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旧城,中国古代都城建筑的最后杰作,凝集着一个悠远而古老民族的化。城中有条胡同,叫菊儿胡同。它记录了一位建筑师的思考和创造,它与这位建筑师的名字,共同加载了世界建筑史册。  相似文献   

2.
北京的胡同是一种传统的街道形式。最早出现在元代的胡同,横纵包围了四合院,聚居在紫禁城周边。之后的几百年里,胡同跟随着一代一代的居民,长成为一个奇特的居住地。根据1949年的一项统计,有6074条胡同已经有了名字,还有成千的小胡同还没有被取名。然而根据2005年的一项研究,只有1571条胡同在改造时幸存下来,其中不到一半的胡同被认领保护。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纵横交错,编织成了荟萃万千的京城。胡同深深,胡同深处是无数温暖的家.这就是北京人对胡同有特殊感情的根本原因。时代在变胡同文化也在变.就是这样条仍然还幽静的胡同现在已是热闹非凡、人潮涌动。如果去烟袋斜街这样的胡同走走.你也  相似文献   

4.
北京旧城,中国古代都城建筑的最后杰作,凝集着一个悠远而古老民族的文化。城中有条胡同,叫菊儿胡同。它记录了一位建筑师的思考和创造,它与这位建筑师的名字,共同加载了世界建筑史册。 菊儿胡同迎来了建筑大师吴良镛  相似文献   

5.
上海人称小巷为里弄,北京人称小巷为胡同。到底北京有多少胡同?老北京人常说:“北京的胡同赛牛毛”,足以说明胡同之多。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据在下考证:元代的大都城(即北京城的前身)内共有胡同384条,明代北京内城共有胡同312条,清代为629条。新中国成立时,北京内城、外城街巷胡同总数是4550条。1982年统计北京城区的街巷胡同总数是2833条,其中位于城区名为胡同有1333条。随着旧城改造速度的加快,城市建设的发展,北京胡同的数量将会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6.
《中国厨卫》2004,(2):22-23
记得敝人在大学毕业之际,师长百般劝试不可有“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乡下一间房”的思想。商场况争与职场竞争的道理同出一辙,与其大家都死心眼往一个胡同里钻,争那方寸的“兵家必争之地”不如退而求其次,另起炉灶,占出为王。  相似文献   

7.
老张 《安徽消防》1999,(10):22-22
我记得在几年前,合肥的三孝口,曾经有过一家酒吧,挺有诗意的一个名字叫“红蜡烛”,有些名气。酒吧地处闹市,装璜得不很铺张.但颇为考究,店子里温暖的光线和她富有诗意的名字一样吸引着不少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8.
胡同是北京的特色,也是北京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北京,胡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化,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但是,胡同之称虽然始于大都,却只出现29条胡同,而且只有一条胡同有文字记载,其余的胡同则难以确指。这条胡同,就是砖塔胡同,是北京的胡同之根。从元、明、清、民国、到今天,都有文献可考,这在北京是唯一的孤例。  相似文献   

9.
走进慧谷根园的售楼处,除了各种大小模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挂在墙上的一巨幅古图,那是一张晚清光绪年间北京内城中心区平面的复制图。从图上可以看到100多年前时京城的道路和胡同;皇城和水系,天安门前的千步廊以及经济崇文门到达前门的铁路,那时在上面还找不到和平门、复兴门和建国门。由于在北京已生活了近50年,并曾长期住于崇文门的缘故,马上在图中寻找着记忆中还很熟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存在了的那些胡的同的名字,由此引出了慧谷根园开发商(据说也是提建筑的出身)巧妙的切入点:用两街和7个胡同的形式来唤起人们对传统老北京街区井然有序的城市肌理的回忆,用宁静致远。忠孝仁爱(胡同名称)来反映传统文化的理念。也许有人认为这只是一种称谓形式,但谁想到城区里那么多旧城改造的项目,放着那样有价值、有历史文化积淀的胡同遗产弃之不用,而代之以“豪宅”“新城”甚至是外国名字来眩耀其与众不同,努力让人把过去的一切都忘掉的时候,慧谷根园这一随手拈来的处理还可以看到开发商和建筑师的文化思考和品位追求。  相似文献   

10.
每年10月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我都很享受去大栅栏一带参观的过程。这些迷宫一样的街巷有着诸如茶儿胡同、碳儿胡同、笤帚胡同和杨梅竹斜街胡同等好听且耐人寻味的名字,舒适惬意的步行尺度,看似杂乱却充满烟火气息的杂院和平淡而亲切的市井生活。与这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分布在胡同内不经意间会遇见的各类展览,和隐藏在不起眼的门扇背后的设计感十足的改造院落。  相似文献   

