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福建省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福建省历来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早在1991年就把农村饮水和乡镇供水工程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安排专项补助资金。尤其是2004年以来,福建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放在水利工作的突出位置.连续4年把以千万农民饮水工程为重点的“六千”水利工程建设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集中资金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临西县水务局始终把乡村供水工作放在首位.每年把供水项目建设列入重点工程来抓。从水资源短缺的实际出发.加强水资源的最优配置.坚持“确立新观念、开拓新项目、创建新机制、塑造新形象、谋求新发展”的五新兴水思路.依托“人饮解困”、“饮水安全”等项目带动.以乡村供水总站为中心向各村辐射,集中连片,规模解决,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1600万元.共建成单村和联村供水工程96处.解决了10.7万人的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3.
蓝善祥 《中国水利》2014,(5):34-35,44
<正>上杭县作为福建省唯一的农村饮水安全整乡推进工程建设试点县,通过两年的努力,以乡(镇)为单元,实行整乡(镇)整村推进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方式,基本完成上杭31.231万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新建改建集镇供水工程21处,村级供水工程402处,农村新增日供水规模2.8万t,全县农村日供水规模达到7.61万t。2012年7月,上杭县荣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授予的"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称号。  相似文献   

4.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针对定西市农村饮水现状和特点,采取以当地、引洮水源为依托实施集中供水。加强水源保护与水质监测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规模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的模式,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证。论述了定西市农村饮水的发展和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供水工程建设、节约用水、加强水源保护、实施集中供水和管理运行机制等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白水县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县水务局以项目为带动,大力实施“民心工程”和“精品工程”,累计修建水塔9座,蓄水池23座,铺设供水干支管道672公里,自来水入户67个村,群众饮用水达到城市化水平。2007年该县又投资750.5万元,解决了26个村2万多农民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6.
湖北农村饮水安全长效机制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楚珍  廖霞林 《中国水利》2013,(19):51-53,50
<正>一、湖北省农村饮水安全长效机制建设的成效与做法2005年以来,湖北省实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入100多亿元,建成集中供水工程8 500多处,累计解决了2 2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使全省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76%以上。湖北省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过程中,认真吸取过去"一年建、两年坏、再过两年要重来"的经验教  相似文献   

7.
从构建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出发,我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十分重要。为了初步建成“农村供水五大体系”,我省在新时期必须拓展思路。以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为重点.以实施“六制”为平台,全面推广群众“参与式”管理理念。创新农村供水的建管机制,实施“三个转变”;用10~15年时间,全面解决我省3144.57万人的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切实改善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繁荣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8.
关于村镇供水安全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郭孔文 《中国水利》2006,(9):45-46,4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村镇供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着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饮水不安全、缺少水质检测体系和工程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实施村镇供水单位资质管理,发展适度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是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近年,安徽省濉溪县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截至2013年年底,全县已建成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75处,覆盖11个镇84个村,解决了37.46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同时,该县积极创新思路,采取“政府主导、财政出资、市场运作”的模式,按照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整体布局,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交给淮北市供水总公司负责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陵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丁东水库为供水水源,利用已建的陵县水厂管网延伸解决陵城镇、神头镇75个村庄,34804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该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农村喝水难、用水难的切实问题,让人们享受到甘甜、洁净、安全的饮用水,实现了规模化集中供水,保障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沈燕霞 《河北水利》2012,(11):30-30
近年.在上级水利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灵寿县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程.共完成8个批次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成各类饮水工程74处.其中建成南纪城、北洼、南寨3处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县城自来水扩户工程1处.单村集中供水工程45处.自流引水工程25处.完成打井及配套56眼.建蓄水池44座.管理房44座.铺设管网144万m。完成工程总投资2711万元。解决了69个村庄.3个农村学校.8.1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形式多样、规模不同,其管理体制不能千篇一律,一刀切,只能根据工程投资渠道及建设规模,实行不同的管理体制。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新建的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和跨村工程,由供水工程管理站或供水公司负责管理。供水工程管理站或供水公司由县水务局负责组建,成员由水务部门和受益镇、村代表组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滑县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中,以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推进饮水安全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对已建工程实行建后“拍卖”,对拟建工程实行“工程未动、改制先行”,积极探索建立了“政策引导、部门服务、个体经营、群众参与、协会监督、民主管理”的运行新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农村单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网延伸长、供水住户较集镇供水工程分散,用水人口少,在工程前期建设中投资较大,后期工程运行经费不足等问题十分突出。为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得好、管得好、长受益,以陕西省旬阳市双河镇农村单村供水工程为例,通过分析工程运行管理现状,找出运行中的薄弱环节,提出维护管理对策,确保广大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为同类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农村饮水安全关乎广大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之一。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实现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收益,本文以德州市陵城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为例,详细介绍了陵城区供水工程现状,分析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与运行管理的经验成效,可供其他类似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经过近几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江苏省农村居民饮水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为早日实现农村与城市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的城乡一体化供水目标,全省各地按照通过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工作思路,推进农村饮水安全与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同步实施。  相似文献   

17.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避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出现标准低、规模小,建后时间不长就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水平提高的现象发生,对农村饮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水源选择和总体布局等需作出合理安排。通过调研认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科学合理规划,优先发展适度规模的集中式供水工程;要改革和创新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建立稳定的维护投入渠道,加强建后管理,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农村供水保障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沾益区水利城乡供水一体化存在的问题,通过构建水利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来解决:强调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及水质保障三方面的重要性,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遵循稳中求进的实效性原则,以水价机制为统领,沾益区集中供水工程规模为Ⅲ型至Ⅴ型,部分分散式供水工程或单村工程采用窖池连通供水方式,尽可能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提升民生福祉。  相似文献   

19.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任务。促进农村供水排水事业的科学发展,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量力而行和加快速度的关系、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关系、加大投入和深化改革的关系、农村饮水安全和农村供水排水的关系;要坚持“先水质、后水量”、“先重点、后一般”、“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则;要明晰工程所有权、规范工程建设权、落实工程经营权、强化工程监管权;供水工程要实现标准化建设、规模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要建立六项保障机制;要进一步抓好前期工作,抓好100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建设,抓改革促管理,抓好技术培训和推广,抓好组织体系建设和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宣传和信息报送工作。  相似文献   

20.
宋美芝  冯毅  王洪德 《山东水利》2009,(9):35-36,38
安丘市充分利用渠河到汶河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以无污染的水库为水源地,建设“50万人”集中供水工程.充分利用“五库串联、库河串联、水系联网,优化水资源配置”的优势,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彻底解决安丘市南北水量不平衡,农村饮水困难、饮用水水质差等问题,对于保障农村群众饮水安全、改善农村群众生活质量、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