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叙述了VOPI型灌浆自动记录仪流量计的改进原因及方法。经改进后的仪器在二滩水利工程帷幕灌浆施工中投入使用, 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赵存厚  韩伟 《水力发电》1997,(11):30-33,44
小浪底水利枢纽2号灌浆洞帷幕灌浆工程,部分地段采用“孔口封闭式”GIN法灌浆新工艺,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监控系统,选用了单一水灰比的稳定性浆液和适宜的灌浆强度值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生产性试验,并一次性形成了良好的永久幕体,本次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灌浆效果和较完整的资料,探索出一套具有高效低耗,实用且适合我国现行灌浆施工的新方法,为今后在类似地层中应用和推广GIN法灌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GIN灌浆法是用于岩体水泥灌浆且有别于国内常规水泥灌浆方法的一项新技术,针对江垭工程大坝的特点,简述了该法在国内首次应用于大坝基础帷幕灌浆试验的施工概况,操作工艺及所取得的良好灌浆效果,表明该法在岩溶地区灌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熊进  祝红 《人民长江》1998,29(12):12-13,38
根据三峡工程坝基岩石地质特点,采用“孔口封闭、高压灌浆”法和GIN法以及使用没灌浆材料,在现场进行灌浆试验,以便对三峡工程主体建筑物基础灌浆设计技术参数进行验证并寻求合适的交流 材料、施工方法与工艺措施。此次帷幕灌浆试验结果表明:“孔口封闭、高压灌浆”法灌浆效果明显,能达到设计源防渗标准;GIN灌浆法,其抗生及耐久性达不到设计要求。湿磨普通水泥浆液和改性灌浆水泥,均能满足三峡帷幕灌浆对浆材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LJ-Ⅱ型灌浆压水测控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LJ—Ⅱ型灌浆压水测控系统是典型的三参数、大循环机型,具有流量、压力、水灰比全部在线非接触测量,数据真实、可信、不合人为因素等特点,其大循环运行方式还原了循环式灌浆(尤其是帷幕灌浆)的本来面目,从根本上解决了小循环灌浆水灰比人工输入、灌浆泵吸浆管道和流量计经常沉浆堵塞、灌浆孔易埋钻等致命缺陷,确保了灌浆质量。传感器 主机 数据转存器 微机灌浆资料管理软件,实现了从现场检测数据到基地内业成图成表全部自动完成,大量减少了内业整理资料的工作量,且资料图表标准规范,极大地方便了业主、监理对灌浆这一隐蔽工程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6.
文中叙述了作者在灌浆工程施工中取得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在固结灌浆钻孔的过程中,介绍了一种简易的钻孔注水方法,用之能有效地防止岩尘及岩屑满天飞舞。在固结灌浆的试验区安排、试验孔的布置和钻孔的顺序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最后也讨论了在帷幕灌浆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如何从自下而上灌浆法和孔口封闭灌浆法这两种方法中选择适宜的灌浆方法。  相似文献   

7.
GIN法灌浆技术在后河水库的实验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N法灌浆是近年来国际上推行的一种灌浆新技术.GIN法灌浆过程中采用单一配合比的稳定浆液进行灌浆,简化了灌浆工艺,提高了工效,节约水泥.同时用计算机控制灌浆过程,灌浆质量得到有力保证.本文通过后河水库大坝帷幕GIN法灌浆的生产性试验及应用,验证了该技术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并且为岩石较完整、裂隙闭合可灌性差的地质条件下GIN法灌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对于水泥灌浆水灰比的选用,中西方灌浆理念的不同,对水泥浆液水灰比的选用上也存在较大的分歧。马来西亚沐若水电站项目结合实际的地质条件,融合了中西方不同的灌浆理念,经过多次的现场试验,最终采用了1.5∶1、1∶1、0.5∶1水灰比组进行固结及帷幕灌浆施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位于我国北方岩溶地区的观音阁水库在坝基帷幕灌浆中首次应用GJY—Ⅱ型灌浆自动记录仪(简称记录仪)对灌浆全过程进行监测.它的工作原理是将灌浆过程中的流量和压力值经流量计和压力计转换成电量,通过接口电路输入计算机内进行处理,控制打印机按设定的格式打印出所需要的各种灌浆参数.记录仪主要设备包括:电磁式流量计、电阻应变式压力计、计算机、打印机、稳压电源等.其主要功能有:自动测试灌浆流量、总量;水泥总量;砂总量以及灌浆压力、平均压力等.为保证灌浆的工程质量,施工中对原人工灌浆结束标准进行了调整,并做了效果分析.主要方法是将二种不同记录方式的灌浆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以及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GIN灌浆法在紫坪铺工程灌浆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N灌浆法是目前国际上推行的一种灌浆新技术,GIN法灌浆过程中采用单一配合比的稳定浆液进行灌注,简化了灌浆工艺,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所形成的帷幕大致均一,避免了水泥的过量消耗;同时,用计算机控制灌浆过程,灌浆质量易于控制。本对GIN灌浆法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GIN灌浆法在紫坪铺工程灌浆试验中的应用及控制过程作了介绍,实践证明,GIN灌浆法是一种值得应用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