OH)4+4NaOH+3CaCO3↓提出62#(镓生产代号———编者注)彻底碳分母液作溶出用溶液,以其NaHCO3中和溶出反应产生的NaOH。同传统溶出相比,本方案溶出时间由2小时减至15分钟,溶出率提高10%。  相似文献   

8.
玻璃净化剂组分对Cu50Ni50合金熔体过冷度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高真空下,研究了净化剂B2O3,89%SiO2+12.5%B2O3+2.2%Al2O3+0.6%CaO+5.7%Na2O(简写为Na-Ca-Al-B-Si)和50%Na-Ca-Al-B-Si+50%na2B8O4对Cu50Ni50x合金溶体在循环过热过程中的过冷度及其稳定Ca-Al-B-Si玻璃的净化过程为物理-化学复合净化,但由于该净化剂粘度大,在循环过热的冷却过程中因发生合金溶体与净化剂分离  相似文献   

9.
刘素娥  朱自勇  柯伟 《金属学报》1997,33(2):143-149
用慢应变速率法(SSRT)、动电位扫描和循环伏安法研究16MnR钢在氧化铝溶出过程中的高温碱脆行为。结果表明,在260℃,16MnR钢的碱脆敏感性随NaOH浓度(7.42-10.06mol/L)的升高而增大;当碱液中含有AlO2^-离子时,16MnR钢的碱脆敏感电位区缩小,样品表面腐蚀产物保护性好,AlO2^-离子对低合金钢高温碱脆有一定抑制作用;16MnR钢在260℃碱液中生成的腐蚀产物为Fe3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研究了Al、Mo、Zr合金添加元素对Ti-Ta合金在高温浓HNO3溶液中耐蚀性的影响以及溶液中Ru^3+的作用。结果表明:在Ti-Ta合金中加入Al、Mo元素,则降低合金的耐蚀性能;添加Zr,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有所提高;溶液中的Ru^3+可以加速所研合金的钝化,提高合金的抗蚀能力。电化学测试结果与腐蚀试验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1.
MBT、BTA和MBO对铜缓蚀性能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严川伟  程明  赵珲 《腐蚀与防护》2000,21(6):255-256,259
用电化学方法比较研究了2-巯基苯并恶唑(MBO),苯并三唑(BTA)和2-巯基苯并噻唑(MBT)在3%NaCl,0.1mol/L HCl和0.5mol/L HCl溶液中对铜的缓蚀性能,在3%NaCl溶液中,MBO表现出稍优于BTA,远高于MBT的缓蚀能力;与BTA和MBT相比,在0.1mol/L HCl和0.5mol/L HCl中,MBO对铜的腐蚀有突出的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用二环已基-18-王冠-6(DC-18-C-6)、SPAN80、SIOON-16和CHCl3(三氯甲烷)乳状液膜体系,研究了Pb^2+的迁移行为,在适宜条件下,8min内Pb^2+的迁移率达99.4%以上,而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金属离子(如Ni^2+、Li^+、K^+、Na^+、Ca^+、Mg^2+、Sr^2+、Ba^2+、Fe^2+、Al^3+、Cu^2+、Zn^2+和Co^2+等),均不被迁移,  相似文献   

13.
用伯胺N1923、L113B、煤油和内相NaOH水溶液乳状液膜体系,研究了Te(Ⅳ)的迁移富集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Te(Ⅳ)的迁移率达99.5%以上。在此条件下,许多共存离子如Pb^2+、Fe^3+、AI^3+、∑RE^3+、Zr^4+、Ti^4+、Mn^2+、Cr^3+、Co^2+、Ni^2+、Zn^2+、Cu^2+、Cd^2+、大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SiO3^2-、SO4^2-、PO4^-3、F^-、CI^-、NO3^-、CIO4^-等,都不会影响分离富集碲。只有Te(Ⅳ)能从这些离子中得到满意的分离。此法用于富集测定铅锌矿、铜矿、铁矿和合金中的微量碲,结果相当满意。  相似文献   

14.
铜合金在3.5%NaCl+S^2—溶液中的腐蚀磨损行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测定了HAl77-2铝黄铜,BFe30-1-1白铜在3.5%NaCl和3.5%NaCl+S^2-溶液中的腐蚀速率,腐蚀磨损率和电化学行为;观察了腐蚀磨损后铜合金的微观形貌。研究了腐蚀后样品的表层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2-的存在加速了铜合金的腐蚀,腐蚀磨损,使Ecorr明显负移,icorr增加;硫离子对铜合金腐蚀磨损的加速作用与腐蚀磨损过程中的硫致脆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罗玉长 《轻金属》1994,(5):15-19
Na2O含量是非冶金级Al2O3的重要技术指标。应用D/max-3BX-射线衍射仪,IR-440红外光谱法研究了赋存于氧化铝水合物中的Na2O在燃烧过程中的行为。β-Na2O.Al2O3随温度升高而分解,最终是α-Al2O3与Na2O.11Al2O3共存。氧化铝水合物中的Na2O含量增加,燃烧产物的a-Al2O3含量减少,比表面积降低。研究结果对生产及应用Al2O3的行业均有益。  相似文献   

16.
王淑兰  李光强 《金属学报》1999,35(3):306-310
本工作用频率响应分析法测量了融熔Cu-S,Fe-S/CaO-SiO2-Al2O3体系的交流阻抗,得到了阻抗谱。用Randles等效电路,将所得的阻抗谱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Cu-S,Fe-S/CaO-SiO2-Al2O3体系界面脱硫反应动力学参数:溶液电阻Re,界面反应电荷传递电阻Rct,双电层电容Cd及界面脱硫反应的速率常数kf等。  相似文献   

17.
液膜法分离富集,测定水中微量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乳状液膜体系对锶进行分离富集,该体系包括协同流动载体(PMBP,TBP),表面活性剂(SPAN80)增强剂(丙三醇)溶剂(正己烷)和内相(1.2mol/L的盐酸溶液),实验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锶的富集效率可达99.5%以上,而在此条件下许多共存离子,如Fe^3+,Al^3+,Ca^2+,Mg^2+,Ba^2+,Cr^3+,CO^2+,Ni^2+,Zr^4+,Cu^2+,Zn^2+,Pb^2+和  相似文献   

18.
含H2S的强酸性溶液中Cl^—对铁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化学动电位扫描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H2S的H2SO4溶液中Cl^-对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H2S的0.5mol/LH2SO4溶液中,Cl^-1能同时抑制铁腐蚀的阴,阳极反应,且Cl^-的抑制作用存在浓度极值现象,极值点为1moo/L;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Fe/H2SO4,Fe/H2SO4+Na2SO4,Fe/HSO4+Fe2(SO4)3和Fe/H2SO4+NaCl种体系在磁场或/和缓蚀剂作用下的极化曲线,指出腐蚀的主要控制是阴极过程,H2SO4中加入少量Na2SO4不影响其结果,但加入Fe2(SO4)3,NaCl会因Fe^3+,Cl^-的作用而影响结果,分析了磁场、缓蚀剂、Cl^-和Fe^3+单一和联合对Fe/H2SO4阴极和阳极极化行为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传统熔体冷却方法确定了(2x)B2O3.(50-x)PbO.(50-x)Bi2O3(x为摩尔分数)三元系统形成玻璃的最少B2O3引入量;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及密度测定等手段考察了(2x)B2O3.(50-x)PbO.(50-x)Bi3O3二元系统(x=0)和三元系统(0<x<7)物质的结构变化,初步探讨了少量BO2O3的引入对该三元系统形成玻璃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