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改善钢轨质量,库兹涅茨克钢铁公司在冶炼钢轨钢时进行了不同的炉内与钢包脱氧方法的研究(表1),在钢包脱氧时,先将所用的SiMnAl合金破碎,由于铁合金加入量增大,故需提高脱氧前的钢水温度。根据ΓOCT24182—80和ΓOCT18267—82标准进行钢轨的取样、检测和判定。在对试验钢的非金属夹杂的污染度进行评价时,还测定了塑性硅酸盐和脆性硅酸盐的纵向长度。 在强度、拉伸性能和宏观结构方面,试验钢所轧制的钢轨均满足ΓOCT24182—80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摘要:研究了RH脱氧方式(铝脱氧,先铝后硅;硅脱氧,先硅后铝)对含铝电工钢洁净度、渣成分、夹杂物演变及连铸过程的影响。2种脱氧方式下钢包顶渣的氧化性相似,热力学计算表明硅脱氧的顶渣对铝酸盐夹杂物的吸收能力强于铝脱氧渣。铝脱氧钢中夹杂主要为Al2O3 CaO CaS复合氧化物,硅脱氧钢中夹杂物主要是Al2O3。2种脱氧方式下,热轧钢卷中的典型夹杂物都是AlN、MnS和复合铝酸盐。由于脱氧方式和钢中N、S含量的差异,铝脱氧热轧卷中夹杂物的含量是硅脱氧的2~3倍,这与理论的预测结果完全吻合。由于钢液中Ca含量不同,硅脱氧的钢水在CSP连铸过程中会引起中包塞棒上涨,因此建议在传统的连铸工艺中采用硅脱氧,在CSP工艺中采用铝脱氧。  相似文献   

3.
苏联扎波罗日钢厂将92、92、12、16等低合金钢全部在250吨的钢包内脱氧。在出钢过程中均匀地将铁合金加入钢包里。在钢包充填钢水1/10~1/5高度时开始加入,直加到钢包高度的一半。各种铁合金的加入量为:硅锰合金18~20公斤/吨,锰铁3~5公斤/吨、45%硅铁0~10公斤/吨、钛铁1.0~1.5公斤/吨、铝1.0公斤/吨。  相似文献   

4.
针对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在钢包使用中出现的粘渣问题,通过对铝脱氧和铝硅脱氧钢种的转炉渣以及钢包顶渣、钢包内壁粘结物的化学组成和使用后的耐火砖物相的分析,结果表明,脱氧方式、钢包状态、保温剂是影响粘渣的主要因素.采取了相应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Lancer钢包喷粉系统瑞典Scandinavian Lancer AB公司制造的Lancer钢包喷粉系统,可以向钢包喷射四种不同粉料,而不必更换储粉罐及管道系统,这样就易于按不同钢种更换粉料,灵活性大。所以可按预先安排的程序从四个储粉罐中将粉料依次送至分配器,一步完成顺序喷射,即喷铝粉以脱氧,接着喷钙、硅及碳以脱硫,控制夹杂物形态,改进流动性和增碳。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转炉冶炼过程中钒铌元素的氧化特征、钢水中钒铌与碳元素的选择性氧化原理和钒铌微合金化建筑螺纹钢的脱氧工艺。为了提高钒铌元素的收得率,对转炉冶炼脱氧工艺进行了以下优化:转炉冶炼采用顶底复吹,提高终点碳命中率,有效挡渣出钢,钢包内脱氧剂以硅锰合金为主,钒合金化选用氮化钒铁,铌合金化选用50铌铁,钒铌合金在钢水脱氧后直接加入钢包,采用钢包吹氮精炼钢水。  相似文献   

7.
蒲学坤  李桂军 《炼钢》2005,21(3):26-28
通过采用非铝脱氧、LF RH精炼和专用钢包等技术,使攀钢钢轨B类夹杂物合格率达到96.8%,满足了时速200km客运专线钢轨有关B类夹杂物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苏联日丹诺夫亚速钢铁公司采用硅锰铝合金在罐内对钢轨钢进行复合脱氧,减少了钢中条状氧化物夹杂,提高了钢轨质量。钢在430t倾动式平炉用废钢-矿石法冶炼,一炉出两罐,铸成8.4t和10t钢锭。脱氧合金的化学成分为:17~18%Si,69~70%Mn,2.1~2.8%Al,1.5%C。其余Fe及夹杂物。在向罐内加复合合  相似文献   

