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含镍的难处理金精矿,采用细菌预氧化技术,不仅可有效地提高金的回收率,而且也可使镍得到综合回收,在选定的工艺条件下,细菌对载金矿物黄铁矿,毒砂的分解率分别达到71.0%和92.4%,对硫化镍的分解率达到88.8%,在金的浸出率从未氧化前的41.4%提高到预氧化后的95.0%的同时,镍的总回收率大于50%,实现了伴生元素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2.
黄铁矿包裹型难浸金精矿的细菌预氧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英  柏全金  胡建平  林滨兰  杨红霞 《黄金》2003,24(11):32-36
对黄铁矿包裹型难浸金精矿采用驯化诱变菌株,在选定的氧化工艺条件下,可有效地分解载金矿物黄铁矿。黄铁矿、毒砂的氧化率分别达到了71.0%和92.45%,使该金精矿的氰化浸出率从未氧化前的41.34%提高到90%以上,且氧化时间短。该研究结果为同类型的难浸金精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3.
银精矿预氧化亚硫酸钠浸出湿法提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KClO3作氧化剂,对银精矿进行氧化预处理,考察盐酸浓度、氧化剂加入量、亚硫酸钠浓度和浸出时间对银浸出率的影响,在盐酸3.0N、氧化剂为矿量的5%、亚硫酸钠浓度250g/L、2h、50-60℃条件下银的浸出率平均达94.85%,所得银粉含量高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4.
湖北某难选金银矿选矿工艺流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湖北某难选金银矿氧化率高,金、银嵌布粒度细微的性质特征,试验研究通过浮选、重选、浸出工艺等对比试验,最终确定采用全泥氰化的工艺流程回收矿石中的金、银,获得的选矿指标为:金、银的浸出率分别为68.32%、64.13%。该工艺的研究为合理开发此类金银矿提供了技术方向,同时提出了高氧化率金银矿的有效回收途径。  相似文献   

5.
李希明  杨亮波 《黄金》1992,13(9):37-40
本文探讨了用非氰化法从氧化型含金矿石中浸取金和银的可能性。研究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氧化剂浓度、固液比以及不同类型氧化剂等对金和银浸出率的影响。分别探讨了在NH_4OH—NaCl和HCl—NaCl体系中浸取金和银的较佳条件。在HCl—NaCl体系中,选择适当的氧化剂,金和银的浸出率可分别达到96%和98%。在NH_4OH—NaCl体系中,则有可能先浸出银,而使大部分金留在浸渣中,以达到选择浸出和再分别回收金、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谢敦义 《黄金》2004,25(3):39-41
用BBS取代MnO2作氧化剂,对硫化银锰精矿进行氧化预处理,使被毒砂、黄铁矿包裹的银暴露出来,被氯盐浸荆浸出,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锰银矿同步浸出锰、银新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斌  陈启元  姜涛  杨永斌 《黄金》2001,22(7):26-29
介绍了在H2O2体系中处理锰银矿新方法。针对矿石中锰和银的赋存形式,采用在硫酸溶液中加入H2O2可以实现二氧化锰还原和银氧化同时进行。为了进一步提高银的浸出率,在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以浸出未被二氧化锰包裹的银。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浸出条件下,锰浸出率可达到96.71%,银浸出率达85.1%。  相似文献   

8.
硫酸预氧化难处理金矿石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德良  王淀佐 《黄金》1998,19(11):35-37
研究探讨了硫酸作为氧化剂,分解细粒浸染型含砷难处理金矿石的技术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硫酸可以有效地氧化砷黄铁矿而实现金的单体解离,适宜的分解条件为:硫酸与矿粉质量比=3,采用机械搅拌,反应温度240 ̄260℃,分解时间2 ̄3h,分解渣采用硫脲浸出时,浸金率高于95%。浸金条件为:硫脲质量分数1%,三价铁作氧化剂,OX/L(氧化剂与络合剂比值)=0.04 ̄0.06,浸出时间6h。  相似文献   

9.
难浸金与贫锰矿资源综合回收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三田 《中国锰业》2001,19(2):31-33
利用硫铁矿与贫锰矿两种矿物自身的氧化还原特性,可在硫酸体系中同时浸出,将贫锰矿中的氧化锰被还原溶解进入溶液中,硫铁矿被氧化分解,使包裹金暴露出来并留在渣中,再将酸浸渣经石灰处理后用常规氰化法提金。这样就能在回收硫铁矿中包裹金的同时又回收了贫锰矿中的锰。通过对其工艺流程,技术条件进行试验探讨,最终实验结果:金氰化浸出的浸出率相对黄铁矿中的包裹金为98.98%,锰浸出率为92.68%,硫酸锰溶液经除杂、净化、结晶后、产品指标达到GB1622-86工业硫酸锰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黄铁矿法从锰银矿中提取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应用黄铁矿直接还原氧化锰新工艺处理银锰矿石,解决了银锰分离问题。当浸出条件为:矿石粒度-200目占80%,黄铁矿重占矿重15%,硫酸重占矿重45.25%,温度95℃,浸出液固比4或5,搅拌时间4h时,锰浸出率可达97.26%,银的损失小于3%。浸锰渣采用氰化法提银,银浸出率80%左右,浸锰——氰化二步浸出银的浸出回收率73%以上,黄铁矿还原银锰矿石得到的含锰溶液按照传统工艺制取硫酸锰,可得符合国家一级品标准的工业硫酸锰。  相似文献   

