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7 毫秒
1.
洪泽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变异系数、富集系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分析评价洪泽湖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的相关特性。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离散性及富集程度存在明显差异,重金属元素空间波动程度依次为Cd〉Cu〉Pb〉As〉Cr〉Zn〉Hg,富集程度依次为Cr〉Zn〉As〉Cu—Pb〉Hg〉Cd;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处于轻微水平,潜在生态危害系数依次为Hg〉As〉Cd〉Cr〉Cu〉Zn〉Pb,洪泽湖南部、东部出湖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较大,网围养殖区受到重金属的轻微污染;Cr,Zn,Pb,Cd污染来源基本一致,对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综合指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广东大宝山矿区4条河流的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进行了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多种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RI表明:4条河流的重金属污染均达到了强生态危害,导致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元素是Cd、Cu和As,Pb、Hg次之,Zn、Cr影响最小;主要受污染河流为矾洞河与船肚河.分析表明,采矿活动对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有很大影响,Pb-Zn、Pb-As、Zn-Cd和Zn-As的同源性很高,Hg则表现出不同于其它元素的累积特征;沉积物的粒度对重金属元素在其中的含量也有较大影响,除Cr、Hg和Pb外,Cd、Cu、As、Zn等元素在沉积物中的含量均受沉积物粒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大南湖12个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重金属(Cd、Hg、As、Cu、Pb、Cr、Zn)进行监测和分析,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地积累指数法结果表明,Cd在多数样点呈现中度污染状态,Hg、As、Cu、Pb呈无—中度污染状态,Cr、Zn呈无污染状态。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结果表明,大南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为轻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4.
以太原市小店污灌区农田土壤(0~20cm)为研究对象,分析了Hg、Cd、As、Pb、Cr、Zn及Cu的含量,评价了污灌区农田土壤的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污灌区农田土壤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研究区背景值,土壤总体表现为以Hg为主的多种重金属富集;相关性表明,Cu与Cd、As、Zn,Zn与Cd、Pb、Cr、Cu,Cr与As、Pb、Zn,Pb与Cd、Cr、Zn呈显著相关;各种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指数和地质累积指数由大至小依次为Hg、Cd、As、Cu、Cr、Zn、Pb;综合污染评价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该区域总体呈现中度污染和中等潜在生态风险水平.污灌区农田土壤中Hg、Cd、As、Pb、Cr、Zn、Cu 7种重金属元素明显积累的现实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在目标火区土壤采样的基础上,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初次分析了火区土壤样本中Hg,As,Pb,Cd,Cr,Cu,Zn,Ni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合火区土壤采样点位置、深度及温度参数分析了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性:目标火区单位质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Zn,As,Cu,Ni,Cr,Pb,Hg;在温度正常区域,土壤中Hg,As,Pb,Cr,Ni,Cu,Zn含量总体呈现随采样深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在温度异常区域,0~20 cm深度总体也呈现弱增加趋势,20~30 cm深度则趋势相反;由于火区丘陵地形的影响,其昼夜风向多变,导致火区内烟气重金属颗粒沉降随主导风向分布的规律不明显.单因子污染指数计算表明,火区土壤属于Hg重度污染区域,各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Hg,As,Ni,Cu,Zn,Cr,Pb.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计算表明:目标火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达1 238.51,具有极强的潜在生态风险,其主要来源于Hg污染.该火区潜在生态风险污染物来源由大到小依次为:Hg,As,Cu,Ni,Cr,Pb,Zn.  相似文献   

6.
研究海州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评价其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明:重金属Cu,Zn,Cd,Hg,Pb,Cr,As的空间分布与富集程度具有明显差异,Cu,Zn,Cd等受外来污染因素的影响较大;Cd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和危害指数最大,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其他各重金属均处于轻微污染水平;临洪河入海口附近海域重金属富集程度较高,潜在生态危害系数相对较大;重金属与酸可挥发性硫化物、总有机碳显著正相关,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及生物毒性均较大.  相似文献   

7.
天津主要水体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天津主要水体(于桥水库、团泊洼水库、海河干流、大沽排污河和渤海湾天津近岸海域)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d,Zn,Cu,Ni,Pb,Cr,Mn和Fe的含量,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相对富集系数(REF)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富集规律和可能来源.结果表明:各水体表层沉积物均以Cd和Zn污染较重,Pb,Mn和Cr污染较轻,污染程度为:Cd〉Zn〉Cu〉Ni〉Pb〉Mn〉Cr.Cd和Zn富集相当严重,REF分别在12.68~43.OO和2.48~14.02之间,Mn和Ni的REF均小于4.不同水体的污染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大沽排污河、海河干流属于严重污染,具有严重生态风险(RI〉926);团泊洼水库和于桥水库属于重度污染,具有重度生态风险(RI=508-621);天津近岸海域属于中度污染,具有中度生态风险(RI=240).相关分析的结果反映了Cd,Zn,Cr和Pb等重金属来自人类活动的污染,Mn和Ni则以自然来源为主.  相似文献   

8.
