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刘超 《居业》2022,(4):124-126
植物造景主要是指运用藤本、草本、灌木、乔木等绿植以充分展现自然之美为导向运用艺术手法创造植物景观,使绿植观赏性及人文性可有效提高.植物造景涉及植物学、社会学、美学等方面的理论,综合性较强,如何提升植物造景水平成为专业人员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略,以期为提高园林景观艺术设计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康养型社区环境更为舒适美观,本文通过介绍从植物造景的美学功能、观赏特征、景观空间营造、生态效应和园艺疗愈功能,探讨了园艺疗法中的植物的色彩、形状、声韵、芳香、食用、触感方面的应用,提出康养型居住区景观中植物造景的设计手法。结合福州市长乐椿萱乐康养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对康养型植物造景设计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康养型居住区中进行植物景观设计可以有效提升环境的舒适度和美观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城市经营管理理念的进步,城市管理者开始注重城市建设中所蕴含的城市文明的重要性。园林植物作为纯粹的城市绿化载体,逐步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载体。在这个背景下,园林植物造景的艺术性开始受到推崇,园林植物的内涵和外延越来越丰富,城市园林设计和建设对园林植物造景也越来越重视。植物造景指的是利用园林植物素材,运用艺术手法,发挥植物的色彩、形体、曲线、高矮等外在特点来进行城市景观的创造。植物造景综合了美学、植物学、园林设计等等学科,艺术性极强,同时,园林植物造景也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它充分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建设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黄彩珠 《江西建材》2014,(2):223-223,226
植物造景设计不仅要符合园林植物的生长方式,还要符合园林艺术的美观性。在园林规划的过程中,园林景物的合理布局最为重要。本文根据植物造景设计的重要原则,详细介绍了植物造景过程中常用的步骤、手法和方式。  相似文献   

5.
花境的设计     
《园林》2015,(4)
<正>花境模拟自然风景中野生花卉自然生长的规律,运用艺术提炼的造景手法,选择多年生花卉(包括宿根、球根、常绿花卉)和灌木为主要材料,以自然式种植于林缘、草坪、路畔等场所、从而达到平面、立面、色彩、季相景观上的均衡、自然、和谐,符合美学和生态原理的一种植物造景方式。  相似文献   

6.
李飞 《中国园林》2008,24(6):85-90
雪因“雪的比德”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中冬季常用的借景对象。从“借雪入景”和“因境造景”2个方面论述以雪为主题的造景手法,借雪入景是因借山川、植物、建筑等雪后之景,因境造景是通过花、水、石头、声音等不同环境营造雪的意境,并对不同的设计手法进行了详细论证,指出这些造景手法在现代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所谓植物造景就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通过艺术手法,再配合建筑、山石、水体等其他点缀,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创作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的植物景观。目前,各地园林绿化建设加快步伐,大量的植物被应用于造景,植物已不仅仅作为建筑等硬质景观的附属、陪衬,更多的是通过搭配种植独立构成空间及景观画面。  相似文献   

8.
李青云 《中州建设》2014,(23):65-66
探讨了湿地公园植物材料的选择和湿地植物的具体配置,并从人性化设计、生态设计及美学设计三个角度探讨了湿地公园植物造景设计。  相似文献   

9.
徽州园林常被形容为中国乡土园林景观的杰作,区别于徽派建筑直观的外形,植物造景却以抽象、隐晦的方式反映徽州地域特征、诉说徽州历史文脉。造景手法多体现"师法自然"的特点,以"天人合一"为主导思想,以徽文化内涵为基本内容,又受到地理山水条件的制约。通过查阅古徽州地区典型古村落中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文献资料,结合徽州地区自然与历史文化,以宏村为例,从宏村的公共园林与私园两个角度探究植物造景的地域特征与人文气质。试图从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的角度来理解徽州古村落树种选择、造景手法以及植物配置方式等内容,而这个讨论主题的确定来源于笔者自身的学习经历以及相关的思考,希望可以为园林景观设计实践中树种选择、植物造景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0.
文章指出了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价值,包括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可以美化生态环境、可以作为休息场所、可以推动城市发展;阐述了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包括合理选择、科学配置、增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国内外主题博物馆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的现状,阐述植物造景在外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然后结合兰州市地震博物馆外环境综合改造项目,对其基地环境中的植物景观现状进行分析,探索主题博物馆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手法,发挥植物景观在主题博物馆空间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力求打造独具特色的博物馆的外部空间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2.
陈征东  陈锦燕  张莉 《园林》2016,(5):76-79
正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采用艺术的手法和美学的观点进行搭配,并与园林景观的其他元素共同作用,营造出让人赏心悦目、舒适宜人的景观环境。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植物造景也被业界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论述。园林植物生态美主要是研究园林植物为主体的园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3.
宋晓萍 《建筑知识》2014,(6):195-195,197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能产生其他造景形武所无法替代的效果,以海安老坝港滨海新区中央公园为例。简述了植物在几种景观空间的营造手法,以及其所表现出的空间感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造景对于文化意境的营造、审美情趣的传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瞻园作为南京古典园林的代表,建于明朝,后经刘敦桢先生主持修复,其植物造景手法集合了刘敦桢先生对苏州古典园林的认识与研究,具有宝贵的研究价值。文章通过对南京瞻园的植物配置进行观察和研究,寻找不同情境下瞻园的布植手法,并进行归纳总结,以对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手法进行具象的初步探索,为后期中国古典园林建设以及古典园林修复的植物造景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阐明植物的美学特征及环境景观的主要表现,从而引导人们从生态和美学的角度去认识和欣赏城市园林意境美。 城市园林建设必须以植物造景作为基本方针。生态园林和植物造景是当前国际园林建设理论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国内外一些城市园林植物造景的实例,说明植物景观设计已经逐步付诸实践,并且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和创新。 同时提出了为实现植物景观设计,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和艺术作用,必须注意的一些事项。  相似文献   

16.
园林植物配置与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植物配置,一是为主景配植植物;二是以植物为主进行造景栽植。园林植物配置是造园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运用美学原理对园林植物配置作某些“注释”。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阆中传统风水和古典园林在相地、审美、造景等方面的相关性比较分析,诠释了风水思想对古代造园的选址理论和营造手法的影响,其中许多富含科学与美学原理的理论原则对于今天的风景园林建设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植物造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其涉及美学、植物学、设计学、艺术学和生态学等诸多学科。在借鉴传统造园理念、自然生态和古代画论的基础上,以北方部分城市为例,以设计和施工的角度为出发点,对影响植物造景景观效果的观念意识、保护利用和技术把控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植物造景效果控制在观念上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理念,强调"师法自然"意为先。在栽植上注重植物造景的科学合理配置,在生态理念上注重植物的保护利用,在技术上注重艺术化植物造景的把控,在景观效果上注重植物的精心养护。  相似文献   

19.
黄玉华 《中州建设》2014,(23):66-67
通过对园林和园林空间的介绍,指出了园林空间的类型,从空间的角度对园林设计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园林空间的设计手法,提出了植物造景的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20.
刘轲 《城市住宅》2021,28(10):171-172
设计美学在景观设计中起着引导性作用,赋予景观作品以灵魂,让人们从中感受其展现出的美感.以美学及形式美规律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研究为主线,概述美学规律构成和园林设计元素的关系,论述形式美法则与景观造景手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