11.
北京的胡同大多形成于元、明、清三代.它们犹如一枚枚"活化石",记录着北京的点点滴滴.胡同的每一个历史时空定格都活生生地折射了这个城市的生长情况.遗憾地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它们的身影不断地消融在历史的长河里.据悉,1949年北京有大小胡同七千余条,到20世纪80年代只剩下约三干九百条.近些年,随着北京旧城区改造速度的加快,北京的胡同正在以每年数十条的速度消失.或许没人愿意想象:没了胡同和四合院的北京,将会成为什么样的北京?  相似文献   

12.
正外交部街是元代形成的街巷胡同之一,形态相对完整,历史遗存丰厚。在这条长700多米的胡同中,曾上演过一幕幕精彩的历史剧目,留下过许多永载史册的历史篇章。外交部街名称的演变外交部街明朝属黄华坊,清朝属镶白旗。外交部街的名称是从民国初年才开始叫的,而这条胡同再早还有个名字叫石大人胡同。说起石大人胡同就要提到明朝天顺年间名声显赫的大将军  相似文献   

13.
李蔼峰 《中州建设》2013,(16):73-74
对于生在长在北京的人,最有味道最美好的街道就是胡同。胡同不仅仅是北京城的交通脉络,它更承载着我们的生活记忆及空间体验。本文通过探究北京胡同的空间形态、尺度以及与人的行为关系来分析其空间特性。  相似文献   

14.
杨永生 《建筑创作》2005,(11):134-137
在上个世纪初,报刊上常常能见到朱启钤的大名.人们都知道他,在上个世纪中期.他的名字在报刊上消失了.有谁还记得他?又有谁知道他?在上个世纪后期,只是在建筑学术刊物中偶而能见到他的名字.在建筑学界也只有少数人像见到出土文物一样惊奇地发现原来我国还有这么一位古建筑研究泰斗。  相似文献   

15.
Lareina采访 《家饰》2009,(11):184-184
创下国内多项第一的天海北方视听艺术中心,在北京方家胡同46号二环城内新创意产业园开幕。日前,天海北方系统集成科技有限公司与《家饰》杂志联手举办”视听饕餮之夜——天海北方开幕酒会”,上演了一场奢华的视听盛宴。在酒会现场,《家饰》专访了天海北方系统集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强。  相似文献   

16.
《北京规划建设》2007,(3):136-137
问题: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推进,北京大量的文物古迹亦遭到人为破坏的同时,北京的老胡同也无法逃脱一浪高过一浪的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大潮。根据首都规划委员会原主任、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赵知敬的计算,1949年,北京的胡同有3050条。据调查,在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保存完整的老城胡同有3000多条,到了1990年有2250条,2003年大约有1600条,2004年直接称为胡同的有1300多条,2007年初直接称为胡同的还有1000条左右。换言之,如今的北京老胡同的数量与1949年相比已经减少了近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17.
最能体现老北京风格的建筑除了胡同、四合院之外,就要数街头巷尾无处不在的牌楼了,它们是北京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巷上书屋     
正走入现代化的北京城,令我们感触最深的往往不是那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宽马路,而是那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胡同里的街巷,是北京旧城肌理构成的重要元素之一。长久以来,"街巷"包含着老北京人工作、居住、娱乐和休闲的所有可能。但是它们占据的空间有限,甚至极为狭小,已经无法再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本设计选址于老北京胡同里的一块60m x 30m的场地。场地内并不存在标准的四合院空间,一条条狭窄  相似文献   

19.
正以"寻找局气"为题,那什么是"局气"呢?"局气"是北京人形容人与人交往中,够意思、够仗义。我们寻找"局气",也就是在寻找这种原汁原味的北京精神!我们就胡同里,寻找局气的根。然而,胡同早已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样子,已经变成缺少人气的过道。梁思成先生有句话,"胡同也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不科学伺候它就会生病。"很显然我们的胡同病了。  相似文献   

20.
上海人称小巷为里弄,北京人称小巷为胡同。到底北京有多少胡同?老北京人常说:“北京的胡同赛牛毛”,足以说明胡同之多。 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据在下考证:元代的大都城(即北京城的前身)内共有胡同384条,明代北京内城共有胡同312条,清代为629条。新中国成立时,北京内城、外城街巷胡同总数是4550条。1982年统计北京城区的街巷胡同总数是2833条,其中位于城区名为胡同者有1333条。随着旧城改造速度的加快,城市建设的发展,北京胡同的数量将会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