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埋藏较深、开挖面积较大。在前期的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各洞室群的布置和轴线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成为设计的关键。对此,根据地下厂房及洞室群的地应力测试成果分析,从高程和深度分析原始应力的变化规律、应力场组成情况,并对应力解除和水压致裂两种测试成果进行对比,对施工期发生岩爆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从而为优化设计提供必要的参数。  相似文献   

2.
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大多埋藏较深、开挖面积较大,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各洞室群的布置与轴线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成为设计的关键。该文根据广东地区6个地下厂房及其洞室群的现场地应力测试成果,经整理分析,从高程和埋深分析原始应力的变化规律、应力场组成情况,提出符合实际的应力建议值和适用范围。通过分析不同工程部位的差异系数A值,探讨应力场与岩性、构造间的关系,供今后资料分析、工程类比和应用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二滩水电站地下厂房晚国目前已建成的最大的地下厂房,布置上采用三大平行洞室,且整个洞室群位地高地应力区,在设计和施工中对洞室夺的位移和应力进行了监测,并对监测成果进行了反馈分析,文章介绍了厂房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围变形特征,岩爆等现象,为高地应力区洞室开挖的监测和反馈分析的信息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二滩水电站地下厂房是我国目前已建成的最大的地下厂房,采用三大洞平行布置,且整个洞室群处于高地应力区,在设计上布置了对洞室围岩的位移和支护应力监测,并在施工中得以实施。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及完工后对监测成果进行了反馈分析,弄清了围岩产生大变形的机理。本文主要介绍地下厂房洞室群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变形、支护应力变化特征以及岩爆现象,并探讨其原因。本成果可为高地应力区洞室开挖的监测和反馈分析的信息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江垭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围岩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监测江垭水利枢纽地下厂房洞室围岩的稳定性 ,在地下厂房的 3大洞室共布置了 4个观测断面并埋设各类测试计 478支 ,随着洞室开挖过程进行监测设施埋设施工和观测。监测成果反映了施工期洞室围岩的位移变化、应力分布状态 ,经与有限元计算成果比较 ,其位移变化、应力分布规律一致。洞室局部曾出现过几条裂缝 ,通过对裂缝观测成果及成因分析 ,已进行了处理。根据对地下厂房洞室围岩监测与分析 ,对洞群围岩稳定性的初步评价是 :厂区岩体较坚硬完整 ,锚喷支护后的围岩变形较小 ,锚杆应力值不大 ,几条洞室局部曾出现的裂缝经过处理 ,已不再发展。因此施工期间地下厂房洞群围岩整体稳定性较好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功果桥水电站地下厂房位于右岸,地下洞室群边墙高、跨度大,地质条件复杂。文章通过对厂房区地下洞室群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确定地下洞室群的围岩类别,预测洞室开挖后的应力应变情况,评价洞室群围岩稳定性,为洞室群的位置选定及支护形式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对块体稳定分析找出确定性块体,为施工开挖支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乌干达Karuma水电站地下洞室的地质勘查及设计资料,利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对地下厂房洞室群进行开挖模拟,力求掌握洞室群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变形规律、应力分布特征、塑性区分布围岩失稳破坏模式等围岩力学行为,为地下厂房的开挖支护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黄登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主要由主副厂房、主变室、母线洞以及进厂交通、通风排风等辅助洞室组成,整个厂区洞室纵横交错规模宏大,属大型地下洞室群,其围岩支护参数应根据围岩稳定分析及施工期反馈分析成果进行动态调整。监测成果表明黄登地下厂房洞室群的开挖方式及围岩支护参数是合理可靠的,黄登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在系统支护及局部加强支护联合作用下整体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
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工程规模大、地质条件复杂,成洞条件好但局部稳定问题突出。本文通过对开挖揭露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地下厂房分层开挖过程中关键点部位的应力、位移和塑性区变化趋势,与开挖过程中围岩松动圈检测成果和洞室群稳定监测资料比较,综合分析认为,大岗山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工程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糯扎渡水电站左岸厂房区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文远  张四和 《水力发电》2005,31(5):30-32,39
糯扎渡水电站的地下厂房位于左岸,工程规模巨大,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对厂房区地下洞室群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以确定地下洞室群的围岩类别,预测洞室开挖后的应力应变情况,评价洞室群围岩稳定性,从而为洞室群的位置选定及支护形式设计提供依据,并为确定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猴子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施工期岩体破坏现象,研究了其围岩变形破坏模式,利用应力莫尔圆和复合强度判据对高地应力情况下的应力驱动型变形破坏进行了成因机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工程应对措施。研究成果有利于进一步认识高地应力地下洞室群围岩变形的稳定性,可供类似地下厂房洞室群的设计与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句容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参考类似工程支护设计经验,以柔性的系统喷锚支护为主,拟定3种不同的支护方案,运用3DEC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地下厂房洞室群不同支护方案进行围岩稳定分析。通过对地下厂房洞室群3种支护方案的围岩变形、围岩应力及塑性区分布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合考虑工程投资、施工工期、施工组织等多方面影响因素,最终确定适合该地下厂房洞室群的合理支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溪洛渡地下厂房洞室跨度大、边墙高,洞室纵横交错,围岩稳定问题突出。根据有限元计算分析、工程类比、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确定了围岩支护参数,施工期根据监测反馈分析成果对3大洞室的围岩稳定进行分析评价,并对支护参数进行动态调整。目前,溪洛渡地下厂房洞室群开挖支护完成,监测反馈分析成果表明,洞室群围岩稳定,支护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的拉苏瓦水电站为例,根据地下厂房区围岩特征、结构及三维地应力测试成果,提出深埋、大跨度地下洞室群设计优化方案,并结合我国围岩评价标准与国外通用的Q系统、RMR分类、Hoek-Brown强度准则等标准综合分析和计算比较,推荐了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推荐方法可最大限度地确保大型地下洞室群的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实现工程建设目标。该洞室设计优化方法已在拉苏瓦水电站工程中成功应用,并通过了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强烈地震的考验。  相似文献   

