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大蒜保鲜法     
大蒜有白皮蒜、紫皮蒜之分及独头蒜、多瓣蒜之别,药用以独头紫皮蒜为佳,有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功能和防治冠心病的功效。食了大蒜后,可用大枣、花生仁、茶叶、山楂和浓茶水除去蒜味。但大蒜也有禁忌人群,肝病、非细菌性腹泻及眼病患者不宜食用,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患者不可多食,脑溢血病患者禁食。下面我们则着重介绍的是大蒜的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2.
每年的3月24日为世界结核病防治日。近15年来,结核病有卷土重来之势。世界卫生组织在对抗药性肺结核的调查表明:在每年记录的700万~800万新病例中,有10%的患者至少抗一种结核药,有2%的患者抗两种以上的结核药。  相似文献   

3.
林饶 《烹调知识》2010,(6):71-71
包菜,又名包心菜、甘蓝、卷心菜、蓝菜,为十字花科植物的茎叶,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中医认为,包莱性平、味甘,可入脾经、胃经,有健脾养胃、行气止痛之功,适用于治疗脾胃不和、脘腹胀满或拘急疼痛等症。常食包菜,对患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尤为适宜。下面介绍几则包菜调理脾胃的药膳方。  相似文献   

4.
私家医生     
《山东食品科技》2010,(12):94-95
现在的天气冷了,我妻子的颈椎病又犯了。有什么好的治疗经验? A 颈椎病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如果诊断已经明确,要注意正确认识疾病和建立信心,同时患者也要注意休息。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之分,绝大多数患者经非手术治疗能够缓解症状,甚至治愈不再复发。但每种治疗办法均有其作用效果和适应汪,需要清医师指导使用,并有一定的疗程。  相似文献   

5.
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为纪念Robert·Koch先生发现结核杆菌100周年,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目的是引起全社会对防治结核病的重视。近10年,结核病有卷土重来之势,病情也有所变化。世界卫生组织在对抗药性肺结核进行的调查表明:在每年记录的600万~800万新病例中,有10%的患者至少抗1种结核药(治疗结核病主要有4种药物),有2%的患者抗两种以上的结核药。在被调查的35个国家里,均发现有抗多种药的肺结核患者。  相似文献   

6.
吴日星 《美容院》2023,(9):121-122
<正>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使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长,甚至有患者不得不通过胃肠道手术来摆脱疾病带来的痛苦。一般来说,症状轻微的常规胃肠道疾病,在给予药物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均可消除,恢复健康水平,而对于病情严重且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来说,临床医生则选择手术治疗以促进患者病情及早康复。胃肠道手术有常规开腹手术与微创手术之分,尽管近年来大多微创手术类型可消除患者病痛,达到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云南盐业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盐业考察报告执笔:黄健据史书记载:“盐之所产不同,解州之盐风水所结,宁夏之盐刮地得之,淮、浙之盐熬波,川、滇之盐汲井,闽、粤之盐积卤,淮南之盐煎,淮北之盐晒,山东之盐有煎有晒。”①这段文字较全面的概括了各地产盐的方式,这其中把川、滇两地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8.
茜茜  潘铭 《食品与药品》2010,12(8):63-63
夏日炎炎,如果能喝上一碗清凉可口的银耳莲子羹,的确是一种别样的享受。银耳,又名白木耳,质量上乘者称作雪耳,含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维生素、硫、磷、镁、钙、钾、钠等多种营养物质。《本草诗解药注》早有记载:“白耳有麦冬之润而无其寒,有玉竹之甘而无其腻,诚润肺滋阴之要品,为人参、鹿茸、燕窝所不及。”不仅被誉为“菌中之冠”,银耳还是一味扶正强壮的传统滋补良药,更被历代皇家贵族视为“延年益寿之品”、“长生不老良药。”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名萎缩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炎性变化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疾病。该病多发于20岁~45岁的成年人,妇女的发病率更高。大部分患者初起先有乏力、疲劳、食欲不振、体重减轻、低热、手足麻木等表现,病情进一步发展则出现关节疼痛、僵硬、皮肤潮红、按之湿热,关节肿大渐渐显著,天长日久关节及附近肌肉则出现僵硬,萎缩。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保健养生意识的增强,药食兼用植物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正如我国饮食文化所讲:药食同源,亦药亦食,食中有药,药中有食;寓药于食,食之药之;食之养之,药之保之。近年来,山东省郓城县绿思源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发的一种药食兼用植物--地参,以其营养独特、性能显著、种管粗放、效益丰厚、市场巨大而受到各地种植户的青睐,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好品种。  相似文献   

11.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烹饪历来以讲究色、香、味、形、器、质等著称于世。而其中之味则为菜肴之支柱,是菜肴之灵魂、核心,也是菜肴之生命。中国菜肴味型之丰富,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比拟的,各大菜系均有其特殊的调味品和调味手段,均有风格各异之菜肴口味。正因如此,才使得中国菜肴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为世界所公认,为世界所欢迎。  相似文献   