连云港近岸海域底栖动物中重金属含量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8年连云港海州湾碱厂海域调查资料,分析了连云港近岸海域海水、表层沉积物及底栖动物体中重金属的含量和富集情况。结果表明,海州湾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都低于渔业水质标准,海洋沉积物质量良好,海州湾底栖动物体内Zn,Cu,Pb,Cd,Ni,Hg的含量低于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泥螺体内As含量超出标准,调查生物富含Cr。生物对不同重金属有不同的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9.
锦州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锦州湾表层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锦州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从近岸海域向外海方向逐渐降低的趋势,最高值出现在锦州湾西南部河流入海口处,最低值出现在锦州湾东部与外海相连接处,这与锦州湾内潮流运动和入海排污有着直接的关系;8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强弱顺序为:Hg〉Cd〉As〉Pb〉Cu〉Ni〉Zn〉Cr,Hg和Cd的潜在生态危害为极强程度,西南部海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比其它海区严重。结论表明,锦州湾表层沉积物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因子为Hg、Cd、As,应加强对Hg、Cd、As污染物排放的管控。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图们江中游表层沉积物中As、Cd、Cr、Co、Cu、Ni、Pb、Zn的含量,并对其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表层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的浓度在0.48~241.81 mg/kg之间,平均浓度的高低顺序为As、Pb、Zn、Cu、Ni、Cr、Co、Cd; 8个采样点中,白龙(T5)、日光(T6)、图们公园(T7)3处采样点的污染较为严重; 地积累指数(Igeo)评价结果显示,污染程度的高低顺序为Pb、Cd、Cu、As、Ni、Co、Zn、Cr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定茅尾海红树林湿地3种红树植物(桐花树、秋茄和老鼠鷚)的Cu、Zn、Cr、Ni、Pb、Cd、Hg、As等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了重金属元素在该红树林湿地植物不同组织(根、茎、叶)的分布特征、累积和迁移能力。结果表明,该红树林湿地不同植物对金属元素的吸附能力存在一定差异:桐花树Zn>Cr>As>Pb>Cu>Ni>Cd>Hg;秋茄Zn>Cr>Cu>As>Pb>Ni>Cd>Hg;老鼠鷚Zn>As>Cr>Cu>Pb>Ni>Cd>Hg。不同的植物组织对不同的重金属元素的累积能力表现不同,但3种红树植物组织对Hg的累积能力均表现为叶>根>茎。红树植物对8种重金属的累积顺序为桐花>秋茄>老鼠鷚,对Cd的富集系数最大。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五河尾闾沉积物表层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选取6个典型代表性区域沉积物表层样品,并对6种重金属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Cu、As、Pb、Cr、Cd和Zn的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24.62~72.19、5.65~17.57、19.93~42.92、36.41~53.11、0.56~2.14、7.06~15.43mg/kg;库区沉积物表层重金属存在一定程度污染,除Zn外,其余金属元素均已超过鄱阳湖背景值.地累积指数法和污染指数法分析表明,Cu与Cd是主要污染因子,各元素污染程度:Cu> Pb> Cd> Cr> As>Zn,各重金属元素呈正相关,具有相似迁移过程的规律与污染来源.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与污染程度评价结果基本一致,Cd达到较重风险水平,其余元素在各断面都处于中度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3.
对连云港市花果山乡、浦南镇、南城镇和锦屏镇的土壤、水体和蔬菜采样并预处理后,用ICP-MS仪器对重金属进行测定,得到各样品重金属Cd,Cr,Cu,Ni,Pb和Zn的含量,并计算单因子污染指数、潜在的生态风险指数以及使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计算综合污染指数.结果表明,市郊土壤、水体和蔬菜中的重金属污染都处于中度污染.其中,土壤中Cd,Cr,Zn等污染较为严重,综合污染指数较高;蔬菜中存在Cd,Pb和Ni等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城镇污染河流沉积物重金属风险评价与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峡库区城镇化发展迅速的典型流域——梁滩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河段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用地累积指数Igeo和沉积物污染指数SPI评价了沉积物重金属的累积程度和生态潜在风险,并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梁滩河沉积物As、Cd、Cr、Cu、Ni、Pb、Zn、Hg的质量分数变化范围分别处于(2.31~8.56)×10-6,(0.074~0.574)×10-6,(92.85~336.13)×10-6,(19.22~45.35)×10-6,(13.50~48.37)×10-6,(11.77~52.17)×10-6,(46.91~1035.30)×10-6和(0.012~0.229)×10-6.沉积物重金属生态潜在风险较低(SPI为1.11~6.90),但个别重金属累积污染严重,Cr和Zn累积达到超重污染;Cd、Hg在人口聚集地区达到中度污染.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河流污染治理工程实施后,沉积物重金属主要来自于城镇生活污染.  相似文献   

15.
