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武汉地区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现状,包括经消弧线圈接地、小电阻接地及不接地方式。在电力系统中,应根据配电网的绝缘水平,电网电容电流的大小选择不同的接地方式。对于以电缆线路为主的城市栩电网,电容电流超过100A时,中性点应以低电阻接地方式为宜。以架空线为主的配电网,一般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对一些重要枢纽变电站,运行方式变化频繁,中性点与电容电流超过50A时,应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2.
10 kV配电网中性点两种接地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顺桂 《广东电力》1999,12(6):14-15
分析了10kV配电网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及经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接地配小电流微机选线装置切除单相接地故障的可靠性和供电可靠性。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对于全电缆配电网,宜选择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对于混合网,如果架空线所占比例较大,宜采用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接地配微机选线装置。  相似文献   

3.
消弧线圈在配电网的应用及其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符信勇  万军彪 《江西电力》2004,28(2):4-7,18
随着电网不断发展,电缆使用增多,电网单相对地电容和接地电流随之增大。通过比较配电网中性点的几种接地方式,分析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可以限制接地短路电流的工作原理,提出选择消弧线圈的基’本要求,介绍了消弧线圈自动调谐装置在部分电网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中低压配电网络采用电缆代替了以往的架空线路,使得线路的电容电流急剧上升,造成了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电容电流过大,故障点电弧不能自动熄灭,极易产生间隙性弧光过电压,威胁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因此,越来越多的中低压配电网络开始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或电阻接地方式。本文就配电网络的这两种接地方式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自动调谐消弧线圈并联中电阻及其接地选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蓉 《上海电力》2005,18(6):633-636
随着近几年城市电网的快速发展及扩容,配电网大量采用电缆、绝缘线和中压环网设备,导致系统的电容电流迅速增长。分析了10kV配电网中性点经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特点及目前常用的接地选线方式。介绍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并联中电阻的单相接地选线方法,并阐述了采用该方法选线的准确性及在实际运行中获得的良好效果,证明它是确保电网设备安全运行的一种值得尝试的接地选线方法。  相似文献   

6.
市南电网中,电缆线路不断增多,使系统电容电流快速增长。市南电网原采用的中性点不接地及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已有必要适时作出调整。结合上海市南电网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中性点接地方式由消弧线圈接地调整为小电阻接地的基本判据,作为指导基建和改造的变电站中性点采用何种接地方式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城区配电网中压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分析了凯里城区配电网中压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和运行实际 ,得出电缆线路大量使用的中压配电网采用自动调容或消弧线圈配小电流接地选择保护和电缆故障定位仪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1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提出 过去我国电厂35kV及以下系统和城市、农村电网一律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大城市城区配电网,大中型工矿企业配电网、中小型发电机电压直配电网、大型火力发电厂的厂用电系统等均以电缆供电为主,大量的电缆馈线使得配电网内的电容电流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9.
我国6-10kV配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大多为绝缘的或经消弧线圈接地,近几年,随着城市电缆增多,一些地方采用了小电阻(例如10-16Ω)接地,人们难免要问:正常运行时,小电阻接地方式下,中性点偏移是多少?电阻上的电流是多少?此电流对始温升极发值影响大否?等等。本利用消弧线圈的理论计算公式推导结果和实际测量结果证实:采用消弧线圈对中性点偏移有5倍10倍乃至15倍的放大作用;采用高电阻接地方式,远比中  相似文献   

