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戴明龙  黄燕  李中平 《人民长江》2008,39(17):58-60
湖北大畈核电厂址上游已建及规划的中型水库共有7座,众水库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溃坝后,洪水波不但沿河道演进,还继续在富水水库库区内演进,较为特殊.采用溃坝水力学和河道水力学公式,对这些水库溃坝后的洪水波进行了演进计算,并与影响厂址防洪安全的洪水事件进行组合,分析了溃坝对厂址处的水位影响,为工程可研阶段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2.
湖北大畈核电厂址上游已建及规划中的中型水库共有7座,众水库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如发生溃坝后洪水波不但沿河道演进还继续在富水水库库区内演进,危害严重。采用溃坝水力学和河道水力学公式对溃坝后的洪水波进行演进计算,并与影响厂址防洪安全性的洪水事件进行组合,分析了溃坝对厂址处的影响,为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区洪峰流量模比系数综合频率曲线法是无资料地区进行设计洪水计算的一种常用方法,在小河沟设计洪水的推求以及水利工程设计中起到了非常有益的补充作用,是研究区域洪水成因的重要手段。结合设计实例及经验谈一下体会,供内业人士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4.
对大桑水电站上、下厂址砂层土样的物理性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现场标准贯入试验、室内动强度试验等对上、下厂址砂层土样进行了设计地震条件下的液化分析。分析表明,本工程厂址砂层在地震烈度为Ⅶ度时不液化,在地震烈度为Ⅷ度时属液化土层。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位于嘉陵江中游左岸阶地上某工程厂址的防洪安全,对厂址流域的可能最大暴雨(PMP)进行研究,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厂址上游有两个对径流有重大调蓄作用的已建水库(碧口、宝珠寺)以及一个规划中的电站水库(亭子口),因此,PMP的地区组成问题是研究厂址防洪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把“81·7”暴雨移置到设计流域中心,计算厂址以上碧口、宝珠寺和亭子口3个区域相应的暴雨,从而得出厂址流域可能最大暴雨的地区组成。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在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国湾水电站顶可研阶段勘察设计中,采用成本低、工期短和见效快的适用、有效、经济的物探技术方法,初步查明了坝址区、厂址区和左岸二级阶地等部位的覆盖层厚度及坝、厂址区之间断层破碎带的发育情况,为该电站坝型坝线选择及水工枢纽布置设计提供了物探成果地质解释资料,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可靠成果,可在国内外类似工程的工程地质勘察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典型滨海核电厂厂址防洪安全,采用MIKE21软件模拟外海高潮位顶托条件下可能最大洪水和1 000年一遇洪水的演进过程,分析了厂址北侧排洪通道上所建大件桥梁对洪水的阻水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桥梁的阻水作用,核电厂的防洪安全主要受降雨所引起的厂址上游小流域洪峰强度的控制,即使在设计基准洪水位和潮位叠加可能最大降雨洪水情景下,核电厂主厂区也不受水淹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法,对渭干河流域枯水期不同时段洪峰、洪量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各个时段的设计洪水和设计洪水过程线进行计算,得出克孜尔水库枯水期洪峰流量及时段(1日、3日、5日)统计参数分析计算成果,为克孜尔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一维非恒定流数字模型,通过对上游洪峰流量与下游潮位分级组合计算,分析了上游洪峰流量大小和下游潮位高低对灵江干流沿程洪水位的影响,据此,在一期工程规划工况灵江干流泄洪计算中,提出了兼顾上下游设计标准的计算方案,从而给出较为合理的堤防设计高水位。  相似文献   

10.
<延安地区实用水文手册>自编制使用以来,为延安市各部门工程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通过水文站实测年最大流量系列所计算的设计洪峰流量,对<手册>中介绍的方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进行了检验,得出的结论是:用现行<手册>中的综合经验公式计算出的设计洪峰流量与实际值误差较大,已不能满足社会各部门的需求,需要对<延安地区实用水文手册>进行重新编制.  相似文献   

11.
流道喷涂技术能有效提高水泵过流部件抗磨损能力并降低水力损失,但其对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并不明确。本文采用试验的方法,对一双吸离心泵流道喷涂前后的压力脉动进行同台测试,并分析了混频幅值和频谱特性。结果表明:流道喷涂处理降低了流道粗糙度,减小了水力损失,提高了效率,但同时也改变了水泵固有的压力脉动特性。对于吸水室,喷涂处理缩小了压力脉动稳定区的范围,使小流量工况区的压力脉动峰峰值达到喷涂处理前的2.8倍,加剧了水泵在小流量工况下运行的不稳定性。对于压水室,喷涂处理使靠近隔舌区域在小流量区的压力脉动明显增加,使远离隔舌区域在大流量区的压力脉动增加。而在设计流量区域,喷涂对各个位置压力脉动影响不明显。为了使喷涂技术发挥综合效果,保证水泵运行稳定,应该尽量避免喷涂后的水泵在偏离设计流量工况运行,特别是严格避免水泵在低于0.75倍设计流量工况运行。  相似文献   

