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流型对电容含水率计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庄海军  吴世旗 《测井技术》1997,21(6):409-412
根据集流型流体电容含水率计的测量原理,按照模拟井实验结果,分析了流型对集流型流体电容含水率计响应的影响。在油水两相的情况下,电容含水率计环形测量空间内流型同样可以分为乳状流、泡沫流、段塞流和泡状流。乳状流时,总电容值小,含水率计响应相对于含水率和流量的变化率也小;泡沫流时,含水率计响应相对于含水率和流量的变化率较大;段塞流时,含水率计响应相对于含水率和流量的变化率很大;泡沫流时,总电容值大,而含水  相似文献   

2.
低流量井电容含水率计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低产液井电容含水率计测量原理;系统分析了在不同流型下.集流型流体电容含水率计的响应特点;在模拟井中,通过不同型号仪器的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统一的归一化刻度图版。经过实际应用结果检验,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产液剖面连续测井仪 工作原理及特点: 仪器主要由连续流量计、含水率计、多功能集流器组成,通过测量流体的流动阻力损失确定流体流量,利用油/水的导电性差异识别含水率。  相似文献   

4.
电容法测量含水率原理及其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容法是测量生产井产液含水率的一种主要方法。按其传感器的测量方式可分为环空式和取样式两种,环空式用于连续测量或点测,取样式用于点测。大庆油田应用的69型找水仪是采用环空式传感器进行集流点测,73型找水仪是采用取样式传感器进行集流点测,引进的含水率计是采用环空式传感器连续测量。实验室校验和现场应用表明,取样式的分辨能力符合要求,而环空式的分辨能力低,在高合水时甚至失去分辨能力。本文试图从探讨电容法的方法原理入手,讨论影响分辨能力的因素及应用效果。由于油水两相流滑动的影响,传感器实测的是视含水率,经过校正才能得到含水率。  相似文献   

5.
前言传统的产出剖面测井,国内经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系列集流和非集流方式的测井仪器。集流型仪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量低的层位解释不准;非集流型仪器由于受流态影响,在油水两相流动条件下资料解释的可信度很低,三相流动条件下更是无法解释。产出剖面测井存在的主要矛盾是流态对测量的影响,在高斜度和水平井中,重力分离矛盾更为突出。改变以往的测量理念,发展能描述流态特证的传感器,使传感器微型化,缩小探测范围,仅判断油、气和水的分布和各相流速,使用阵列技术使持率和流速可视化。  相似文献   

6.
HDC集流法产液剖面测井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液剖面测井能够提供井下各相流体的分层产量、持水率等参数。针对油田开发后期抽油井过环空产液剖面测井中存在着流量与持水率测量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集流法产液剖面测井技术。HDC集流法产液剖面测井仪采用涡轮流量计和持水率计一体化设计,金属伞封隔流道,实现流量与持水率2个参数的同时测量。集流测井提高了井筒中流体流速,减小了各相流体间的滑脱速度,改善了流体混合均匀程度,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测井资料的质量和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7.
大庆油田产出剖面测井技术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总结了在大庆油田已工业化应用的主要产出剖面测井技术和仪器,对一些技术作了较详细的介绍:适用于低产液量测量的、经优化设计和低流量区间分段刻度的涡轮流量计,电容法过流式含水率计,以及流量测量下限很低、油水分辨率较高的多电极分离式低产液测井仪;适于高含水产出剖面测量的阻抗/电导式含水率计;对特低和特高含水率测量性能良好的同轴电磁波相位含水率计;以低能光子吸收法测量三相流持率和平均密度为核心的三相流测井技术;五参数组合测井技术;产出剖面连续测井技术;针对聚合物驱特点的流体取样技术;建立了误差传递函数的产出剖面两相流测井资料优化解释技术等.简要介绍了新技术研发情况.  相似文献   

