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说明了海绵城市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问题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9,(4)
海绵城市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体现,是现代治水发展理念的丰富和完善。本文针对海绵城市内涵的特点及重要性,以嘉兴市为建设海绵城市例,分析研究了江南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有效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自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了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积极成果。重庆于2015年成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经过多年的探讨,结合自身山地城市的特征,通过建(构)筑物立体绿化、山地公共海绵系统和活水海绵系统,共同构建由高到低逐级消纳雨水的山地立体海绵系统。文章通过对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经验进行总结,希冀为其他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海绵城市建筑行业中的一种新型建造设计理念,是围绕着景观设计和水资源规划的一种设计形式。在当下城市水资源危机、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应用海绵城市的理念进行工程设计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在此背景下,分析了海绵城市理念的技术要点内容,通过工程案例,同步明确了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建筑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工程勘察》2021,49(7):36-40
在空间治理的大背景下,海绵城市成为时下城市建设管理的新热点,本文介绍了海绵城市的基本内涵,提出依托地理国情监测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方法、关键技术和实现途径,解决了海绵城市建设中各环节相关的技术问题,结合北京副中心海绵城市建设实践,对深化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的体检与评估做出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海绵城市总体规划经验探索——以南宁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方式,已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和水安全战略中。南宁市作为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在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开展了相关探索与实践。南宁市海绵城市总体规划构建了城市自然生态空间格局,保障区域海绵本底安全,同时结合城市发展特征,制定了海绵城市总体建设策略。通过该规划,南宁市形成了"23+10+202"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即划分了23个流域系统,合理布置了调蓄设施、滨水缓冲带、湿地公园、生态雨水廊道、海绵公园等流域性重要海绵设施;10个海绵功能区,结合功能区主要特征,构建了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指标体系;202个管理控制单元,将海绵城市总体目标进行分解,为海绵城市建设与管理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落实总体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温岭在2016年被列为浙江省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为了了解温岭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情况,文章整理了现有文献资料,描述和总结了温岭东部新区海绵城市建设成果做一个阶段性成果。首先从典型案例和海绵城市的实现途径出发,具体描述了温岭市东部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其次,根据已有文献,简述了温岭东部新区海绵城市建设阶段性成果;再次,讨论了目前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做进一步展望;最后,得出结论:温岭东部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系统性和综合性为具体措施的嵌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得海绵城市建设有机融入民众生活,但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成本回收和设施落地这类常见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张洪刚 《四川建材》2018,(2):200-201
海绵城市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力,自然降水后,可进行吸水、蓄水和净水,在市政给排水规划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能提升水资源利用率。首先对城市水文过程进行了介绍,然后对海绵城市基本概念进行了分析,并以某市政园林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给排水规划设计要点以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9.
齐彦萌 《城市住宅》2021,28(10):132-133
概述国内外海绵城市理论,结合我国近几年城市生态雨洪管理和海绵城市试点经验,总结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取得的成果,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也变得日益严重,而海绵城市的出现,为城市污水处理问题带来了希望。本文首先阐述了海绵城市的概况,然后分析了建设海绵城市的意义,最后重点探究了海绵城市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针对古交市独特地形地势进行分析,并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从海绵生态安全格局、海绵城市功能分区、海绵城市系统规划等方面,因地制宜提出了古交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2.
海绵城市概念与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绵城市是当下我国力推以解决城市雨洪管理难题的新建设模式。通过梳理海绵城市概念提出的背景和源起,指出弹性城市、低影响开发和可持续资源管理是海绵城市理念的核心思想,认为海绵城市比雨洪管理更加准确体现城市雨洪管理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完整内涵,海绵城市与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存在理论递进的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海绵城市的概念与思想具有先进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推动我国城市雨洪管理模式的转变和发展,保障城市水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海绵城市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注意事项,阐述了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道路系统的规划要点,并将传统城市道路与海绵城市道路进行了对比,探讨了海绵城市道路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4.
《门窗》2019,(19)
随着城市现代化、工业化发展,致使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人类的行为活动使得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中的弹性域值不高,在此背景下,国际上实现了海绵城市的理念的提出,在现代技术设备的支持下也逐渐展开海绵城市建设。由于海绵城市建设同生态城市、智慧城市等新城市建设理念具有相互递进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同时一个城市的建设需要历经多方筹备,多时设计规划,因此至今我国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实践经验尚未成熟,对此下文展开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特点性质的梳理,提出当前具有我国地域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误区以及应该注意规避的问题,并展望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对于引导我国海绵城市的循序渐进,宏观构建具有积极且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解释了弹性城市与海绵城市的概念,结合国内外弹性城市与海绵城市的建设实例,分析了两者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关于未来城市生态建设的建议,以正确处理城市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市政技术》2017,(5):131-135
海绵城市作为系统解决水问题的综合表达,涉及城市水系规划、防洪排涝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等。以株洲市为例,介绍了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的编制思路,通过该规划,形成了具有株洲市海绵城市建设特色的"1+4"模式,即通过构建株洲市海绵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对海绵城市水生态系统、水安全系统、水环境系统以及水资源系统进行合理布局,并将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进行分解,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刘利刚  吴凡 《风景园林》2017,24(12):117-124
海绵城市有助于缓解中国城市与雨水处理模式相关的四大问题,即水资源缺乏、城市内涝、水生态破坏与水质恶化、地下水位剧降。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需要城市规划、风景园林、水利与给排水、建筑设计等各专业认知并解决各自领域存在的问题,加强相互协调与配合。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首先需确定不同城市的主要问题,进而从产业规模与类型、城市空间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土地开发模式各角度选择合适的海绵城市总体规划策略;海绵城市规划应在城市总体空间布局和地块空间布局层面形成有利净化和消纳雨水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海绵城市规划应融入城市规划体系,与城市总规、控规和详规等各阶段进行良好的结合;海绵城市规划应逐步从事后的改造型规划,向事前的引导型规划转变。以北京林业大学硕士风景园林设计课程—迁安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为例(该课程由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专业组成的教师团队指导),对宏观城市级别的海绵城市总体空间规划策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建筑小区海绵城市给排水设计为切入点,对海绵城市概念、海绵小区水系统组成及特点、海绵小区作用进行了简要概述,以此来论证海绵城市理念在建筑小区给排水设计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与应用可行性。随后,结合中国铁建·青秀湾项目实例,探讨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建筑小区给排水设计方法。旨在推动海绵城市理念与建筑小区给排水设计体系的深度融合,加快海绵城市总体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9.
2016年福州确定为第二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福州确定了两个重点试点区域,本文以鹤林片区的一所中学为例,从海绵城市建设条件分析、海绵设施选择、汇水分区划分、设施布局到海绵城市指标计算等方面详细展示了海绵城市设计的全过程。文中重点说明了海绵城市设计的分析要点、设计重点和难点,旨在为地块类海绵城市项目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在城市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带动城市发展理念整体转变、实现新型城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住建部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为指导,重点解析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编制总体思路与技术要点,在深刻把握厦门城市生态格局变化现状和城市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评估厦门自然生态条件,系统构建厦门市自然生态格局,明确厦门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技术路线、实施路径、规划管控和近期建设重点,指导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以期为东南沿海乃至全国的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