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细长轴车削加工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在切削力、重力和顶尖顶紧力的作用下,横置的细长轴是很容易弯曲甚至失稳,因此,车削细长轴时有必要改善细长轴的受力问题。方法 采用反向进给车削,配合以最佳的刀具几何参数、切削用量、拉紧装置和轴套式跟刀架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结果 提高了细长轴的刚性,达到了加工要求。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加工精度高,有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在普通车床上高速车削细长轴类零件的加工方法、刀具、切削用量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对普通车削加工方法进行力学建模和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称式双刀车削的加工方法,建立双刀车削的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从而论证双刀车削加工方法的可行性,并利用有限元法对2种车削的加工精度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双刀车削加工方法可以提高细长轴类零件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4.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对于一些较典型的机械零件的车削加工特征进行了认真研究,并针对不同类型的零件,如:细长轴、难加工材料和多线螺纹分线等,采取一些简便、宜控制的方法,精确地车削加工出合格的优质产品。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振动车削属特种切削加工。本文就超声波振动车削细长轴的精度、光洁度和切屑形状等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具体作了如下试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超声波振动车削细长轴的精度、光洁度和切屑形状等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细长钢管和钢轴,分离型振动车削也有较明显的加工效果,从而补充了〔2〕〔3〕两文献的研究工作。另外还采用新的计算方法对刀杆进行了超声波振动谐振计算。  相似文献   

7.
许多机械制造工厂一直沿用“车削—锉削—抛光”的传统工艺加工变截面细长杆.这种工艺不但加工效率低,而且不易保证加工质量.作者利用自行设计和研制的超声波振动车削装置,研究了超声波振动车削变截面细长杆技术,确定了合理的工艺参数,从根本上解决了变截面细长杆的精密加工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细长轴系零件的在车削过程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因素,通过改进工艺措施,提高了车削细长轴系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9.
在车削加工中,建立细长轴尺寸误差力学模型,定性分析出径向力F2是造成细长轴尺寸误差的主要因子,采用ANSYS软件对切削三分力中的径向力Fz、切向力Fy进行了尺寸误差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同时可为细长轴尺寸误差更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建立细长轴车削进给力弯曲模型,运用欧拉公式求解细长轴车削加工进给力弯曲模型的理论极限载荷。运用ANSYS软件对细长轴车削加工进行特征值和非线性屈曲分析,得出细长轴车削加工时非线性屈曲极限载荷。验证不采用辅助工具车削加工细长轴易产生弯曲变形,进而为保证细长轴车削加工精度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GH4169镍基高温合金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加工硬化现象以及因切削力过大等原因导致的难加工问题。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二维正交车削有限元模型,分析GH4169超声椭圆振动车削的切削速度和振幅对切削力的影响,以及其刀具轨迹的变化情况,并与普通车削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超声椭圆振动车削镍基高温合金中,切削工艺参数对切削力影响显著,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可以有效地降低切削力,改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机械加工中的切削力模型建立对于研究工件表面形貌成型,探究切削理论有着深远的意义。在微切削加工领域,伺服车削通常用来加工自由曲面,但是考虑到尺寸效应,传统宏观领域的切削力模型无法真实地描述切削过程。针对微切削加工领域,提出了一种切削力模型,模型充分考虑了最小未成型切屑厚度,刀具切削刃钝圆以及工件对后刀面回弹引起的摩擦力。由于切削深度不同,所对应的切削原理也不同,将切削过程分为多个区域建模。当刀具切入工件后,随着切屑厚度的减小,切屑在前刀面分别经历宏观剪切、大负前角切削以及耕梨过程,而同时工件未切下的部分在后刀面的进一步作用下形成已加工表面,对应上述过程,将分为4个区域建模。最后,基于自主设计的能够精确测量两个方向切削力的快刀伺服装置(DFT-FTS)设计实验。  相似文献   

13.
硬铝合金超精密车削残余应力的仿真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超精密车削加工零件低表面应力的使用性能要求,采用有限元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硬铝合金进行微米级的超精密车削仿真和试验.分析切削过程的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研究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及残余应力的性质,得到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对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金刚石刀具车削硬铝合金,切削温度低,切削力小,但是单位切削力大.切削力是已加工表面形成残余压应力的主导因素.表层残余应力随着切削深度的增加而变大,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反而有减小的趋势.在微米级硬铝合金的超精密切削过程中,切削深度对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更为显著.进行微米级的超精密车削试验,采用XRD对表层残余应力进行测量,对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为硬铝合金超精密车削表面残余应力的控制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上分析了工作状态下 ,轴向切削力和扭矩对钻头类构件动态特性的影响 ,利用三维四面单元推导出适合任意复杂截面特性结构的有限元方程 ,给出了工作载荷对钻头动态特性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PCBN刀具切削淬硬GCr15轴承钢的切削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系统的切削试验,研究了PCBN刀具硬态切削淬硬GCr15轴承钢时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径向力最大,其次是主切削力和轴向力;硬态切削粗加工时的切削力大致为精加工时的3倍;硬态切削力与切削深度和进给量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上升的关系,而与切削速度呈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运用DEFORM仿真软件对金属切削过程进行仿真实验,以金刚石为切削刀具,AISI52100淬硬钢为工件材料,采用正交仿真实验分析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并给出实验范围内的最优加工参数组合,当切削速度vc=120 m/min、进给量f=0.10 mm/r、切削深度为时ap=0.1 mm,切削力达到最小。最后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切削力的经验模型,对得到的经验公式进行显著性检验,证明经验公式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实验结果及理论分析发现,在车削过程中,动态切削力随着刀具磨损的增大而增大.证明了可用动态切削力作为刀具磨损在线监测的信号源.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镁合金的切削加工性能及加工表面完整性,优化切削加工工艺参数,基于拟水平法设计了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车削试验,研究切削三要素以及切削介质(常温干切、液态二氧化碳和液氮)对ZK61M镁合金车削加工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切削深度对切削力的影响最显著,进给量次之,切削速度的影响较小,低温切削能降低切削力,但对切削力的影响不显著;进给量对表面粗糙度和残余应力具有显著影响,随着进给量增大,表面粗糙度增大,并引入表面残余拉应力;冷却介质对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残余应力具有次显著影响,相比于常温切削,采用低温切削能有效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细化表层晶粒,增大表面残余压应力,同时,采用液态二氧化碳作为冷却介质的效果优于液氮。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得到ZK61M镁合金低温切削的最优工艺参数:vc=100 m/min,f=0.05 mm/r,ap=0.4 mm,采用液态二氧化碳作为冷却介质。用关联分析结果建立了工艺参数与加工质量间的响应预测模型,平均误差为7.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