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维 《特殊钢》1991,12(2):21-25,36
本文介绍了结晶器固定式水平连铸机连铸时的钢液凝固特点,以及由该特点所决定的必须采用与一般连铸不同的拉坯制度。文中还介绍了水平连铸拉坯曲线的类型和选用准正弦拉坯曲线及拉坯参数的实际工艺效果。  相似文献   

2.
小方坯连铸机改造成圆坯连铸机后,圆坯产品椭圆度经常超标。对椭圆度形成的原因从工艺、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对结晶器锥度的改进以及连铸工艺参数的优化及控制,使圆坯椭圆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基本解决了连铸圆坯椭圆度超标问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连铸低合金钢的拉速、二冷配水,结晶器保护渣,结晶器喂稀土丝等工艺,解决了低合金钢连铸工艺容易拉生铸坯表面裂纹,水口堵塞等问题,为攀钢1350板坯连铸机生产低合金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圆坯连铸机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钢管公司对电弧炉和连铸机进行了高效化改造,通过优化中间包参数,解决了高拉速下连铸圆坯钢液的纯净度问题;运用新式结晶器振动机构,解决了结晶器内润滑及圆铸坯表面质量问题;运用结晶器电磁搅拌技术,解决了铸坯内部柱状晶发达易形成中心缩孔及疏松问题。经过上述技术改造,使圆坯连铸机年产量由60万t提高到90万t,铸坯的综合合格率为99.66%。  相似文献   

5.
连铸机检测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海新 《鞍钢技术》1998,(4):1-6,27
介绍了除结晶器以外连铸机的主要部件上所采用的各种检测仪表,以及它们对连铸机操作及连铸坯质量的作用。为了实现连铸坯的优势,高产,应该尽可能配备各种检测仪表并将它们和检测系统很好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唐钢第一炼钢厂仿罗可普连铸机生产的连铸小方坯的现场调查、测试和统计,分析了连铸小方坯变形和角裂漏钢的特点及规律,系统研究了钢液成分S含量和[Mn]/[S]、C含量、P含量,连铸工艺参数浇注温度、结晶器冷却、二次冷却水量、冷却均匀性和设备状况结晶器倒锥度、结晶器振动偏摆、引锭杆不对中等因素对连铸小方坯的变形和角裂漏钢的影响。指出钢液[Mn]/[S]过低是导致小方坯变形和角裂漏钢的主要内在因素,而浇注温度高、二次冷却不均是其外在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小方坯的主要变形(菱变、塌肩)的形成机理,认为角裂是由偏离角纵裂和对角线裂纹复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7.
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腔形状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光华 《钢铁》1998,33(10):19-22,33
以薄板坯连铸机的结晶器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不同结晶器图形方案下系统地比较了结晶器伸入式水口、钢液流动及传热、保护渣、凝固坯壳应力对薄板坯连铸工艺的顺行和铸坯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薄板坯连铸机适宜的结晶器内腔形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伸入式水口结构形状。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腔形状及工艺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工业生产条件下测量了攀钢板坯连铸机的铸坯表面温度分布,建立了连铸板凝冷却过程的二维传热数学模型,全面探讨了连铸工艺参数对铸坯热状态的影响,深入分析,讨论了凝固终点的控制及铸坯保温输送的模拟计算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薄板坯连铸机结晶器的主要特点及其技术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薄板坯和中薄板坯连铸机结晶器的形状和主要特点,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结晶器内钢液的表面积、钢液流动、结晶器传热、薄板坯厚度、拉坯速度等对连铸过程和铸坯性能的影响,讨论了鞍钢ASP采用的先进技术,指出近年来新建和改造的薄板坯连铸机结晶器厚度呈现增加的趋势,从而解决了设备运行的一些问题,改善了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10.
攀钢大方坯连铸机设计特点与装备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大方坯连铸机的总体布置、工艺流程、工艺装备及工艺参数,根据重轨钢连铸坯的质量要求阐述了该连铸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以水平连铸圆坯连铸生产工艺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凝固传热模型并结合射钉试验共同研究了管坯在不同拉坯工艺条件下,结晶器内的温度场分布与凝固传热过程,并对不同拉坯参数下铸坯试样进行了检测分析。研究发现:水平连铸拉坯工艺参数:拉速V=2.13m/min,浇注温度T=1544℃,中间包过热度△T=40℃的拉坯参数下,结晶器内的温度场分布均匀稳定,铸坯质量好,产量高。研究表明,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凝固传热模型并结合射钉试验可以有效分析在不同拉坯工艺条件下水平连铸结晶器内的温度场分布及凝固传热过程,并进一步制定合理的拉坯工艺参数,降低管坯质量缺陷的发生,提高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小方坯连铸凝固过程的理论分析,详细论述了结晶器、二冷区对小方坯连铸凝固过程的影响,提出了高效化改造时结晶器、二冷区的设计基本原则。在四川川威集团方坯连铸机高效化改造中对结晶器、二冷区进行优化设计,并得到了成功应用。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事例,提出了小方坯连铸机高效化改造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针对舞钢1 900 mm板坯连铸机生产连铸坯角部经常出现的横裂纹,从连铸坯裂纹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角度进行分析,最终确定铸坯角部矫直温度过低以及边部存在凹陷是角部横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对此提出了预防措施。通过结晶器锥度、一冷水、二冷水等工艺参数优化及设备改造,有效地控制了连铸坯角部横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侯葵  潘贻芳 《天津冶金》2000,(5):4-5,20
介绍了天钢第二炼钢厂结合本厂实际,对2^#小方坯连铸机进行了两次高效化技术改造的效果对比及高效连铸所需的工艺参数和设备条件。  相似文献   