12.
《饮食科学》2001,(2):27-27
流行性腮腺炎概念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以腮腺肿胀带有疼痛为主要特征,多伴有发热和轻度的全身不适。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其以冬春两季为多见。患病者以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为多见,两岁以下较少见,成年人也较少见。本病常会并发睾丸炎、脑膜炎。食物禁忌①忌发物 如鲫鱼、黑鱼、河鳗、黄鱼、带鱼、虾、蟹、羊肉、狗肉、公鸡肉、香菜等都为升发之物,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食之会使腮腺肿胀疼痛加剧,体温上升,并使病程延长。②忌坚硬之物 坚硬之物必须用力咀嚼,腮腺炎患者由于腮腺部及颈下淋巴结肿大,嚼食即会…  相似文献   

13.
前人以“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来形容人生的“四喜”。据说还由此衍化出“四喜丸子”、“四喜烤麸”等佳肴。依我看,那无非是久盼之喜、意外之喜、满足之喜以及得意之喜而已。在我的六十余年美食生涯中,也有许多可喜之时、可喜之事、可喜之处。归纳而言,也有如下三喜:  相似文献   

14.
在贵州有个说法:“玩乐在贵阳,吃喝在安顺。”安顺地处黔中腹地,是贵州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区域,素有“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之称,“商业之盛,甲于全省”。同时,此地聚集了布依、苗、回、仡佬等众多少数民族。商业之盛、民族之多,衍生了安顺生趣盎然的小吃文化,林林总总的安顺小吃渗入市民生活的各个角落,滋味浓郁,辣香满城。  相似文献   

15.
入锅烹虾,需要有大智慧,大毅力。大智慧者,乃能辨别虾之柔、虾之鲜、虾之甜、虾之弹。大毅力者。方可于毫厘之间大展手段,或火攻,或调和,让柔者更柔。鲜者更鲜。  相似文献   

16.
孙齐 《烹调知识》2004,(5):15-15
鲤鱼有诸鱼之长、鱼中之王的美称,是吉祥、珍贵之物。《诗经》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要妻,必宋之子。”之句,把黄河鲤鱼与宋国贵族小姐并提,可见其身价之高。其肉质细腻、鲜美肥腴、寓意吉祥,历来是喜庆筵席上必备的佳肴,北方有“无鲤不成席”的风俗。“糖醋鲤鱼”就是用此原料制作的,它历史悠久,久负盛名,为人们所喜爱。“糖酥鲤鱼”是  相似文献   

17.
西安有着千年帝都的辉煌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誉。所以西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尤其特色小吃之多之美味,让人惊讶。  相似文献   

18.
《食品科学》2007,28(12):580-580
以色列研究人员研究发现,VE补充剂可明显降低携带特殊基因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脏病以及与之有关的死亡的几率。携带结合珠蛋白(Hp)2—2基因的糖尿病患者经过18个月的每天服用400国际单位VE治疗后,发生心脏病发作的几率较服用安慰剂的Hp2—2患者减少50%。有40%的糖尿病患者携带Hp2—2基因。利维说,最大的不同是服用VE患者心脏病发病的人数减少。在参加研究的1434名Hp2—2患者中,服用VE者有7人发生心脏病,而没有服用VE的患者发病人数时为17人。医学工程技术学院的安德鲁.利维博士说,没有发现患者服用VE出现副作用。这项研究证明,通过Hp2—2基因的遗传检测“发现有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糖尿病患者,并从一个非常廉价的治疗中受益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9.
如今市场上销售的 葵花籽有多种制法,炒 的、五香的、奶油的、果 味的等等,味道各有不 同,但都很受消费者的 喜爱。应该说,葵花籽味 道好又营养丰富,适量吃 一些对人体是有益处的,但 多吃葵花籽对肝病患者的身体 健康却极为不利。 这是因为,葵花籽中所含有的油脂大多是不饱和脂肪酸,如食用过量,就会消耗人体内大量的胆碱,使机体内脂肪代谢发生障碍。大量的脂肪堆积于肝脏,严重地影响肝细胞的功能,使之遭到破坏,造成肝功能障碍和结缔组织的增生,严重时还会形成肝硬变或组织坏死。所以,肝病患者最好少吃或不吃葵花籽为好。葵花…  相似文献   

20.
一、诀明子茶:诀明子具有除风散热、平肝明目、利水通便之功效,可治疗高血压,每天15~30克,炒黄,水煮,待凉后代茶饮用。二、夏枯草茶:取适量夏枯草花蕾泡水代茶饮,每日3~5次,不但有较好的平肝降压作用,而且还能治疗目赤肿痛、头昏头痛等症。三、车前子莱:取车前子30克,洗净煮汁代茶饮,也可放入怀中,沸水冲泡代茶饮,具有利尿和降压的作用。适用于高血压、慢性肾炎浮肿患者。四、猪腰安眩汤:取卤猪腰2个,海带25克。先将猪腰隔水蒸熟,然后用盐腌之,以保存使用,用海带、猪腰一同煲汤食之。主要适用于因高血压引起的目眩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