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介绍极化的基本概念。极化分为线极化波和圆极化波两种,其中线极化波又分为水平和垂直两种极化波,圆极化波又分为左、右旋圆极化波。阐述了圆极化馈源对各种极化波的接收和线极化馈源对卫星发射线极化波的接收两种方法、技巧。  相似文献   

2.
介绍极化的基本概念.极化分为线极化波和圆极化波两种,其中线极化波又分为水平和垂直两种极化波,圆极化波又分为左、右旋圆极化波.阐述了圆极化馈源对各种极化波的接收和线极化馈源对卫星发射线极化波的接收两种方法、技巧.  相似文献   

3.
王金殿 《电子技术》1992,19(5):16-20
一、概述当下行的卫星电视信号是圆极化波时,为使电波能进入高频头输入端的矩形波导,必须把圆极化波转换为能在矩形波导中传输的线极化波,这就需要设置一个圆-直线极化变换器。圆极化波是由两个等幅正交的线极化波合成的。当要把圆极化波转换为线极化波时,只要将其中超前(或滞后)90°的那个线极化波滞后(或超前)90°,则两个线极化波变为同相。它们合成后,电场矢量不再旋转,从而成为一个线极化波。它的空间取向与原两线极化波相差45°,与移相器的空间位置也相差45°,如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圆极化波到线极化波的高效率转换,提出了一种由两种圆极化波调制模块构成的复合结构单元频率选择表面圆-线极化转换器。采用天线-馈线-天线结构设计了左-左旋和左-右旋两种圆极化调制模,并将二者组合形成具有左旋圆极化波接收、左旋和右旋圆极化波同幅同相辐射功能的圆-线极化转换器。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该极化转换器能够将入射左旋极化波转换成线极化波,3 dB传输系数相对带宽大于19.8%,工作带宽内的圆-线极化转换率大于0.99。该极化转换器具有插入损耗低、设计原理易于推广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利用对称和反对称圆极化天线对构造了一种圆-线极化调制模块,并将其作为模块单元,设计了一种具有极化变换功能的天线罩。调制模块中的对称圆极化天线对实现同旋向圆极化变换,反对称圆极化天线对则实现异旋向圆极化变换。利用左、右旋向极化波合成线极化波,实现圆-线的转换功能。仿真与测量结果表明,天线罩在工作频段(中心频率5.8 GHz)具有较好的透波性能和极化变换性能,透射系数大于-3 dB,带宽达到900 MHz。该天线罩应用于天线的接收端,并设计了线极化接收天线进行实验验证。测量对比表明,天线罩可以有效增强接收信号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轴比测试需要连续旋转线极化天线极化轴,在高频段旋转关节难以消除高速旋转带来的电缆抖动所引起的幅度和相位不一致性,提出了一种快速、精确测量圆极化天线轴比的测试方法。基于椭圆极化波的正交分解理论,该方法利用线极化天线对待测圆极化天线进行两组正交的线极化幅度测量,通过计算得到圆极化天线的轴比等极化椭圆参数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只用三个线极化分量测量圆极化天线轴比的方法。通过在微波暗室中对圆极化天线进行多次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提高了圆极化天线的测试效率,降低了测试难度,对于工程应用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线极化波与腔体的耦舍效果受腔体上窄缝方向的影响很大,而圆极化波与腔体的耦合对窄缝方向的依赖比较小。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采用相同振幅的线极化波和圆极化波入射,分别计算它们与开有单缝和T形缝隙的屏蔽腔体的孔缝耦合效应。比较两种极化形式的波入射时,耦合到腔体内部功率密度最大值随极化方向的变化关系,从而得出结论:同幅度的圆极化波比线极化波更容易耦合进入腔体,并不易受缝隙形状影响。  相似文献   

8.
卫星信号的极化方式 卫星信号的极化是指信号电场的瞬时分量随时间变化的形式。极化形式大致可分为圆极化和线极化两种,圆极化又分为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它们多用于日本、韩国和俄罗斯卫星;线极化又分为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两种,现在广泛应用于卫星信号传输当中。  相似文献   

