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浇析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森林防火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前提是要控制资源消耗,认真保护森林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及时、准确地消除森林灾害(主要包括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及森林气象灾害等)。其中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资源的重要因子,本文着重从森林防火管理、防火措施等方面作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任晓莉 《电子设计工程》2012,20(22):114-116
为了监测森林火险因子和着火点,并及时预防和消灭火灾,提出了基于ZigBee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设计,系统由信息采集、无线收发、火灾监控功能模块组成。系统采用烟雾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风力传感器采集各林区的环境参数信息,基于JN5139无线微控制器实现无线通信功能,并对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参数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监控中心根据分析结果实现火险预报、火情监测、应急预案功能。基于ZigBee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林区环境参数信息,从而及时地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或高效地实施火灾救援工作。  相似文献   

3.
无线电通信在我国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森林防火重视程度的提高,林区防火工作的无线电通信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防火通信频率受干扰的情况也不断出现。那么,及时查处干扰森林防火频率的干扰源,确保  相似文献   

4.
针对森林火灾监测,基于物联网技术通过对火灾发生时周围环境的变化进行探测,可使管理人员及时知道火灾发生的范围和方位。通过温湿度、PM2.5、CO2、光照等传感器采集周围环境数据传入到STC12C5A60S2单片机中,根据各种环境数据的范围进行逻辑分析,从而判断出周围环境是否发生火灾,以确定是否需要启用报警装置通知管理人员进行救援。经测试,该系统结构简单、可靠,能对森林火灾进行判断,能及时启用报警装置。  相似文献   

5.
森林火灾作为林业灾害中对经济、环境及社会的发展影响范围最广和破坏性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森林火灾发生后的消息分发问题对于火灾的救援工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何帮助消防部门及时有效地通知消防救援力量快速到达事故地点,及时扑灭火灾、缓解灾情是当前消防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传统的消息分发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的需要。为了提高消防部门的人员调度效率,文章针对森火灾的灭火现状及业务需求,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思想,基于C/S架构模式,使用了Socket通信技术来进行服务器与移动客户端的信息交互,使用了C#语言、JAVA语言等程序开发语言,使用了Android平台来实现移动客户端系统,使用了SQL Server和SQLite数据库来进行数据存储,实现了森林火灾的人员调度系统。  相似文献   

6.
按照《国家森林防火应急预案》的要求,由国家林业局负责森林火灾扑救指挥的应急通信保障。为满足全国各重点林区对扑火应急通信的需求,确保一旦发生火灾,可快速建立火场扑火前指与国家及省级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的卫星通信链路,实现高速网络、IP语音、高清视频通信。2013年1月17-18日,  相似文献   

7.
扑救大型火灾的通信设施准备及频率配置辽宁省无委办李东科大型火灾危害巨大,一旦发生,必须及时扑救。同时,大型火灾的诱发因素也很多,必须调动诸多方面的力量联合作战。这种联合作战的能力,除了加强日常训练,有关各方充分了解“预案”,形成默契外,更重要的是现场...  相似文献   