8.
李沁泽  刘军锋  高峰  戴月祥  彭威水 《测井技术》2021,45(4):405-410,430
水平井油水两相在井筒中的流动和分布状态与垂直井有极大不同,为解决水平井多相流测量难题,普遍采用阵列式传感器在井筒径向截面上测量流体的持水率和流速信息.由于中国陆地油田产量低、含水率范围广,亟需进行阵列式传感器测井仪的适用性研究.基于模拟实验装置,采用电容阵列、电阻阵列和改进型涡轮阵列仪器进行水平井油水两相不同流量不同含水率的模拟测量;利用采集的实验数据,求取阵列涡轮中各涡轮的响应系数,建立流速响应数学模型,得到各涡轮附近的局部流速;分析电容阵列和电阻阵列的响应特征,求取局部持水率,采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求取平均持水率.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基于阵列涡轮和阵列持率仪的分层流解释模型,该模型对水平井油水两相的流量解释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阻抗式含水率计及其应用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胡金海 ,刘兴斌 ,张玉辉 ,周家强等 .阻抗式含水率计及其应用 .测井技术 ,1999,2 3(增刊 ) :5 11~ 5 14阻抗式含水率计是通过测量流体的电导率间接测量井下油水两相流的含水率。该仪器采用集流的测量方式 ,可以进行定点随时间连续测量。仪器在模拟井的标定精度为 3%。介绍了该仪器的测量原理 ,并对该仪器在模拟井及现场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该仪器的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表明 ,仪器具有较好的工作稳定性、重复性及一致性 ,测量结果可靠 ,能为油水两相油井的动态监测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油气水三相流条件下产液剖面测井问题,在大庆油田多相流模拟实验装置上进行三相流条件下阻抗式含水率计的响应规律实验,考察气相介入对伞集流涡轮流量计及阻抗式含水率计流量和含水率测量的影响,得到油气水三相流情况下涡流流量计及阻抗含水率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气相介入对伞集流涡轮流量计及阻抗含水率计测量液相流量和含水率有较大影响,使流量测量值偏高,含水率测量值偏低;液相流量越低,二者测量值误差越大。给出了2口井现场测井实例,为现场测井工程师在生产测井中产气井的测试提供借鉴。为进一步提高油气水三相流条件下的产出剖面测井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种同种测量流量和含水率的电导式传感器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介绍了一种可同时测量油水两相流流量和含水率的电导式传感器的结构,该传感器由6个圆环形不锈钢镶嵌在绝缘的管道内壁上构成,流量是通过对传感器内上下游检测电极对所检测到的流体流动噪声进行互相关运算来获取的。含水率是通过油/水混合相的电导与其中水相的电导相比来获取的,对传感器测量流量和含水率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对电导式传感器在多相流模拟井上的流量测量和含水率测量的动态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动态实验表明,该传感器能在油水两相流中同时测量流量和含水率。  相似文献   