9.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反射式移相器的极化可重构天线。该天线使用一对交叉摆放的领结型振子作为辐射单元,并在馈电网络中通过两路移相器调整双馈端口间的相位差实现线极化、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模式之间的切换。通过加载匹配枝节的方法扩展了反射式移相器的移相范围,提高了移相器的移相精度,降低了天线圆极化模式带内的轴比。所设计天线的中心频率为5.4 GHz,在线极化模式下10 dB 阻抗带宽为990 MHz,在圆极化模式下10 dB 阻抗带宽分别为760 MHz 和850 MHz,3 dB 轴比带宽分别为510 MHz和480 MHz。该天线在频带内具有稳定的波束方向图,其平均增益为5.3 dB,并且具有27 dB 的主极化-交叉极化隔离。最终的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天线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每一个由线极化波馈电的相阵天线的极化波的相位和极化旋向依照由非互易圆极化器(NRCP),法拉递旋转器和一个旋器转的非互易圆极化器的级联关系而变换,法拉递旋转器和旋转极化器的控制线圈决定了传输波的相移量和极化旋转量。  相似文献   

11.
在双线极化印刷天线的馈电端对之间外接合适的网络,可实现接收电磁波与再辐射电磁波之间的极化变换.根据极化矩阵理论,利用印刷双极化半波振子的结构,实现了线极化波到圆极化波的变换,并进一步仿真设计了反射型极化变换器.该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极化变换方法,它利用了天线的散射特性来实现极化变换,并具有采用印刷工艺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2.
"动中通"变极化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任意极化波可由空间两个正交的线极化波合成的理论,提出了一种终端电控变极化的方案,通过控制两个正交线极化波的幅度和相位,可以获得任意取向线极化波,可实时对极化角进行稳定性处理,有效解决移动通信中的极化失配现象,改善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13.
电磁波极化是“电磁场与电磁波”和“天线与电波传播”课程的教学重点。本文详细分析了在电磁波极化教学中易引起误解的几个常见问题,如极化匹配、圆极化波消除重影、圆极化波的传播、线极化波的接收和电流元的极化形式等,澄清了相关的概念。这些分析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电磁波极化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最终有效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线极化工作方式的卫星通信天线需要进行极化调整。根据任意极化波可由空间2个正交的线极化波合成的理论,提出了一种自动极化调整方法,该方法通过控制2个正交线极化波的幅度比例,达到自动极化调整的目的。论述了自动极化调整原理,给出可用于工程的自动极化调整方法,并通过实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圆偏振光有良好的“偏振记忆”效应,为了验证在 强散射介质中通过圆偏振光的旋性 差异可以有效抑制散射光的影响,实现复杂背景下的目标探测功能。从经典的米氏散射 理论和菲涅尔反射理论出发,结合偏振蒙特卡罗方法,构建了主动式圆偏振光在散射介质中 探测目标的模型,通过追踪每个光子的偏振态变化,统计分析了圆偏振光经过介质散射和目 标反射后的Stokes矢量信息。仿真结果表明,文中建模方法可以明显区分出散射介质中是否 存在被探测目标;不同的介质环境和不同的探测距离都会对目标的偏振成像造成不同程度的 衰减,而圆偏振差分成像及圆偏振度成像均可实现偏振成像的增强处理。文中建模方法可以 为全偏振探测的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数字离轴全息图重建的物体图像会有明显的散斑噪声,本文利用降低相干度的方法来实现散斑去噪。具体方法是通过任意偏振态的物光和线偏振态参考光实现干涉记录,通过这些光场进行平均处理可以有效减少数字全息中产生的散斑噪声。通过控制三个波片的旋转实现任意偏振态,得到多种偏振态下的全息图,多偏振态下重建物体图像的散斑对比度各有不同,对各个重建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最优结果。之后再将各偏振态下的全息图叠加进行重建,重建图像中的散斑噪声得到很好的抑制且比单偏振态下效果更好。从实验结果的分析中能看到这种方法对抑制散斑噪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是一种快速、实时的元素成分分析技术。为了提高LIBS的灵敏度,人们已经提出多种方法来提高LIBS的光谱强度。本文采用飞秒脉冲激光烧蚀黄铜产生LIBS,对比了圆偏振和线偏振下LIBS光谱的强度,结果发现圆偏振下的光谱强度比线偏振下的强,光谱强度大约提高了15%。采用飞秒激光照射金属时,金属内部的自由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在线偏振飞秒激光场中,电子在脉冲的每个光学周期中经历交替的加速和减速;而圆偏振飞秒激光可以连续加速电子,因此电子可以获得更高的能量,这使得圆偏振飞秒激光产生的光谱强度不同于线偏振飞秒激光产生的光谱强度,圆偏振激光有助于改善飞秒LIBS信号的强度。  相似文献   

18.
复平面中偏振态变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描述光波偏振态的复平面法,提出了在复平面上利用偏振传递函数解决偏振光通过延迟器件的偏振态变换问题。这种新的方法具有直观、简便的特点,适用于各种偏振态的变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