8.
伴随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聚集,加之众多复杂的客观、人为、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春节期间火灾的危害与防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风险意识的增强,借助于MATLAB计算软件,运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马尔可夫理论的建模方法,分析全国31个地区的火灾严重性状态,并由转移概率矩阵和马氏链的基本方程预测出未来各地区火灾的危害程度。相对传统的预测模型,其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不仅为消防部门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和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春节期间火灾的发生率,同时也有助于增强消防意识,加大消防投入,以期达到有效的控制和预防春节期间火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我们处在一个电气化的时代,随处可见一座座高楼和各式各样的用电器,各种电缆纵横交错,老化、漏电和违规使用电器都是引发电气火灾的隐患。由于电气火灾具有发生频率高、发生时间和地点随机、危害特别大等特点,国家消防局陆续制定和修改了多项政策法规,对一些高层建筑强制安装电气防火设备,电气火灾监控系统面临着巨大的商机。目前,我国总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 2019–2020 年发生了大规模的森林火灾, 本次火灾在六个月的时间内烧毁了超过 800 万公顷的桉树 林。利用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 (EMI) 对澳大利亚火灾期间的 NO2 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 2019 年 11 月, 澳大利亚东南区域的 NO2 浓度及分布相比往年同期, 出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同时具体针对澳大利亚两大国家 公园的火灾, 研究了 NO2 相对浓度的频率分布与火灾程度和频次的关系, 发现这两个地点 2019 年 11 月 NO2 的相对 浓度频率也出现了明显的增高, 表明森林火灾是导致部分区域 NO2 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本工作的开展也证明了 EMI 在重大污染事件监测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方刚  叶柏松  杜玉改 《红外》2017,38(2):32-38
针对当前森林火灾实时预警困难的问题,分 析了碲镉汞(Mercury Cadmium Telluride, MCT)单元红外探测器 用于森林防火领域的可行性。利用MCT红外探测器灵敏度 高、功耗小、成本低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MCT单元探测器的全方位 扫描式森林防火预警系统。该系统由太阳能和风能提供电源,并由红外 探测器实现对森林火灾中红外辐射信号的采集、放大、处理和成图;通 过RS485总线和GPRS方式实时向上位机监测中心发送数据信息。当出现火情 时,该系统能够及时向森林消防人员发送预警信息,因此可起到及时将火灾消灭在 萌芽阶段的作用。本文系统可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下提供全天候、稳 定可靠的森林火灾预警服务。  相似文献   

12.
无线电通信在我国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森林防火重视程度的提高,林区防火工作的无线电通信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防火通信频率受干扰的情况也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13.
森林防火监控系统中通过运用无线微波方式进行视频信号的传输,可实现画面的高清晰度和实时性,能够及早发现和预防火灾的发生,对国家森林资源的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施建明 《信息技术》2005,29(8):159-160
无线电通讯在森林放火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现火情以后,能否及时通报;在扑救森林火灾过程中,能否得到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关键在于无线电通信。过去由于通讯工作落后,设在高山上的电台发现火情后,不能及时通报,不知贻误了多少时机,损失了多少森林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在一九七九年前的十八年间,平均每年因森林火灾烧毁林地面积三十五万亩。  相似文献   

15.
王芳 《卫星与网络》2008,(10):44-49
森林火灾是当今世界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公共危机事件之一,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近几年来,由于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出现、林区经济社会活动日益增多、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重特大森林火灾及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将处于森林火灾的高发期,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一种基于嵌入式的火灾检测系统,通过应用无线技术和嵌入式技术设计火灾检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地采集火灾因子,并采用无线通信和路由传输的方式将数据传输到处理器中,进而生成火灾决策和预警。互联网以及手机监测中心可以采用无线通信方法及时地获取预警信息和环境参数,根据所监测的烟尘、大气压、温度以及相对湿度等信息来综合分析森林环境状况,进而有效地预报火灾,避免森林火灾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近年呈下降的趋势,其中人工采伐是重要的原因,但是也不能忽略火灾对森林造成的影响。为了降低火灾对森林的破坏,有必要建立起一个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以此来保证森林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与国家的发展,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各种危险场所不可避免的火灾频繁出现,本设计主要针对消防智能技术的制作与研究,小车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来实现及时防范火灾和灭火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能作为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非常高,电能的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同时,因为电气路线而发生电气火灾的频率也在不断提高,给经济社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电气火灾的频繁发生说明了我国在电气火灾的预防方面做的还不够好,本文围绕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和预测电气火灾的发生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针对传统森林火灾监测方式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森林火灾监测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采用了 ZigBee 技术与 GPRS 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添加了消防员随身携带的移动节点部分,可实现对森林环境数据和消防员的脉搏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数据的采集,在提高了森林火灾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的同时,也加强了对消防员的人身安全保障.并且给出了终端节点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