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微胶囊固定的酶催化合成烷基葡萄糖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相际交联反应形成微胶囊的方法固定糖甙酶 ,并用此固定酶催化合成了烷基葡萄糖甙。微胶囊中同时包埋了酶和葡萄糖 ,使反应简化为有机 -水二相系统。研究了微胶囊制备条件对催化反应速度的影响 ,考察了己醇、辛醇及十二醇和葡萄糖之间的反应 ,反应速度随链长而降低。微胶囊的重复使用试验表明 ,使用寿命比吸附法包埋的酶长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吸附法固定糖甙酶的方法及用此固定化酶和自由的糖甙酶催化合成烷基葡萄糖甙的工艺 ;在酶催化合成烷基葡萄糖中 ,水的含量对反应起了关键性的影响 ,最佳的含水量在 8%~ 1 0 %左右 ,反应物含水量高 ,则开始时的反应速度大 ,但最终平衡的产物浓度却较低 ,反之亦然 ;烷基链的长度既影响反应速度又影响平衡产量 ,链越长 ,反应速度和平衡产量越低 ;用于固定酶的载体对固定酶的活性有较大的影响 ,使用不同的载体酶活力可相差 3倍以上。用固定酶可以解决酶的重复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沥青自愈合微胶囊是一种将可流动黏结剂包埋、封存在聚合物薄膜内而形成的微小囊状粒子。当沥青材料出现裂缝后可引发微胶囊囊壁开裂并释放芯材,进而促进裂缝快速愈合。分析了微胶囊对沥青自愈合能力强化作用机理和效果,总结了沥青自愈合微胶囊制备方法,重点探讨了原位聚合法合成微胶囊工艺参数对微胶囊粒径、囊壁厚度、表面形态、高温性能以及强度等性质的影响,并提出控制释放技术是沥青自愈合微胶囊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上接1998年第6期)6.8.5 微胶囊微胶囊是直径1~500μm的微小“容器”,其器壁是由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薄膜构成的,膜厚为0.01~1μm。微胶囊的制法有9种:(1)界面缩聚法利用界面缩聚反应可制成聚酰胺、聚酯、聚氨酯、聚脲的微胶囊。(2)聚合法使单体或低聚物在内容物外面聚合成膜。(3)液中固化包埋法将内容物分散于高分子溶液中,然后滴加固化剂。(4)凝聚法将内容物分散于电荷密度低的聚阳离子聚阴离子水体系中使其进行相分离,于是生成凝聚滴,其中包埋有内容物,然后加入固化剂使其表面固化成膜。一般用明胶作聚阳离子,用阿拉伯树胶作聚阴离子。…  相似文献   

5.
新型微胶囊破胶剂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瑞宜  李健 《油田化学》1997,14(3):271-273
用市售石蜡包埋过硫酸铵,制成了一种新型压裂液用微胶囊破胶剂。该剂粒径0.6—1.2mm,包埋率约95%,有效含量约80%。基于加有微胶囊破胶剂的蒸馏水电导率随时间的增大,在60℃、70℃、80℃蒸馏水中测得该破胶剂的释放速度与美国哈里伯顿公司的商品微胶囊破胶剂Optiflo3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化学法制备的PEG/PET固固相转变材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化学键连法和溶液共混法制备的聚乙二醇/涤纶(PEG/PET)固固相转变材料的相变焓、相变温度等物性,探索了两种材料的链结构与蓄热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PEG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时,对相同PEG含量的共混材料和化学改性材料而言,化学改性材料的相变焓小于共混材料的相变焓,但热稳定性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7.
以聚乙二醇(PEG)为储能材料、甲基纤维素(MC)为载体,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PEG/MC定形相变材料。利用恒温加热、PLM、ATR-FTIR和DSC等方法研究了该定形相变材料的PEG泄露性、分子结构、结晶形态和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PEG含量不超过80.0%(w)、温度高于PEG熔点但不超过80℃时,PEG/MC定形相变材料不会出现PEG泄漏现象;由于氢键作用,MC与PEG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加热或冷却时,PEG/MC定形相变材料通过PEG晶体的熔化或结晶可实现能量的存储或释放。  相似文献   

