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根据均相流假设,运用两相流动基本方程建立了绝热毛细管分布参数的稳态数学模型,结合制冷工质HFC-134a基于MH状态方程的热力学性质计算模型,采用新的基团贡献法计算粘度,用熵增判据考虑壅塞流动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确定毛细管长度。对理论计算结果与相关文献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吻合得很好,计算精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绝热毛细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两相流动的均相流模型建立了绝热毛细管的稳态数学模型,并针对以R134a为工质的制冷系统开发了绝热毛细管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理论计算和有关实验结果吻合的很好。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毛细管内制冷剂的流动过程,运用两相流动的均相流模型建立了绝热毛细管的数学模型,开发了毛细管长度的计算程序,该程序对新工质制冷系统毛细管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磨粒流加工原理的分析,探讨毛细管磨粒流加工特性。本文基于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平台,以内燃机毛细管为研究对象,采用固液两相Mixture湍流模型进行动态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为倒锥孔加工参数的选择及其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绝热毛细管内制冷剂质量流量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绝热毛组管的均相流模型,数值模拟了毛细管内制冷剂的质量流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分析了R12、R134a两种制冷剂在毛细管内的流动特性,讨论了过冷度、毛细管长度、入口压力、出口压力等参数对制冷剂质量流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制冷剂R12在毛细管流动中出现的堵塞流与闪点的延迟现象,对毛细管在绝热和有内部热交换的两种情况进行了理论计算与比较。计算结果对毛细管长度的选择、制冷系统的设计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冰箱毛细管内流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朝光  陈则韶  胡芃  程文龙 《流体机械》2000,28(10):42-46,38
利用毛细管四段流阻模型,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详细讨论了冰箱毛细管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研究了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及过冷度对毛细客流量的影响,并首次对冷凝不充分的含汽制冷液进入毛细管的流动特性进行了讨论,以及做了验证实验。研究结果和编制的软件对毛细管的设计和应用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一个简化的点接触热弹流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完全数值求解。与现有的完全数值模型相比,采用本模型进行求解具有计算量小,精度适中的特点,更适合工程计算的要求。文中对多种工况下点接触热弹流的摩擦牵引性能和表面闪温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9.
虽然制冷剂在毛细管内的流动为非线性的两相临界流,但是在很多特定工况条件下毛细管流量特性表现出良好的线性特性。这类线性特性的存在有利于改进和简化毛细管的设计方法。基于绝热毛细管近似分析解,对这些线性特性从理论上进行了解释和扩展,并用R22、R410A和R407C三种工质的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10.
旋流分离的湍流涡动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敏  檀润华  刘银梅 《流体机械》2006,34(10):13-16,44
介绍了旋流器两相流分离的湍流涡动性质。根据修正的旋流器内k—ε湍流数学模型,分析了旋流场内部湍流度及相对湍流度对湍流场流动分布、湍流脉动和分离介质所产生的影响。利用流体计算软件对旋流器内部湍流场、分离介质运移轨迹及切向速度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1.
应用三维非定常数值计算方法对矿用对旋轴流风机的非定常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数值计算中将SIMPLE算法与RNGκ-ε湍流模型相结合,以风机三维全流道为计算域,获得了对旋风机叶轮区域3对干涉面上速度场和涡量场的非定常分布。通过数值模拟结果与设计参数和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数值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模拟结果表明,对旋风机在一个旋转周期的不同时刻,其内部流场存在显著的非定常特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FLUENT软件对焓差法实验室气流组织进行数值模拟,采用热线风速仪法测定流场以辅助数值模拟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测试室内气流组织进行优化改进设计,明显改善测试室气流组织分布。  相似文献   

13.
一种简便实用的汽车空调车室设计仿真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通过实验及仿真计算得出的新的零方程紊流模型应用于汽车空调车室内部的仿真计算,并将汽车空调车室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将采用κ-ε紊流模型的仿真计算结果及计算时间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新的零方程紊流模型应用于汽车空调车室内部流场及温度场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以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多相流数值计算理论及方法为基础,对处于复杂工况的T型管连接装置腔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采用标准湍流模型和标准壁面函数对T型管接头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以混合模型求得的解作为用欧拉多相流模型的初始条件,采用欧拉多相湍流模型进行了对T型管接头内部流场数值计算.最后对两种模型计算得到的T型管接头内部流场的压力场、速度场及气相的体积分数(VOF)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将指导的结构优化设计及失效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叶轮机械内部流场数值模拟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侯树强  王灿星  林建忠 《流体机械》2005,33(5):30-34,16
介绍了叶轮机械内部流场数值模拟的发展历史,并分别介绍了无粘性流、准粘性流、完全粘性流三个模拟阶段中各种数值模拟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对今后叶轮机械内流数值模拟在湍流模式、优化设计、计算网络产生和并行处理等方面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以塑料注射成型流动分析软件MPI为工具,对注塑过程中流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塑料熔体流动过程的数学模型。对注射成型模型进行了简化数值计算,以更清楚的认识各物理变量对成型过程的影响,并通过实例说明MPI技术在注射成型流动数值模拟技术的合理应用,用软件预测了温度、压力分布,注射充填型腔计算机模拟,以指导模具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7.
这里基于CFD数值计算的结果,对5种工程上常用的涡轮叶尖间隙流动损失模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比较。数值结果表明,由于在建立模型时使用的实验数据的局限性,使得现有不同涡轮叶尖间隙损失模型之间的计算结果具有相当大的差异。对三种不同负荷大小的涡轮叶片预测结果及与CFD数值计算的结果对比说明,对于轻负荷涡轮叶片,目前所有损失模型预测结果是偏大的,而对于高负荷不考虑旋转因素的涡轮叶片,所有损失模型预测结果是偏小的,但对于考虑旋转因素的高负荷涡轮叶片,Ainley-Mathieson损失模型和Yaras损失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8.
离心通风机整机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前弯型离心通风机整机三维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了叶轮的做功效率,通过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了计算的可信性.详细分析了风机内部流场情况,发现轮盖附近的流动分离现象使叶轮对流体的做功能力受到很大影响.通过对不同工况的计算,揭示了叶轮和蜗壳内部的二次流现象及其发展规律.通过比较,分析了蜗壳子午截面涡流产生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对充型过程进行分析,确立了充型过程数值模拟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对充型阶段的流动过程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流场模拟软件,并对铸件进行了模拟,结果证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及开发的程序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70t钢包单孔底吹氩流场,与水模型试验对比发现试验的弱流区与模拟预测一致,根据模拟分析了不同流量下的流场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