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6,(19)
文章主要对当代工笔花鸟画色彩语言研究的现状、变革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色彩语言研究的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工笔花鸟画色彩语言应具有写意性、文化性、中国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5)
色彩是工笔花鸟画表现其艺术风格的一种语言,对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形式有较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笔花鸟画使用的色彩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最近几年,工笔花鸟画色彩的运用已经打破了以往绘画要求的限制,愈加多元化。此外,西方绘画方式也对工笔花鸟画色彩的运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工笔花鸟画中的色调变得更加丰富。文章结合现代工笔花鸟画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工笔花鸟画中色彩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21)
作为表现工笔花鸟画艺术风格的一种语言,色彩影响着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形式。社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工笔花鸟画色彩运用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工笔花鸟画色彩的运用突破了过去绘画要求的限制,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另外,工笔花鸟画色彩的运用也受到了西方绘画方式的影响,工笔花鸟画的色调得以丰富。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4)
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色彩是重要的绘画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画家越来越注重工笔花鸟画的创新与突破,为此,很多画家都将目光转向了色彩,力求在色彩上寻找突破口。通过画家不断的尝试与创新,在当代,工笔花鸟画已经呈现出多元化与个性化的色彩风格。文章主要分析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运用及其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6)
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绘画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当下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面临重大的变革和挑战。工笔花鸟画从唐代开始独立成为一门画种,经过五代和宋代的发展达到巅峰。进入20世纪以来,工笔花鸟画完成了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进一步发展了其艺术形态。从审美形态来看,当代工笔花鸟画家的艺术独创意识较为活跃,艺术个性较为突出。当代工笔花鸟画艺术家对传统工笔花鸟画进行继承、改良和创新,使工笔花鸟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获得了新发展,赋予了工笔花鸟画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5)
工笔花鸟画于唐代形成独立画科,在经历了宋代的辉煌和元明清的衰落之后,于当代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再次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人们审美观倾向的转变,以及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当代工笔花鸟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工笔花鸟画画家或挖掘传统,或借鉴西方,或取材民间,在绘画技法、绘画材料、表现方式、色彩运用等方面丰富了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与表现。当代工笔花鸟画正朝着多元绘画形式发展。在这个异彩纷呈的绘画大环境中,出现了一位挖掘传统探寻内心与自然相契合的工笔花鸟画大家——江宏伟。他以他的热情、本真以及对传统工笔花鸟画的深刻理解,给我们带来了独特的花鸟画表现语言。他是南方工笔花鸟的领军人物,在当今花鸟画坛上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想通过对江宏伟绘画风格以及创作思想的分析,探寻其花鸟画创作给人们的启示,以及体悟传统对于当代工笔花鸟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8)
色彩是工笔花鸟画的主要表现语言之一。花鸟画可追溯至新石器时期,传统工笔花鸟画形成于唐朝,成熟于五代,至两宋高度成熟。它的色彩艺术经历了隋唐时期的辉煌,宋代的宁静雅致,到元代以"水墨为上"。传统工笔花鸟画设色方式是"随类赋彩",淡彩与重彩是传统工笔花鸟画色彩表现的两种主要技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5)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画中独特的一类,同时也是东方艺术的一朵奇葩。其创作过程繁杂,耗时耗神。古人的工笔花鸟画造诣已达到一定高度,成果显著,如今要想在工笔花鸟画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是非常困难的。莫晓松在对古画进行有针对性的临摹的基础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种工笔花鸟画创作的新体格和新画风。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2)
工笔花鸟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形态和表现形式表现出来,以大自然的花鸟鱼虫抒发人的精神情感。工笔花鸟画发展到五代和两宋,可以说从成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宋代工笔花鸟画对当今的工笔花鸟画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14)