10.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配电网采用架空线接线或电缆接线,使非有效接地方式的具体应用有时变的十分不合理,不仅没有提高供电可靠性,反而扩大了事故。分析了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及中性点经高阻接地的接线方式、参数、正常运行及单相接地运行的电容电流、短路电流及各种过电压。提出接地电容电流小于允许值时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架空线路系统,接地电容电流从允许值到100 A是适用于中性点接消弧线圈系统,接地电容电流大于100 A时应采用中性点接高阻系统。该方案可充分发挥非有效接地系统的优越性,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在电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配电网采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和小电流接地各种不同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作了比较。针对35kV,10kV不接地系统易出现弧光接地过电压以及老式消弧线圈的固定分级调档满足不了系统频繁变化时随时调谐需要的缺点,提出采用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的方法,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经验,阐述了自动跟踪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优越性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瞬时并联小电阻接地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韩静  徐丽杰 《高电压技术》2005,31(1):38-39,52
从配电网供电的安全可靠性、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水平、继电保护的选择性和灵敏性以及对通信系统的干扰等方面,综合说明了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瞬时并联小电阻的接地方式可充分发挥消弧线圈和小电阻接地方式的优点,建议在配电网中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瞬时并联小电阻的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3.
针对配电网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接地方式——消弧线圈并联选线电阻接地,分析其运行原理和选线电阻选择的依据,利用电磁暂态计算软件(the alternative transients program,ATP)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消弧线圈并联选线电阻的接地方式能较好地避开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适于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混杂的配电网。  相似文献   

14.
10kV中压电网中性点谐振接地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城市电网的发展,变电站10kV出线中电缆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导致10kV系统的电容电流越来越大,远远超过了规程规定的10A(10kV为架空线和电缆线混合的系统)。因此需要在10kV中压电网中采用中性点谐振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理想的消弧线圈能实时监测电网电容电流的大小,在正常运行时电抗值很大,相当于中性点不接地,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能在极短时间内自动调节电抗值完全补偿电容电流,使接地点残流的基波无功分量为零。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基本能实现上述功能,技术现已相当成熟,能将接地故障电流限制在允许范围内,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西安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配电网系统经消弧线圈接地、经小电阻接地和中性点不接地3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建议在电缆占主导地位的西安城市配电网中,中性点接地宜采用小电阻接地模式,并指出了采用该种接地方式的理论依据和保护配置要求及功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配电网电缆线路增多,消弧线圈接地方式难以有效熄灭接地电弧,且电缆线路故障多为永久性故障,带故障运行易引起事故扩大。对沈阳地区66 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将中性点接地方式改造为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接地。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接地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无锡新区10kV配电网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欣疆 《电工技术》2001,(9):9-10
1无锡新区10kV配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的确定 1.1现状 目前,无锡城区10kV配电网为架空与电缆并存的混合型网络,中性点大都采用了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1998年制定的<无锡供电局110kV及以下变电所典型设计技术规定(暂行)>文件中也明确提出了市中心的变电所10kV系统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且在具体设计中都考虑配套使用了自动跟踪接地补偿装置及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  相似文献   

18.
城市配电网中主要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和经小电阻这2种接地方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增加了微机控制的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即为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亦称自动调谐消弧线圈)后,在单相接地时配电网的对地电容电流能得到快速而有效的补偿,从而使接地点故障电流大大减小,并且也解决了电抗接地时可能带来的谐振问题,配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有了明显提高。 下面就这2种接地方式对系统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1 对供电可靠率的影响 (1) 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接地时快速而有效地响应可以使瞬间性接地故障自动消除,从而减少了跳闸次数,提高了供电可靠…  相似文献   

19.
10kV配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方式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通过分析10kV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电阻接地三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的接地方式.该方式主要由自动调谐消弧线圈、自动投切电阻器和控制器等组成,既能充分发挥消弧线圈补偿电容电流、提高单相接地故障自恢复概率的作用,又能利用并联电阻抑制过电压和实现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计算分析表明,采用该接地方式时,如运用零序电流有功分量或增量比较法,可对过渡电阻为3000Ω及以下的单相永久接地故障实现准确选线.  相似文献   

20.
2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目前配电网中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优缺点,总结了确定2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时应考虑的因素,指出随着供电网系统的不断扩大和电缆馈线回路的增加,合理地选择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已称为关系电网运行可靠性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