11.
二氧化硫还原法处理银锰矿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张苏春 《中国锰业》1996,14(2):42-45
应用SO2直接还原氧化锰新工艺处理银锰矿石,解决了银锰分离的问题。当浸出条件为:矿石粒度—100目占80%,液固比2,温度70℃,硫酸浓度22g/LSO2气流量725ml/min·kg矿石(气压10132.5Pa),反应时间2h时,锰浸出率可达99.6%,银损失率0.12%。浸锰渣采用氰化法提银,银浸出率96.9%。SO2浸锰──氰化二步浸出银的浸出回收率96.8%。  相似文献   

12.
加压氧化-氰化浸出法提取金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加压氧化-氰化浸出法,对从银金矿中提取金银的工艺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金、银的氰化浸出率分别为96.23%、94.02%。  相似文献   

13.
高硫高砷金精矿细菌氧化-氰化浸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细菌氧化-氰化浸金工艺处理高砷高硫金精矿,研究了不同矿石细度、矿浆浓度、细菌接种量、氧化温度、氧化时间和矿石硫、铁、砷的脱除率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矿浆浓度为10%,氧化温度为32℃,氧化时间10d条件下,金浸出率可达85.1%;矿石中铁、硫、砷的脱除率分别为70.5%,58.7%和41.1%时,金的浸出率高达87.7%。该工艺与常规直接全泥氰化浸出相比,金的浸出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过氧化氢湿法处理锰银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利用过氧化氢浸锰-氰化浸银新工艺处理锰银矿的工艺研究。当控制锰浸出率96%时,银的浸出损失率<2%;浸锰渣采用氰化法提银,NaCN用量1kg/t渣、浸出时间6h,银浸出率达94.96%。浸锰-氰化两步浸出银的回收率大于93%。  相似文献   

15.
锰银矿的化学浸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涛  杨永斌 《中国锰业》1996,14(2):26-29
介绍了采用先锰后银浸出和锰银同时浸出两种工艺处理锰银矿石的结果.采用前一种方案获得了锰浸出率大于96%、银浸出率大于85%的好指标;采用后一种方案获得了锰浸出率大于96%、银浸出率大于79%的结果。最后对两种浸出工艺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6.
从含砷、铜、钴金精矿中综合回收金、银、铜、钴的工艺采用了两段焙烧的方法。Ⅰ段为分解焙烧,Ⅱ段为硫酸化焙烧。试验表明,金、银、钴、铜的浸出率分别为92.78%、47.06%、81.54%和85.48%。  相似文献   

17.
李小平  张云芳 《黄金》2013,(12):52-56
针对湖北鑫荣矿业有限公司高硫银金精矿氰化浸出过程中银、金出现“返沉淀”的现象,对精矿采用高锰酸钾进行碱浸氧化预处理,有效地消除了银、金的“返沉淀”现象,银、金的氰化浸出率比预处理前分别提高4.65%和1.43%。  相似文献   

18.
氰化一铁盐氧化法从炭质银精矿中提取金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盛明  池汝安 《黄金》2000,21(7):26-29
针对含金17.3g/t、银400g/t的炭质银精矿,提出了氰化浸金-强化提银两同新工艺,并对其浸出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先金后银工艺,避免了在以理服人经浸出过程中炭质物对提金过程的影响。在氰化浸出段,金、银的浸出率分别大于92%和70%;而残存在氰化渣中的部分难浸银可在后续的强氧化浸出段予以回收,使银的总浸出率可大于95%。  相似文献   

19.
利用MnO2作氧化剂,对硫化银锰精矿进行氧化预处理,考查了硫酸浓度、氧化剂加入量、液固比对银浸出率的影响,在硫酸6mol/L、氧化剂为精矿量的40%、液固比3∶1、2h、90℃条件下银浸出率平均94 1%,同时综合回收了S、Mn等有价元素。  相似文献   

20.
提高黄狮涝金矿金、银浸出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黄狮涝金矿深部氧化金矿石的特性,对采用过氧化钙强化氰化浸出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金的浸出率可达89.37%~92.41%;在浸出过程中加入活性炭,金的浸出率可达95.19%~98.73%,银的浸出率可达42.94%~48.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