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集矿井开拓布署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张集井田地质特点,结合当前建井技术条件和淮南矿区建设、生产经验,因地制宜合理确定井筒位置,优化开拓部署,分区开拓,分区通风.合理集中生产,提高工作面装备水平和单产,减少工程量、投资和缩短工期.  相似文献   

2.
张集矿井设计是在我国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煤炭基本建设转换建设模式 ,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进行的 ,进行了许多深入探讨和研究 ,针对矿井特点 ,不断优化 ,确定矿井合理建设规模和开拓方式 ,分区开拓、分区通风、合理集中生产。在矿井信息化、自动化、安全监控等方面有许多创新  相似文献   

3.
段村-雷沟铝土矿开采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连方 《采矿技术》2010,10(6):6-7,29
段村-雷沟铝土矿是我国北方拟建的规模最大的地下开采铝土矿山之一,矿区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直接顶、底板岩石不稳固,矿体上部赋存煤系地层,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对设计的开拓方案和采矿工艺进行了探讨,提出采用竖井-斜井联合开拓方案,分区开拓开采、分期建设、分区通风排水,以逐步积累开发经验,减少井巷掘进工程量,降低建设风险。选择合理先进的采矿工艺,有助于提高产能和出矿品位。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南坪矿井的地面和资源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合理确定了井田的井口位置方案。井田采用分区开拓、分区通风、集中出煤开拓方式,有效解决井田面积大带来的通风、运输困难。  相似文献   

5.
淮南矿区近年来采取分区开拓、分区通风、分水平开拓、分水平通风开拓方式,使建井工期、达产工期大为缩短,安全生产状况大为改观,取得了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双丰收,为复杂地质条件高瓦斯煤层群深井开采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储备和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6.
文章着重分析了成庄煤矿开拓布置设计修改的原因和紧迫性,论述了设计修改后成庄煤矿合理合并盘区,进行分区集中开采,实现矿井高产高效的开拓方式及其优缺点,旨在为老矿井实现高产高效提供实际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顾桥煤矿资源条件和现状,结合瓦斯治理、生产安全需要,实施二水平延深及系统改建工程。设计采用立井与暗斜井相结合的延深模式,分区开拓、分区通风、集中出煤,形成中央区、南区、东区各1个综采面同时生产的格局,改建优化后解决了生产与水平延深相干扰的问题,生产系统顺畅可靠,有利于矿井接替稳定及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8.
崩落法纵向分区开采方案中,上、下位分区间易互相影响,为避免分区间的岩移危害和开采扰动,必须协调矿山生产,这也是保证该方案安全性的关键措施之一。为此,从分区界线的选取、回采顺序的安排以及加快掘进施工进度3个方面,探讨了崩落法纵向分区开采的生产协调问题。分析指出分区界线的选取应满足分区间临时矿柱宽度的要求,在开采中,要合理安排回采顺序和进度,保持临时矿柱的合理宽度。此外,通过加快开拓与采准施工、优化提升系统等措施缩短下位分区投入回采的时间,使其尽早达到临界冒落条件,是分区开采方案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和睦山铁矿等矿山采用分区开采取得了明显实效。  相似文献   

9.
目前,一些国家在有条件的矿井已广泛采用经济合理的分区开拓方式,而我国则应用甚少,除设备选型受限制等原因外,研究工作也很不够.现在王玉浚同志介绍了国内外的一些情况,我们希望其他的同志总结经验、提出看法,更希望有条件的设计院在设计大型和特大型矿井时,做个分区开拓方案参加技术经济比较,供选择最优开拓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庞庄煤矿通过优化采区设计,加快新区开拓和老区收缩,简化矿井运输环节,不断优化矿井生产布局,合理集中生产,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经验与做法。  相似文献   

11.
高峰 《煤炭工程》2020,52(6):43-47
为了合理确定固贤煤矿工业场地位置和井田开拓方案,根据固贤煤矿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采煤方法以及地面外部建设条件等因素,本着合理开发、简化开拓系统、减少井巷工程量、保证矿井生产采区正常接替等原则,提出了田家会场地和官荘村场地2个工业场地选址方案,并详细分析了两个工业场地优缺点,最终确定田家会场地为矿井工业场地,并在田家会工业场地的基础上提出采用 “斜立混合开拓+无轨运输”的井田开拓方案。结果表明,该井田开拓方式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使得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促进了科学、均衡生产,为煤矿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吴效良 《中国煤炭》1995,(3):9-11,4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采煤设计工作者在吸收消化国外大型井工矿分区开拓经验的基础上,在一些大型井工矿进行分区开拓的设计实践,采用集中提煤,分区提矸、通风和升降人员。本文是作者在潞安矿区屯留矿(6.00Mt/y)设计中,对该矿各主要环节提出的一些探索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济宁三号矿井开拓设计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济宁三号矿井煤层赋存特点,该矿井开拓设计采用分区竖井开拓;井口位置选择在初期开采条件最好的地段;利用中央风井加快矿井建设速度;沿煤层倾斜布置大巷;倾斜(走向)长壁式开采。  相似文献   

14.
生产矿井开拓系统改造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矿井开拓系统改造回顾与展望煤炭部生产协调司燕明春(北京)矿井开拓系统具有相对稳定性。但随着矿井采区、水平的接替,生产的合理集中,装备水平的提高,在一定时期内,矿井开拓系统要加以改造,因而矿井开拓系统又具有可变性。而这种可变性主要集中体现在矿井开拓...  相似文献   

15.
通过改革开拓布局,优化巷道布置,合理加大采区及工作面参数,推行支护技术改革以及实施国产综采设备的大功率配套,矿井生产系统完善改造和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等,实现“双高”矿井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充分吸收潘谢矿区开发建设经验及深入分析井田煤层赋存特点的基础上 ,设计采用了立井分区开拓、分区通风 ,上、下山布置 ,倾斜 (走向 )长壁开采 ,主井装载硐室上提等适合本矿井具体条件的开拓系统 ,取得了工程量小 ,建井工期短 ,投资省等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7.
綦宗良  付胜辉 《煤炭技术》2003,22(Z1):20-21
1矿井简要概况 鸡西矿务局杏花煤矿开拓方式为立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现共有4个采区,其中有3个生产采区(东采、西采、西二)和1个准备采区(东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20 t/a.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成庄矿井开拓布置的修改,论述了矿井分区集中开采的开拓方式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开发建设的矿井,由于不断加大设计创新力度,采取分区开拓、分区通风、煤与瓦斯共采等先进科学的设计理论,从而使建井工期、达产工期大为缩短,工作面单产水平大幅提升,安全生产状况大为改观,形成了一套适合淮南矿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快速建井及高产高效核心技术体系,取得了明显效果,从而为淮南矿区复杂地质条件下深部高瓦斯煤层群安全开采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储备和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0.
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开拓运输系统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输系统是矿山生产和建设的重要环节,选择技术经济合理的开拓运输系统直接关系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胜利煤田东二号露天煤矿矿建初期的实际情况,应用系统优化理论对开拓运输系统进行了优化,通过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开拓运输系统方案,即采用在采场中部留桥的方式布置开拓运输系统.通过该方案的施工,极大地节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