15.
张罗彬  李治国  刘畅 《四川水力发电》2012,31(2):113-116,280
通过对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数值计算及模型试验成果分析,初步探讨了高地应力条件下深埋地下洞室脆性围岩的破坏特性、洞室稳定性分析方法及支护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6.
null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选取水布垭枢纽中部厂房设计方案的地下厂房区域,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法,模拟施工开挖过程,研究了复杂地质条件下洞室群围岩的开挖变形形态与应力状态,分析了围岩塑性区分布及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的稳定性,最后提出了设计与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7.
渗流控制是地下厂房设计的重要内容,黄金坪水电站地下厂房运行期渗流主要考虑调压室及压力管道内水外渗以及地下水的影响。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厂房洞室布置,进行了地下厂房渗控排水设计,运用三维有限元对渗流场和渗流量进行了分析计算。成果分析表明:通过布设排水廊道和排水孔,地下厂房洞室群的浸润线明显下降,三大洞室顶拱及大部分边墙位于浸润线以上有利于洞室稳定;厂区洞室在未设防渗帷幕的情况下总渗流量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根据安徽绩溪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的布置情况,结合洞室围岩地质条件,采用FLAC3D程序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对厂房分层开挖方案进行模拟,研究洞室群围岩开挖后的位移场、应力场和塑性区的分布特征,揭示应力集中部位和围岩潜在破坏部位的分布规律.分析成果表明,安徽绩溪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满足成洞条件,分析成果...  相似文献   

19.
地下厂房安全监测主要目的是全面反映洞室群围岩在开挖施工及运行期的稳定情况,及时反馈监测数据,指导地下洞室的设计及安全施工。结合乌弄龙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安全监测资料分析成果,为地下厂房洞室开挖及支护及时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索风营水电站地下厂房建筑物的设计,并结合工程特点进行设计优化,根据大型地下洞室群的围岩稳定分析成果和工程类比法,对主要洞室进行了支护处理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