8.
聚乙烯醇/氯化聚乙烯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改性法,制备了以氯化聚乙烯(CPE)为骨架材料,聚乙烯醇(PEG,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000,10000)为支链的新型相变材料。结果表明,PEG 6000/CPE的相变焓高于PEG 10000/CPE;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优于CPE;PEG 6000/CPE,PEG 10000/CPE的相变焓分别为119.3,103.7 J/g,相变温度分别为61.8,62.4℃;CPE,PEG 6000/CPE,PEG 10000/CPE热失重的起始温度依次为306,338,351℃,三者热失重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依次为330,389,391℃。  相似文献   

9.
TQ649.4 JSH9806201洗衣产品用酶=Enzymes for laundry products [刊,波]/Gormsen Erik…//Pollena:Tluszcze Srodki PioraceKosmet.—1996,40(10).—403~412 题述综述带有3篇参考文献。叙述了在洗衣洗涤剂中脂肪酶和纤维素酶应用的几种情况。涉及酶的改良变体的选择或制备,并涉及测定它们的效力和活性。洗涤剂脂肪酶用于改进脂肪污垢的去除能力,而纤维素酶则有利于着重去除颗粒污垢、柔软织物和增艳织物。还介绍了用于液体洗涤剂的酶通过微胶囊包封进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石蜡作为相变材料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的高温易流淌、易泄露、分布不均匀等问题,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MAA)共聚物(P(MMA-co-MAA))为壁材、58#石蜡为芯材,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相变微胶囊,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微胶囊的化学结构、表观形貌、储热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m(MMA)∶m(MAA)为9∶1,乳化剂PVP的质量分数为5%,聚合时间为5 h,芯壁比为2∶1时,制备的微胶囊形貌较好。相变潜热和芯材石蜡质量分数较高,分别达到112.95 J/g和72.99%。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和NaOH制备PEG-Na试剂,以PEG-400Na试剂和壳聚糖制备壳聚糖-PEG(Na)脱硫材料[CS-PEG(Na)],向新变压器油中添加腐蚀性硫二苄基二硫醚(DBDS)制备试验用油,考察CS-PEG(Na)对试验用油中腐蚀性硫的脱除效果,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为:CS-PEG(Na)添加量(w)20%,处理温度60 ℃,处理时间2 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CS-PEG(Na)对试验用油中的腐蚀性硫几乎完全脱除。CS-PEG(Na)对废变压器油的脱硫效果与PEG-400Na试剂相当。与其他脱硫材料相比,CS-PEG(Na)对废变压器油中腐蚀性硫的脱除效果更好,腐蚀性硫的脱除率达到84.6%,脱硫处理后的废变压器油的电气性能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SiO_2-聚乙二醇(PEG)负载型铂催化剂,研究了其催化苯乙烯与甲基二氯硅烷进行氢硅化加成反应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β-加成选择性,在空气浴中20℃反应3 h,苯乙烯转化率可达86.02%,β-加成产物选择性为100%。催化剂可重复使用3次无明显失活。  相似文献   

13.
堵水调剖用交联剂微胶囊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流化床法包衣技术制备交联剂微胶囊原理及交联剂微胶囊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微胶囊壁材的选择、交联剂固化材料的筛选、素丸的制备及素丸包衣过程。考察了交联剂微胶囊化后对成胶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剂微囊化后的成胶时间比微囊化前延后16h左右,交联剂包覆后可延缓成胶。  相似文献   