15.
崔艳 《重钢技术》1997,40(4):45-56
本文对国内小方坯连铸的设备情况、工艺参数情况、目前达产状况及小方坯的主要质量问题和新技术作了综合概述,为重钢七厂新建小方坯连铸机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新建宽板坯连铸机的主要设备技术参数和技术特点,论述了连铸坯质量控制的工艺措施,如结晶器内钢液面稳定控制,振动与振痕控制,钢水流动控制等。  相似文献   

17.
徐志荣  杨晓江 《河北冶金》2003,(6):11-15,31
通过对唐钢第一炼钢厂仿罗可普连铸机生产的连铸小方坯的现场调查、测试和统计,分析了连铸小方坯变形和角裂漏钢的特点及规律,系统研究了钢液成分S含量和[Mn],[S]、C含量、P含量,连铸工艺参散浇注温度、结晶器冷却、二次冷却水量、冷却均匀性和设备状况结晶器倒锥度、结晶器振动偏摆、引锭杆不对中等因素对连铸小方坯的变形和角裂漏钢的影响。指出钢液[Mn]/[S]过低是导致小方坯变形和角裂漏钢的主要内在因素,而浇注温度高、二次冷却不均是其外在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小方坯的主要变形(菱变、塌肩)的形成机理,认为角裂是由偏离角纵裂和对角线裂纹复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18.
结晶器电磁搅拌改善重轨钢连铸坯内部质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永  杨素波  朱苗勇 《钢铁》2007,42(2):24-27
针对攀钢大方坯连铸机投产初期重轨钢连铸电磁搅拌冶金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开展了优化重轨钢连铸结晶器电磁搅拌工艺参数的现场试验,对比研究了电磁搅拌电流对重轨钢铸坯中心疏松、中心偏析、等轴晶率等内部质量的影响,制定了满足攀钢重轨钢连铸工艺要求的电磁搅拌工艺制度.生产应用表明,重轨钢连铸坯内部质量明显提高,铸坯中心区等轴晶率由18.8%增至36.2%,中心疏松≤1.5级,中心偏析≤1.0级,中心缩孔≤1.0级,连铸坯轧成重轨的内部质量和力学性能能够满足时速350 km高速铁路用钢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前,连铸是生产厚板坯、大方坯和小方坯的主要工艺,全球大约90%的成品钢都采用连铸工艺进行生产,而在1970年,这一比例仅为4%[1].在过去60年里,板坯连铸机经历了无数次创新改进,涵盖连铸机的所有方面.一、板坯辊子的应用范围连铸机铸坯从结晶器流出后,必须获得足够支撑,使得铸坯固化成型,从而得到较薄且完整的表层.当前提供支撑最主要的方法就是使用辊子.  相似文献   

20.
刘国贵 《重钢技术》2003,46(4):7-11
介绍重钢炼钢厂1^#小方坯连铸机新上结晶器电磁搅拌工艺。通过不断地摸索实践及优化,提出了适合小方坯品种质量要求的电搅参数。满足了品种开发生产及质量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