12.
红山水库位于处于水磨河的出山口处,是阜康市的一座以灌溉和防洪为主的综合性拦河骨干水库工程,通过收集相邻流域水文站的资料运用地区洪峰流量模比系数综合频率曲线法计算不同频率设计洪峰流量,运用适线法计算不同频率设计洪量。  相似文献   

13.
2012年8月4日营口地区大清河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望宝山水文站测得历史记载的最大洪峰流量.本文分别采取中泓浮标及比降面积法,再次对该最大洪峰流量进行了验证,同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农田沟塘组合工程可有效缓解农业水旱灾害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评估农田沟塘组合工程的滞涝效应,采用模型模拟的方法估算流量峰值消减率和流量峰值延时率两个评估指标,以表征流量峰值的消减作用和峰值发生时间的延迟效应。融合改进SCS曲线数法和Gamma方程构建的排水输泄量模型准确地模拟了沟道排水和沟塘组合条件下的排水流量过程,模拟结果的统计参数NSE和R2均大于0.94。流量峰值消减率和流量峰值延时率受堰宽(Lw)、堰深与堰宽之比(Rdw)及塘堰与排区的面积比(Ksp)三参数的影响。流量峰值消减率和流量峰值延时率均随Ksp增加和Lw减少而增加,两者受Rdw的影响较小;60%流量峰值消减率和85%流量峰值延时率的变化量均源于Ksp和Lw两参数,Ksp的影响强于Lw。三参数在流量峰值消减率和流量峰值延时率的影响上存在交互作用,调整Ksp和Lw可使农田沟塘组合工程消减70%的流量峰值或延迟5倍的流量峰值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影响堰塞坝溃坝洪水的主要因素制定室内水槽试验方案,分析入库流量、坝体物质组成、坝后坡度、坝顶长度及开槽宽度等5种因素对堰塞坝溃坝洪水的影响,采用水位计量测坝前库水位,根据水库水量动态平衡方程计算溃口下泄流量,通过对各种影响因素不同工况下的溃口流量过程线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规律如下:堰塞坝的入库流量和坝后坡度与最大洪峰流量正相关,与峰现时间反相关;坝体粗沙含量及坝顶长度与最大洪峰流量反相关,与峰现时间正相关;坝顶开槽宽度与最大洪峰流量及峰现时间反相关。  相似文献   

16.
利用湟水下游控制站实测和调查历史大洪水资料,对湟水干流民和段设计洪水进行了分析计算,提供了设计洪峰流量。为民和县及下游地区进行防洪决策、抗洪抢险、制定防洪规划和城镇发展布局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西藏稀缺资料地区洪峰流量推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峰流量是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重要依据,对水利工程的投资规模和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西藏地区主要水文测站实测洪峰流量(Instantaneous Peak Flow,简称:IPF)资料稀缺,而按水位计算整编的日径流资料(Mean Daily Flow,简称:MDF)相对较多。通过构建实测资料时段的洪峰流量与对应日平均流量间的函数关系,基于长序列的日径流资料估算洪峰流量,延长洪峰流量序列,为设计洪水提供数据支撑。研究结果表明:(1)西藏地区主要水文测站IPF~MDF函数关系稳定,利用这种函数关系由实测MDF推求的IPF误差均在10%以内,且延长后的IPF序列频率分析计算结果更加合理;(2)对于实测MDF序列缺乏的测站,可以通过气象资料驱动HIMS系统水文模块(Hydro Informatic Modeling Systerm)拓展MDF序列,在此基础上推求IPF序列。基于HIMS系统水文模块对西藏三条典型河流(年楚河、拉萨河和尼洋河)的日径流序列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对日径流整体过程与高流量值的模拟效果均良好。进而利用模型延长的MDF序列以及构建的IPF~MDF函数关系拓展了西藏三条典型河流2000年-2010年间的IPF序列。  相似文献   

18.
尼尔基水利枢纽不仅对齐齐哈尔市城区和大庆地区以及尼尔基~齐齐哈尔市沿江两岸地区的防洪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嫩江下游和哈尔滨市的防洪作用也十分显著。因此,修建尼尔基水利枢纽,形成以堤防为基础,水库为骨干的防洪体系,是嫩江、松花江防洪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9.
三峡电站调峰流量对航运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三峡—枝城河道的地形特征,建立一维非恒定流模型.在三峡电站预先给定的航运约束条件下,计算电站下游的非恒定流对航运的影响并对若干调峰流量过程曲线进行分析,找出满足航运要求的调峰曲线.提出可调整葛洲坝的库容水位关系,对三峡调峰流量进行反调节,削峰填谷,以满足航运要求.  相似文献   

20.
根据洪水波的运动规律,以乌鲁木齐河各水文站收集的实测洪水、气象等资料为依据,对河流流出山口以后山前区河流洪水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建立上下游的洪峰流量、传播时间的相关关系,为河流下游水利工程、城市防洪提供决策的依据,为其他河流出山口以后无资料地区的公路和桥梁建设提供科学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