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19例的经验与治疗效果,并与常规不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比较,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我们对19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行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并与21例行常规不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正性肌力药物辅助时间、ICU停留治疗时间差异。结果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并不加长手术时间,不加大手术难度,没有增加并发症及其它危险。结论术后与对照组比较,减少了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正性肌力药物辅助时间及ICU停留治疗时间,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46例二尖瓣脱垂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旨在提高超声心动图对该病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使临床能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结构及功能正常的受检者中,对46例收缩期二尖瓣前后叶关闭点位置异常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40例彩色多普勒显像示二尖瓣口见不同程度返流,其中轻度32例,中度8例。结论:二尖瓣脱垂是二尖瓣返流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超声心动图对该病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了490例电子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护理。方法对490例电子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患者分别从心理护理、术前指导、术后的常规护理、术后下床活动、伤口疼痛等方面进行了总结。结果49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胆囊结石病人进行术前、术后护理是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质量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方法。方法对我院9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应用闭合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和体位训练、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康复指导等措施。结果本组96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88例,症状减轻8例,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满意。结论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早期开展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开放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的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总结32例2005年至2008年胆脂瘤型中耳炎行开放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经2年以上随访,分析手术方法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全部干耳,听力提高10~20dB21耳,0~10dB6耳,更差5耳,听力提高10dB以上为有效,听力提高有效率为65.6%(21/32)。5例术后1周出现面瘫,经治疗1~3个月后恢复。结论胆脂瘤型中耳炎选择性的进行开放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可以获得干耳和保存或提高听力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技巧和疗效。方法选取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输尿管结石患者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21~62(41±10)岁。对其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75~260(120±56)min,出血30~70(48±9)mL,术后住院5~7(6.1±0.5)d;术后均无尿漏发生,随访12个月无输尿管狭窄;患者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可有效治疗输尿管结石,合理操作途径、准确解剖定位、良好的尿路内引流及娴熟的缝合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近期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为冠心病患者的术前和术后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8月至2009年10月收集的172例CABG患者的临床及相关资料,对可能导致术后近期死亡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多因素分析。结果 172例患者中,早期死亡21例,死亡率12.2%。围手术期心梗、术前心功能不全、左室室壁瘤、体外循环下手术对CABG术后近期死亡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心梗、术前心功能不全、左室室壁瘤、体外循环下手术是影响CABG术后近期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对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探讨慢性中耳炎不同分型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4例(66耳)慢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干耳率以及手术前后患者骨导听力的差异。结果术后4周内50例(61耳)患者干耳,干耳率92.4%。随访1年,45例(55耳)患者外耳道正常、中耳腔含气和修补的鼓膜形态良好,治愈率83.3%。患者术后骨导听阈均值水平明显低于手术前,听力水平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可以获得较满意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予以钻孔扩大骨孔硬膜下血肿冲洗引流术进行治疗,同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如何使并发症得到避免及予以此种手术的手术效果。结果全部患者都被治愈,2例在术后出现继发性血肿,1例硬膜下血肿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之后被治愈,1例硬膜外血肿再采取保守治疗后血肿被吸收,术后2例患者出现气颅,予以调整高位引流管位置引流及取患侧卧位后,所积气体被吸收,1例泥砂样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后血肿残存,予以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治愈。结论采取钻孔扩大骨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术中术野暴露充分,对硬脑膜进行悬吊、术中冲洗干净、直视下打开血肿壁及术后通畅引流,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手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和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代阴道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3例,A组采取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B组采取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2组手术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阴道情况比较显示,2组阴道外观、阴道松紧度、阴道分泌物效果基本相同,但B组的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组阴道深度长于A组的腹膜代阴道成形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与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代阴道手术效果及术后对阴道的改善方面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2002年11月至2006年11月103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护理体会,分别从术前护理及术后护理进行介绍。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分析总结7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和胸腺扩大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特点。结果 72例患者无手术及住院死亡,术后3例出现肌无力危象,所有患者出院时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术前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肺功能;术后加强呼吸道护理,合理有效地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正确预防、判断及处理肌无力危象、胆碱能危象是护理关键,也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心脏听诊杂音为筛查,应用超声心动图来了解青少年学生中二尖瓣脱垂的患病情况。方法对来我院进行体检的青少年学生中听诊闻及心尖区杂音的学生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二尖瓣的形态结构、启闭活动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心脏心尖区听诊杂音者共138例,应用超声检出二尖瓣脱垂患者共26例,检出率18.8%。结论在青少年学生体检过程中在心尖区听诊闻及心脏杂音后,需要做心脏超声检测,以排除二尖瓣脱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钢板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21例颈椎后路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21例手术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颈椎后路手术危险性高,难度大,要求手术器械准备充足,熟悉手术步骤,术中密切配合;同时,在术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这些都是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死亡原因分析。方法收集2005年3月至2010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103例胃癌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采取行左开胸食管胃主动脉弓下吻合或开腹,行胃癌根治切除术和食管胃(空肠)吻合术。结果手术治疗存活5年以上21例,占20.4%,生存3年以上61例,占59.2%,术后1年内转移42例,占40.8%。截止至2011年7月死亡共33例。死亡原因与术后并发症有关的病例有11例,占总死亡病例的33.3%,死亡原因与术前合并症有关的病例22例,占66.7%。结论术前合并症和术后并发症是导致胃癌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前列腺汽化电切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21例患者进行术前指导和术后仔细地观察与护理。结果1例继发出血,2例暂时性尿失禁,1例尿道狭窄,其余均一次拔管成功。结论如何更好地进行前列腺汽化电切的术后护理,提高患者的安全、舒适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总结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前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6年11月~2008年1月期间的2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效果好。术后两例出现排尿困难,无其他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结论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预防术后并发症宣教;做好充分的阴道、肠道准备及其他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症,腹部体症、排便排尿情况等,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在LASIK中的应用。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的50例LASIK术中飞秒激光的应用,术后视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随访、总结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患者视力平均达到5.0,无并发症发生,角膜瓣愈合良好。结论应用飞秒激发制作用膜瓣是目前更精确、更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大骨瓣减压术在抢救(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时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近年来应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23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按术后半年GOS恢复标准.疗效良好8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结论 应用大骨瓣减压术抢救(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够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愈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下颌骨切除患者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为改进和提高下颌骨切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78例下颌骨切除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对其围术期进行护理时的注意事项。结果分析发现对于整个围术期护理得比较好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对不同的下颌骨切除患者,应该选择恰当的方式,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能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