12.
根据电容法持水率仪的测量原理,分析了常规含水率校正方法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提出用定点测量的电容持水率计的平均读数来确定持率,再转换成含水率的方法,实验证明,确定含水率的这种新方法降低了含水率校正误差,提高了产液剖面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3.
低速、泡状油水两相介质在流过同轴阵列电容含水率传感器的环形空间时,会增加或减少带绝缘层的内电极上油相滞留层的厚度。根据这一机理和一些假设,建立了一个新的含水率检测理论模型。该模型揭示了同轴阵列电容含水率传感器输出信号频率与含水率间为复杂的对数关系,并与流体的流量、黏度、温度、电容传感器绝缘层材料、传感器结构等有关。同轴阵列电容含水率传感器的特性实验和实验条件下的理论计算表明,在含水率大于50%的情况下,含水率绝对误差很小,标准差为1.4%。这表明在内电极绝缘层上滞留的油层厚度的增减遵从指数变化规律,依此建立的含水率模型具有高含水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倪莉  刘兴斌  胡金海 《测井技术》2009,33(3):204-207
生产测井动态监测中水平井受井身结构、井简流动状态、重力影响等因素影响使得流动介质分布、速度分布、流体的流型、流速削面、油水的分布状态等与垂直井有很大的不同.设计了小管径多相流实验装置,实验介质是柴油和水,设置了分别为3~60 m3/d的10种流量,含水率变化范围10%~100%;分别为85°、88°、90°、92°、95°等近水平状态下的5个角度对阻抗传感器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流量大于10 m3/d时的流型是分相的泡状流,阻抗的相埘响应不受角度的影响,响应规律与垂直井类似;流量低于10 m3/d时的流型是层流,阻抗的相对响应同时受到流量、含水率、角度的影响,在同一角度下受流量和含水率的影响;受油水滑脱现象影响.低流量下的相对响应高于高流量的,持水率高于含水率;受角度的影响,在90°、92°、95°时输出的相对响应出现了向下的趋势,85°、88°时输出的相对响应出现了向上的趋势.实验传感器是仪器短节,排除了集流伞漏失对流体流型的影响,完全反映流体在传感器内流道的真实流动状态,高速摄像机记录了流体随流量和含水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评价铅直气液两相管流的压差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家琅  韩洪升 《石油学报》1991,12(4):120-126
本义研究了大庆油田500井次的自喷油井实测生产资料,检验和评价了丹斯-若斯等八种铅直气液两相管流的压差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不同含水率和不同生产油气比的情况下,以奥齐思泽斯基的方法最佳.但是在不同的低、中、高含水率及低、中生产油气比下,又各有其最佳的计算方法.例如在低含水率和低生产油气比的情况下,最好采用阻力系数法;在低含水率和中生产油气比的情况下,丹斯-若斯方法最佳;在中含水率和低生产油气比的情况下,阻力系数法最佳;在中含水率和中生产油气比的情况下,流动型态法最佳;在高含水率和低生产油气比的情况下,阿济兹-戈威尔-福格拉锡方法最佳;在高含水率和中生产油气比的情况下,奥齐思泽斯基方法最佳,以上结果可供设计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电容式含水率计安装方式与测量误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电容式含水率计在油井高含水段 (6 0 %~ 10 0 % )的分辨率低的问题 ,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由理论分析知 ,电容式含水率计在高含水段分辨率低的原因是含量较低的油相被含量较高且导电良好的水相屏蔽所致 ,因此 ,通过水平安装电容式含水率计 ,使高含水原油水平流过含水电极 ,油水两相中含量较低的油相在重力作用下会形成一定程度的连续相 ,从而提高含水率计高含水段的分辨率。试验结果对于提高原油含水测量精度 ,降低油井计量成本 ,提高油井动态监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V”����׶ʽ������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孙延祚 《天然气工业》2004,24(3):105-110
按照2003年3月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执行的ISO 5167最新国际标准的要求,孔板和文丘里管上游要求更长的直管段,“V”型内锥式流量计将取代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等流量计。介绍了新一代的差压式流量计——“V”型内锥式(VNZ)流量计的工作原理、结构、整机系统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对它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流量计抗污染能力强,工作稳定,可解决湿气体流量测量和焦炉煤气测量的难题;还可有效完成对低静压、低流速流体的测量。因此适用于天然气、煤气、供热蒸气、污水等介质以及环境监测工程中的流量计量。还报道了该流量计的典型应用和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华北油田雁翎潜山油藏通过注氮气在油藏顶部形成次生气顶,在气驱、重力分异作用下形成了2个流体界面(气油界面、油水界面)和3个流体分布带(人工气顶、含油富集带、水淹带)。顶部受效井井筒内气、油、水三相共存。为使油井正常生产,在原井存在永久封隔器的基础上开展了悬挂尾管开采的采油工艺试验,但效果较差。从生产实践、理论分析等方面探讨前期注氮气采油工艺的特点及存在问题,认为:油井生产过程中后期产层气液同出不可避免,由于氮气难以与原油混相,气体一旦进入井筒,则很快占据液流通道,使油井只出气不出液,且井口、套管和输油管线高压生产,存在安全隐患,顶部油井均被迫关井。为解决非混相垂直管流条件下油井生产问题,依据“U"型管压力平衡原理,开展了双管控气采油工艺研究,通过进行管柱优化,实现了气液分流、控气采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