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煤矿安全》2017,(8):16-19
煤系地层的倾角与上覆滑坡的倾角相同、倾向相反条件下煤层开采对滑坡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方法,模拟含煤岩系倾角30°时的煤矿开采,总结出反向滑坡失稳条件。结果表明:垮落带高度为25.0 m,断裂带高度为72.0 m,工作面推进120 m时滑坡处于临界失稳状态。  相似文献   

2.
《煤矿安全》2017,(3):56-59
采用相似材料模拟相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不同含煤岩系产状下的煤层井工开采,对比分析煤层开采对黄土滑坡的影响,研究煤系地层不同产状条件下的黄土滑坡稳定性条件和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当煤层倾角30°时,煤系地层倾向与滑坡倾向相同条件下,工作面推进至100 m时黄土滑坡处于临界失稳状态;煤系地层倾向与滑坡倾向相反时,工作面推进至120 m时黄土滑坡处于临界失稳状态。因此,煤系地层倾向与黄土层倾向一致时比煤系地层倾向与黄土层倾向相反时更容易诱发黄土滑坡。  相似文献   

3.
以山西省阳泉市坡头滑坡为例,在详细查明矿区工程地质条件、滑坡变形破坏特征、采空区与滑坡发育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采空沉陷规律的基础上,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采动影响区外缘第四系黄土覆盖层的应力应变关系、位移变形特征.获得了该滑坡形成的力学机理:黄土滑坡受采空区上覆岩层移动变形控制;采动引起上覆岩层的蠕动对表层黄土的挤压变形具有放大作用;黄土滑坡的变形破坏具有聚能效应.  相似文献   

4.
《煤炭技术》2016,(3):205-207
由于黄土垂直裂隙发育,饱水条件下黄土地区极易发生地质灾害。为了更好地预测黄土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采用离散元软件UDEC对延炼原油山滑坡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大体吻合。离散元方法为边坡滑动的发展趋势、危害性评价提出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许满贵  魏攀  李树刚  王娇娇 《煤炭学报》2017,42(Z1):122-127
针对“三软”煤层综采工作面卸压瓦斯治理问题,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和UDEC数值模拟实验研究了工作面受采动影响后采场覆岩运移规律。同时,采用现场仰斜注水钻孔法和高位钻孔瓦斯抽采浓度监测法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中,对观测面刷白后,能更加清晰地观测到裂隙发育情况;相似材料模拟和UDEC模拟结果基本吻合,垮落带和断裂带最大高度分别为12和38 m,则高位钻孔最佳布孔垂距为20~26 m;现场仰斜注水表明垮落带和断裂带最大高度分别为10和39 m;现场高位钻孔瓦斯抽采浓度监测结果表明,1-2和1-3高位钻孔瓦斯抽采浓度最大,其垂距分别为24.4和20.5 m,验证了物理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实验方法和结果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地下采矿诱发山体滑坡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陕西韩城象山采动滑坡为模型,通过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和有限元数值分析,对采动诱发山体顺层(面)滑坡的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煤矿安全》2021,52(8):208-217
针对矿区开采引起黄土沟壑区滑坡、地裂缝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问题,基于韩家湾煤矿采矿地质条件,整理了矿区地表观测点的监测数据,地表监测结果显示,工作面从开采到停止总体经历启动期、活跃期、衰退期,开采初始阶段,矿区地表移动变形不明显;当12106工作面推进距离介于13 m与109 m之间时,地表移动变形产生剧烈变化,且最大下沉量可达1 963 mm,容易引起滑坡灾害发生。同时选取了韩家湾煤矿坡体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运用FLAC~(3D)软件模拟矿区在不同边坡角度情况下地表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工作面开采导致上覆岩层结构被破坏,下沉盆地整体向中心偏移,坡体受到拉伸和压缩变形产生塑性破坏。研究结果表明,当边坡倾角大于60°时,坡体位移不均匀,位移大的部位岩层失去支撑,导致滑坡灾害发生;当坡角小于30°时,基岩面形成滑动面发育至地表,滑坡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峨眉黄山石灰石矿山磨环凼部位由于矿山开采以及降雨等因素的扰动发生滑坡,造成运输主干道的毁坏,严重影响矿山企业的正常运营及安全生产。为了尽快恢复矿山生产需对其进行应急治理,而常规治理方案并不适用于此滑坡,所以创新性的提出采用定向抛掷爆破的方案来治理该滑坡。并对主滑方向上的典型剖面在五种工况下进行稳定性计算,建立此爆破方案数值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现状滑坡处于临界失稳状态,急需应急治理,爆破清理后滑坡处于稳定状态,说明此应急爆破排险方案安全有效;当爆堆稳定堆积时,主要堆积于685 m平台上,最远冲击离为184 m,最大爆堆高度为36 m。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矿山滑坡提供一种新的应急治理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9.
通过运用相似模拟实验和FLAC3D数值模拟对我国北方由于黄土覆盖区域下的煤层开采造成的地表沉陷进行研究。数值模拟实验研究得出:由于煤层开采时受开采推力和上覆岩层自重的影响,位于采空区上部的覆岩会不断发生向采空区方向的垮落,在覆岩垮落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逐步使地表发生沉降,且沉降是随采掘长度不断增加而加大。相似模拟实验研究得出:工作面向前推进时,位于采空区上方的顶板发生初次垮落长度为280mm(56m),来压长度210mm(42m),垮落高度16mm(3.2m),即初次来压。相似模拟实验中,在水平推力和开采扰动的影响下,黄土覆盖地表沉降和数值模拟基本相似,当开采终止后,其最大沉降值为36.48mm(7.296m),共发生9次来压,平均来压步距为131mm(26.2m)。  相似文献   

