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国媒体融合进程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充分打通和共享平台数据、深入挖掘和开发利用数据价值,是提高融合生产水平的重点和难点。长江云全媒体内容库可提供以数据为核心、面向平台业务的、基于融合生产及全媒体应用特性的统一内容服务能力。本文从业务流程分析、技术架构的构建、技术亮点与创新点三个方面来论述长江云全媒体内容库技术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2.
从媒体到全媒体,再到融媒体,是媒体机构顺应时代发展、加快改革步伐的现实需要.湖北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媒体融合发展这一中央决策和国家战略,也为全省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便利条件.湖北广电长江云融合媒体平台自2016年开始建设,目前平台业务范围已经实现了广播、电视、新媒体、移动政务等多个发布渠道全覆盖.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引擎等前沿技术,致力于打造不断演进、可持续发展的融合媒体平台.本文将通过平台应用架构、建设现状,以及区域化、生态级、智能化等多个方面,解析长江云融合媒体平台规划、建设、运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长江云融媒体内容生产平台基于广播、电视媒体核心业务,服务于台内外广播、电视和新媒体融合生产,是构建长江云生态的两大子平台之一。该平台以私有云架构基础平台为底层资源支撑,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开发与应用,强化平台本地能力建设和业务流程升级,驱动视音频重载业务和创新性业务高质量发展。本文从平台架构、网络结构、业务架构、业务流程、运营情况和发展计划等方面对长江云融媒体内容生产平台进行了较为全面地论述。  相似文献   

4.
2014年,湖北广电成立新媒体集团,整合IPTV播控平台、网络广播电视台、手机电视等资源,建立全媒体运营的组织架构和市场主体。建设了一云多屏业务生产发布系统,实现信息一稿多发,在手机、PC和电视多屏同步呈现。设立长江新媒体创投基金,以"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建设了新媒体孵化基地。成功举办了首届"长江杯"媒体融合产品创新大赛。推出了首款融媒体平台级产品"长江云",打造湖北第一新闻报道平台、第一政务发布平台、第一广电汇聚平台。大型节目《如果爱》应用"微摇"技术,实现了全国广电行业"微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新闻传播媒介不断创新,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本文围绕融合媒体云平台的建设与设计,结合微服务架构具备的组件化、独立部署、技术多元化优势,分析基于微服务架构融合媒体云平台的建设思路与建设原则,并就具体的建设内容进行分析,以期为城市各级融合媒体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长江云融媒体内容生产平台以虚拟化云架构基础平台为技术支撑、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以及5G等能力运用为创新引擎、以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内容融合生产为业务主线,实现了新闻选题和报道统一策划指挥、线索信源多渠道汇聚和统一采集、全媒体素材整合管理和共享使用、成品内容多样化编辑和生成、全媒体渠道播出和分发、业务数据可视化呈现的完整业务闭环。本文将对其业务设计和运营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CCBN2016展会上,联汇科技依托最新媒体融合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全新推出的“AlphaCloud Live云里融媒体广播业务云平台”闪亮登场.到访客户对联汇科技推出的这种全域融合媒体的电台业务解决方案纷纷表示关注和赞许. AlphaCloud Live云里融媒体广播业务云平台是基于云技术和社交协同的融媒体全业务平台,满足广播电台采集制作、多渠道发布、实时互动和新媒体运营等全媒体业务需求.提供从采、编、审、播,到归档、管理、运营、分析等一体化服务支撑.帮助电台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真正做到全媒体的统一管理、协作、生产和服务.  相似文献   

8.
3月2日,河北广电信息网络集团与长城新媒体集团在石家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内容、平台、渠道、用户、数据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根据协议,双方将调动各自媒体资源优势,在内容制作发布、网络传输、云平台数据业务、媒体运营、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实现手机、电脑、电视三屏互动、同步传播的全媒体融合。  相似文献   