14.
(PEG1+PEG2)/PET共混固固相变材料中PEG共晶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PEG/PET共混固固相变材料中不同分子量PEG并用产生的共晶现象对材料储热性能的影响。适当的不同分子量PEG并用制成的材料中PEG能形成共晶,所得PEG/PET固固相变材料的相变焓比不同分子量PEG单独使用时要大得多,甚至比纯PEG的相变焓还要大,结晶度较高,PEG支链在结晶和无定形态间转变,共晶使PEG/PET可在控制的温度下有效地实现储能和释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1专利名称:一种废旧沥青再生路面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CN201310413215.1公开号:CN103468006A申请日:2013.09.11公开日:2013.12.25申请人:广州市市政工程维修处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沥青再生路面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道路工程施工与养护领域。为了提高废旧沥青的性能,降低道路的维护成本,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旧沥青再生路面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沥青再生路面用材料包括轻质油分、增塑组分、改性主剂、增粘组分以及稳定剂,并具体限定了各组分的选择范围和组成。老化试验和低温性能试验显示,该沥青再生路面用材料用于废旧沥青再生时可以大幅度提升再生沥青的粘弹性能及路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水平井分段压裂过程中前段压裂液快速破胶的问题,以过硫酸铵为破胶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2种具有不同囊衣结构的微胶囊破胶剂。测定了微胶囊破胶剂的有效含量、包埋率、释放速率及延迟破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MCB-1、MCB-2两种微胶囊破胶剂的有效含量分别为38.56%和39.69%,包埋率分别为83.85%和85.89%。与普通市售包蜡胶囊破胶剂相比,该微胶囊破胶剂的释放速率较慢。延迟破胶实验表明,微胶囊破胶剂可以在4h内保持压裂液的黏度缓慢降低,最终破胶后压裂液的黏度小于10mPa²s,显示出良好的延迟破胶性能,且对地层渗透率的伤害率小于12%。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微胶囊在应用过程中的作用,系统介绍了代表性的壁材和常见的制备方法。微胶囊的主要作用有隔离、控释和靶释、改善材料性质。代表性的壁材有壳聚糖、海藻酸钠和明胶。主要的制备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  相似文献   

18.
吡啶对相转移催化合成增塑剂BBP产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四丁基溴化铵 ( TBAB)和聚乙二醇 ( PEG6 0 0 )为催化剂 ,在无水 Na2 CO3 和 Na OH水溶液中进行相转移催化合成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丁苄酯 ( BBP)的催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在 Na OH水溶液中反应时 ,产率明显比在无水 Na2 CO3 中反应低 ,而添加少量的吡啶则可以有效地提高产率。这可能是由于吡啶能够增大苄氯在水中的溶解度并且提高反应速度的缘故  相似文献   

19.
以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为囊壁及以密胺树脂为囊壁、熔点50℃的石蜡为囊芯制备了两种石蜡相变材料微胶囊,将其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添加到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型聚氨酯弹性体体系中,制备出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并对制备的含两种不同囊壁的石蜡相变微胶囊的聚氨酯弹性体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其结果表明,加入石蜡相变微胶囊后聚氨酯弹性体本身很好的热力学稳定性并未降低,且含密胺树脂为囊壁的石蜡相变微胶囊的聚氨酯弹性体热力学稳定性增大了;加入微胶囊后其拉伸强度及压缩强度都得到的大幅度的提高;随着加入的石蜡相变微胶囊的囊壁/囊芯质量比的变大,压缩强度增大,拉伸强度减少;而含密胺树脂囊壁类的胶样增加拉伸强度的幅度比较大,而含聚苯乙烯囊壁类的胶样增加压缩强度的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20.
《石油化工》2003,32(5)
催化剂载体材料及其用途一种制备催化剂载体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使用过的负载在氧化硅上的氧化钛催化剂进行除焦处理 ;(b)用一种选自无机酸水溶液、铵盐水溶液和它们组合的洗涤液体对除焦催化剂进行洗涤 ;(c)干燥和煅烧经洗涤和除焦的催化剂 ,得到催化剂载体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