10.
以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将军戈壁二号露天煤矿外排土场软弱基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岩土进行常规力学实验及流变试验,确定了该露天矿排土场基底及排弃物料物理力学指标。结合理论分析,确定排土场边坡滑坡模式为坐落-牵移式并对滑坡机理进行分析。建立排土场稳定性分析数值模拟模型,模拟排土场边坡变形破坏形式,计算分析了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排土高度为120 m时,潜在的滑移面贯穿排土场内部及软弱基底层,边坡稳定系数略低于安全储备系数。  相似文献   

11.
《煤炭技术》2017,(7):61-63
以某露天矿矿区滑坡为研究对象,在经过详细的现场勘查的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法和数值模拟法对其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为今后相同类型滑坡的稳定性分析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东泰社区滑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其他影响因素对东泰社区滑坡机理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此次滑坡是降雨、地下水的变化以及其他外界动因素耦合作用所诱发的边坡失稳,根据建立的地下位移监测系统所测得的滑坡区域外重点部位的监测数据,给出了滑坡对其周边重点部位的影响程度、滑坡的发展趋势及滑坡治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3.
《煤炭技术》2015,(10):204-206
在现场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滑坡变形破坏特征和发育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滑坡失稳破坏系地下采空诱发,进而对地下采空诱发地表斜坡失稳机制进行了探讨。地下采空导致整个上覆坡体变形沉陷并发生地表浅部滑动破坏,其变形过程可以归结为4个阶段,即煤层开采、后缘拉张、坡体剪切、滑坡发生。  相似文献   

14.
白俊萍 《煤》2009,18(9):71-73
在对小卧龙滑坡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小卧龙滑坡特征的概述,分别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地下采煤三方面因素来探讨和分析了小卧龙滑坡的成因机理,其结果认为小卧龙滑坡为采动滑坡,其形成与其特定地形地段及地质条件有关,但主要的影响和诱发因素是地下采煤。此成果可以为滑坡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滑坡预测在线状工程的防灾减灾中起着关键作用。为了实现斜坡稳定性的可视化区划与预测,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和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基础上,利用水文-力学耦合模型,以位于泾川县的某段输气管线为研究区,研究降雨条件下斜坡变形失稳的定量预测问题。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际滑坡点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模型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边坡变形测量资料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朱建军  郭光明  符海华 《矿冶工程》2002,22(1):22-23,26
研究了边骨移规律,指出滑移过程为缓慢蠕变→加速蠕变→缓慢蠕变→停止蠕变或缓慢蠕变→加速蠕变→突变→停止蠕变。然后选择了适合于变形分析的非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非线性回归模型的计算方法,并辅以某边坡实测资料分析实例。  相似文献   

17.
重庆巫山二郎庙移民小区滑坡勘察为三峡库区移民项目,地层复杂,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勘察达不到滑坡勘察的目的。采用金刚石单动双管钻具 SM胶泥浆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钻探台月效率由150m提高到350m,岩心采取率达85%~90%,而且取出了泥夹块石、滑面、软弱夹层、破碎带样品。  相似文献   

18.
《煤炭技术》2017,(11):164-166
地下煤层的开采会形成大范围的采空区,继而破坏上覆岩层结构,诱发山体滑坡。以山西某采动滑坡为例,采用有限元法,针对边坡在地下煤层采空的情况,对其进行建模分析其位移场的变化,同时探讨出采动滑坡的变形过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谢家岭滑坡成功抢险治理过程的反思,总结出重合同、选有经验的专业队伍、择对工程实施时机、做好地下隐蔽信息的收集记录、加强坡体安全监测、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等措施,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汤慧 《江西煤炭科技》2021,(2):131-133,140
由于汛期导致南安某地发生滑坡,潜在威胁人数46人.为防止造成人员伤亡,对该滑坡进行勘察并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滑坡轴线现状坡体在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状态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基于前期调查及勘察对该滑坡进行边坡治理设计,拟采用以混凝土片石挡土(护面)墙支挡为主,结合坡顶裂缝夯填、整平及植树,坡面挂网锚喷(含喷砼包边)、截水骨架植草及排水为辅的设计方案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