9.
章剑 《电视技术》2024,(1):12-15
以丽水市新闻传媒中心融媒体技术平台在线扩容升级项目为例,介绍一种在不中断节目制作业务的前提下实现基于“中国蓝云”云服务的融媒体技术平台在线扩容升级的建设方案。该方案无缝衔接原系统数据库,并延续原有使用习惯,在线扩容融媒体技术平台本地非编系统,对云接入系统和多租户能力进行升级,将生产媒资改造为独立媒资并新建了应急备份系统和演播室直播系统。平台各系统之间采用松耦合设计,实现了数据的互联互通又互不干扰,为全媒体内容的融合生产、融合发布提供了强大的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10.
黄雨润 《电视技术》2017,41(3):38-41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间的融合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传统电视媒体面临着来自新媒体的冲击与挑战,传播模式亟需变革.在这一背景下,深入分析了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并从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以及品牌形象上为电视媒体的融合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融合全媒体,畅享云平台"为主题的索贝2012盛夏专题巡展活动于近日在全国拉开序幕。针对当前中小电视台和行业用户的发展需要,索贝带来了在全媒体运营、网络电视台、云服务、高清制播、3D立体视频等新媒体新业态的最新成果。巡展将通过一系列情景演示和大量成功案例全面演绎Cybervision云服务融合业务平台,为广大用户提供一种"快速部署、快速运营、快速分发、安全发布、内容丰富"的网台解决方案。此外,还将展示Enet轻型综合业务网,全面覆盖中小电视台和行业用户从标清到高清的全部业务流程。在非线性编辑领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线电视》2020,(1):25-25
12月28日,青海省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大美青海云”正式上线。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西明出席上线发布会并讲话,副省长张黎主持,与会领导共同启动平台上线。该平台的建成将有力助推青海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据了解,“大美青海云”融媒体平台是由省委宣传部主导,省互联网新闻中心负责运营,中国电信青海分公司提供技术支撑,可为全面推进“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和运营维护,其坚持移动优先,积极推进5G融合,起点高、标准高、理念新、技术新,也将有力助推青海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利用最先进的“云计算”和“云存储”技术,建设四川广播电台全媒体融合生产私有云业务平台,满足传统广播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业务趋势,为广播向互联网+发展奠定一个先进的技术和业务平台.通过四川电台的私有云平台的建设,实现电台从节目采集、存储、管理、发布以及监管的一体化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14.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4,41(9):137-138
正8月27日,BIRTV2014展会在国展盛大开幕。大洋用新意精彩诠释了"融合全媒体构建新生态"的参展主题,全新的展台形象、新颖的体验式展示方式、创新的媒体融合解决方案令人应接不暇,充分了展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最新成果,给人们带来独特的开放式观展体验,留下深刻印象。大洋全媒体融合生产平台亮点纷呈历经多年的打磨,愈加完善的大洋全媒体融合生产平台登上BIRTV2014的舞台。通过大洋媒体云构建、提供大数据  相似文献   

15.
周永强 《电视技术》2011,35(16):17-19
从媒体行业发展趋势和挑战出发,阐述了在三网融合背景下新媒体应当具备的典型特征,并从全业务运营、系统资源共享、安全播控和商业多元化等方面论证了华为媒体云平台如何支撑电视台向新媒体的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16.
媒体融合是媒体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媒体要以始为终,站在未来看现在,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实现弯道超车,全天候全媒体服务广大民众.本文分析了互联网思维的主要特点,从内容极致化、渠道社群化、平台跨界化、运营数据化、管理柔性化五个方面提出了如何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媒体融合,并指出大融合、大跨界、大服务是媒体融合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广电媒体运用现代化高新技术,践行平台一体化建设思路,以“一云多屏”为体系架构,打造了具有“多技术工具、多业务应用、多平台展示、多终端分发”的综合性融合媒体应用平台的建设过程。通过建设虚拟化云基础设施,建成内容集成共享系统、统一管理分发系统和安全管理中心等一体化运营管理系统,可实现一个融媒体平台同时为多个业务应用提供平台支撑和技术服务,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业务运营成本,保障业务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江苏广播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通过深入分析广播媒体的痛点,结合市场需求,自主研发了一款承载江苏广播媒体融合使命的系统级产品——“微啵云”,其定位为强媒体属性的生态化综合业务平台。通过和直播节目的深度融合,江苏广播的新媒体平台已经完成了一种生态化的塑造。我们的听众收听节目的同时,可以在“微啵云”的产品中进行互动、娱乐、消费,拓展出“直播(Onair)+新媒体平台(Online)+线下产业(Offline)”的O2O2O产业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全媒体业务需求,设计了全媒体应用技术平台,构建了基于混合云的全媒体业务“采制播存管”一体化工作流程.设计具备媒体专业服务特性的平台服务层,提供整合媒体专业化处理工具的基础服务能力和承载用户管理、产品定义以及业务结算的运营支撑能力;设计符合国际台全媒体业务端到端工作流程的软件应用服务层,提供涵盖融合媒体汇聚系统、全媒体文稿系统、全媒体媒资系统和全媒体发布系统在内的应用系统集.平台服务层为软件应用服务层提供了基础服务支撑,支持软件应用的快速开发和灵活部署.  相似文献   

20.
新奥特云视再一次携多个产品及解决方案亮相BIRTV2016,全方位展示媒体融合实践与行业价值. 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将为广电行业带来哪些优势与变革?新奥特云视在本届BIRTV给出了很好的答案.展会上,新奥特云视整合了多个解决方案,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ONAIRPaaS+平台,以“重平台、轻应用、富生态”这一创先性运营理念为导向,结合江苏台荔枝云、国际台中华云、云南台七彩云、湖北台长江云等多个项目案例,向用户展出了融合数据平台、融合运营平台、捷讯云通联、ONSITE互联网直播、星云全媒体内容云五大解决方案,旨在为电视台提供融合生产、融合发布、融合运营等全方位、立体化服务,吸引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第一时间到展位参观指导.随着江苏台、湖北台、国际台、云南台以及安徽台、南京台等多家电视台领导的莅临,新奥特云视的展位可谓当日的“引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