为了弄清楚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在土壤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以深层土壤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值作为参比值,对土壤进行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并探讨其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Hg、Cd、Cu、Pb、Zn、Cr、As,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从大到小依次为Hg、Cd、As、Pb、Cu、Cr、Zn,其中Hg和Cd对土壤污染危害的贡献率之和达87.95%,仅Hg元素的贡献率就达到61.96%; 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级别为强和很强的土壤面积占13.75%,主要分布在莱州—招远—烟台和牟平—乳山金矿集中区以及人口密集的城镇地带,这种空间分布与目前金矿开采、选冶和人类生产生活布局一致; 此外,局部土壤重金属污染物已迁移到小麦体内,部分小麦样品中Cd、Cr、Pb、Zn含量超临界值,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山西省朔州市某能源型工业园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重金属Cu、Zn、Pb、Cd、As、Hg、Cr的含量,采用GIS技术研究了各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Hank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表层土壤重金属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园区表层土壤的Cu、Zn、Pb、Cd、As、Hg、Cr含量的均值都超过了山西省土壤背景值,但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其中Cd和Hg污染较为严重;Cd有21.43%的样点处于中等生态危害,Hg有66.07%和17.86%的样点处于中等生态危害和强生态危害,园区整体土壤状况达到轻微的生态风险;从空间分布图来看,园区主要污染源为冶金厂、电厂、水泥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大庆贴不贴泡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分析测定,表明贴不贴泡沉积物中Hg、As、Cd、Cu等重金属含量呈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变化特点,重金属含量的大小顺序是Zn>Cr>Pb>Cu>Ni.通过对贴不贴泡沉积物重金属超标倍数计算,表明超标倍数最大的重金属是Cd.聚类分析表明沉积物重金属元素中,Hg、As、Cd、Ni可归为一类型,Zn、Pb可归为一类型,Cr、Cu可归为一类型,共分3类.在沉积物重金属采样点中,T6~T16可归为一类型,T1~T5可归为一类型,重金属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煤矸石山周围农田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改进BC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焦作市中马村矿煤矸石山周围农田土壤中6种重金属(Zn,Cr,Pb,Ni,Cu,Cd)的形态分布,并以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风险评估编码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Zn,Cr,Pb,Ni,Cu和Cd的总量平均值分别为81.43,48.58,33.59,29.31,24.32,0.48 mg·kg-1,随着距煤矸石山距离的增大,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呈减小的趋势;Cd的可交换态含量所占比例最高,均值为36.54%,其次为Ni(11.39%)和Zn(4.10%),风险评估判定Cd具有较高的生物有效性及风险程度,Ni生物有效性及风险程度处于低到中等;以重金属总量和生物有效态计算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分别为134~360,67~266,表明该区域土壤具有低至中等潜在危害;矸石山为该区域Pb,Cu,Ni,Cr累积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9.
汾河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针对汾河太原段的沉积物进行采样,对重金属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汾河太原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很高,4种重金属之间、12个采样点之间含量差别较大;含量反映了工业排放是造成汾河太原段重金属含量高的主要原因。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表明:所研究的4种重金属都处于中等以上污染水平,污染程度排行为:Pb〉Cr〉Cu〉Ni;对采样点进行综合污染状况评价表明,所有采样点均处于一个较高或很高的污染水平,污染最严重的是胜利桥和涧河。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Cu处于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Pb、Cr和Ni处于中、低的潜在风险;采样点的潜在风险评价表明:胜利桥、涧河和南沙河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城市污泥中的Zn、Cu、Cd、Cr、Pb、Ni进行了形态及总量分析,并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污泥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污泥中Zn、Cu、Cd、Cr、Pb、Ni的含量均低于污泥农用控制标准值(土壤pH≥6.5);Zn、CA、Cr、Pb主要以残渣态存在,Cu、Ni主要存在形式为有机结合态;Zn、Cd、Cr、Pb的不可利用态所占比例均在50%以上,这对污泥农用是非常有利的.盆栽植物酸模叶蓼的根部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大于茎叶,其吸收的重金属不仅包括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还包括了在一定条件下释放出来的铁锰氧化态和有机结合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