当今社会中,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笔墨当随时代,绘画创作者要与时俱进,探索新想法、新思路,在技法上不断变革、创新,创造出符合当下人们审美要求的绘画作品。现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者要传承与发展宋代工笔花鸟画的精髓,深入思考构成、造型、色彩、观念等方面的问题,以更好地运用工具、材料与技法。工笔花鸟画材料具有独特的魅力,创作者将材料与技法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能使画面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锦上添花,增加画面的趣味。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0,(4)
自20世纪以来,近现代西方绘画理念的传入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传统绘画造成了冲击。特别是西方超现实主义绘画理念,对一批新工笔画家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使他们从传统工笔构图与空间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当代新工笔画家已然迈上了新的道路,他们借鉴西方超现实主义绘画理念,在绘画的视觉层次上作出跨越式突破。该文基于当代新工笔绘画的发展状况,结合几位著名新工笔画家的绘画特点,探究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下,传统工笔绘画如何吸收西方超现实主义绘画理念,在构图与空间上形成具有超现实主义色彩的新型图式语言。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14)
花鸟画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花鸟画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人们从中能够感受到一种灵性。当代女性创作的工笔花鸟画作品也是如此。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花鸟画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她们通过自己的独特感受,用独特的语言形式创作工笔花鸟画,表达自己对于花鸟世界的理解。该文针对当代女性工笔花鸟画家的创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8,(2)
中国花鸟画在中国文明历史中是不可忽略的一抹绚丽色彩,各个朝代巨匠频出,在历史长河中掀起了一阵阵巨浪。吕纪是明代杰出的花鸟画画家,他的画风不仅继承边景昭的工笔技法,而且水墨画中树石的用笔更加豪爽,同时禽鸟的画法在工笔细腻的基础上有所改变,用色也更加鲜明。《桂菊山禽图》就是吕纪继承前人并创新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21)
中国古典文化与花鸟画是相辅相成、兼容并包的关系。花鸟画是与山水画、人物画三足鼎立的我国著名画科之一,其悠久的历史也推动着花鸟画的创新发展。工笔花鸟画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后人学习、揣摩其精髓。花鸟画的发展历程表明:现代工笔花鸟画与中国古典文化的结合是现代工笔花鸟画发展的未来趋势,现代工笔花鸟画是中国文化在美术领域的一种体现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我国画科中璀璨的瑰宝。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15)
我国当代绘画在很多方面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当代工笔人物画亦是如此。当代工笔人物画既保持了中国画传统的色彩象征性和基础特征,在创作过程中也吸收了西画的色彩运用规律,丰富了整个画面,突出了工笔画中色彩装饰的特点,并且打破线条对色彩的限制,使色彩更加丰富,充分发挥了色彩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4)
文章从造型、构图、色彩、立意等方面对贾广健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指出了贾广健工笔花鸟画形式语言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8)
对于中国工笔人物画来说,线是骨架,色是肌肤。自古中国画家便强调"随类赋彩,以色貌色"。一幅好的工笔画,线要精到,用色更要讲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审美观念的更新,中国画色彩不断演变。文章对中国当代工笔画的色彩发展现状、色彩传神的精神性价值、当代重彩画和当代淡彩画的色彩表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15)
明代院体花鸟画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倡导复古性继承,在发扬唐宋传统工笔形态的同时逐渐形成新风格。林良是明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画家之一,在院体工笔花鸟画向文人写意花鸟画的过渡时期,其花鸟画"粗笔水墨形态"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广东省博物馆藏《双鹰图》轴是林良独具特色的代表作之一。该文从林良的《双鹰图》入手,探究林良花鸟画中粗笔水墨的表现形式,并探寻其笔墨精神对现代花鸟画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22)
<正>"名城之韵——2019本土艺术名家专题系列展"之"禽鸟有声——陈林中国画展"于2019年11月7日在安徽合肥亚明艺术馆开幕。陈林先后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是当代中国有影响的工笔画代表画家。此次展览展出陈林工笔纸本、工笔绢本、纸本写意的花鸟画作品百余幅,其中《误入》《畅神》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7,(22)
在璀璨的中国艺术长河中,工笔花鸟画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占据一席之地。历经数千年,工笔花鸟画在各种美学原理的指导下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虚实关系是工笔花鸟画美学理论中的理念之一,虚实理论源自中国哲学的"有""无"理念。该文力图从虚实关系入手,运用虚实的辩证关系探究工笔花鸟画的美学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