9.
王振光  金建凡  赵国文 《山东冶金》2009,31(4):15-16,18
硅锰合金作为炼钢的常用脱氧剂,在对钢包内的钢水进行脱氧时,生成的脱氧产物SiO2、MnO必然进入高碱度的炉渣中。石横特钢用这种钢渣代替白云石作熔剂生产硅锰合金,年可降低生产成本36.4万元,回收锰184.366t,达到了资源重复利用、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指出,尽可能地提高脱氧钢渣中的锰含量是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富锰钢渣”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冶炼优质钢时广泛采用了用液体渣处理钢水,在出钢时进行渣洗。而厚度为300~400毫米的高温高碱度渣,对半酸性耐火材料起侵蚀作用,显著降低钢包寿命;在真空处理中亦会使真空处理的效果降低。当用氧化渣时,还会增加硅、锰和其它元素烧损,大大阻止真空下碳对钢水脱氧作用。由于钢包耐火层侵蚀程度的变化和其它原因,在钢包中钢水面是波动的;尤其进行真空处理时,在钢包的钢水面上还须留有700~900毫米自由空间,故从溢渣口排渣  相似文献   

11.
近来年,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用于钢铁冶金方面的稀土合金、铝及其它合金的用量越来越大,降耗、节能的研究不断推出,如采用真空冶炼,炉后吹氩,电磁搅拌,钢包中压入脱氧、变性添加剂等诸多技术,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冶金效果。70年代又应运而生了喂线技术,即在钢包内喂入裸铝线(直径6~13mm)、合金包芯线(芯部材料含一种或  相似文献   

12.
结合SPCC钢种对成分及工艺力学性能的要求,对低碳低硅铝镇静如何选择工艺路线进行了科学论证;并从成分控制、温度控制及钢水可浇性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认为:转炉终点[C]按0.04%~0.05%,RH到站[O]控制在500×10-6~700×10-6,终点温度控制在1 670 ℃以上,同时保证钢包渣内的w(TFe+MnO)小于4.0%~5.0%时,RH脱氧合金化后纯环流时间不低于6 min,稳定中包过热度在15~30℃是保证冶炼生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钢包等工装增碳机理。通过控制AOD炉脱碳期铬的氧化量,降低还原期难度、控制还原渣碱度与还原后硅含量的平衡以及使用直观方式判断脱氧是否充分等方法来减弱钢包的增碳量,实现钢包材质替换后冶炼0Cr17等低碳不锈钢碳含量的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防止水口结瘤的方法和措施,重点详述了稀土合金炉内加入与钢包内加入两种方式的对比。笔者设想了几种灵活,科学的加入方法,以求达到钢中稀土分布均匀、稀土残留量、钢材质量的稳定,充分发挥稀土脱氧、脱硫的能力,改变夹杂物形态、细化晶粒、改善钢的物理性能的目的。同时,对zG15RE、ZG20RE等钢种的抗氧化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研究,进而设想用重(Y)、轻(La、ce)混合稀土元素(金属)与铝,硅等元素按一定配比组成的合金,研制高强度、高温度的稀土耐热钢。  相似文献   

15.
特殊钢信息     
《特殊钢》2001,22(6)
X0 160 1 莱钢 15t电弧炉硅锰铁预脱氧技术莱钢特殊钢厂第一炼钢车间传统的冶炼工艺采用锰铁和硅铁进行预脱氧 ,脱氧效果差 ,熔炼成本高。经过理论分析和在 4座 15t电弧炉上试验 ,采用硅锰铁复合脱氧剂进行预脱氧 ,不但工艺可行 ,而且对提高钢液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明显的作用。硅锰铁按锰、硅及其杂质含量的不同 ,分为 8个牌号 ,根据GB 365 0规定 ,试验所选用的硅锰铁为FeMn64Si18。其化学成分为 (% ) :Mn 60~ 67,Si 17~ 2 0 ,C≤ 1.8,S 0 .0 4。硅锰铁以块状或粒状供货 ,其粒度范围分 4个等级 ,分别为 (mm) :2 0…  相似文献   

16.
莱芜钢铁总厂特殊钢厂与山东省冶金设计研究院共同完成的“硅铝铁在炼钢脱氧中的应用”课题,已于1990年12月通过山东省冶金总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该硅铝铁合金主要的化学成分为:51%Al,22%Si,<0.60%C,<0.5%Cu,S、P均<0.05%,其余为Fe。熔点约1070℃,密度4.2~4.5g/cm~3。冶炼轴承钢、合金结构钢、碳素结构钢共计90余炉的经验表明,钢包中加硅铝铁合金与  相似文献   

17.
冯勇  蔡薇 《山东冶金》2007,29(4):7-9
利用低硫铁水,钢包内充分脱氧,以铌钒复合微合金化、钢包底吹氬LF精炼处理、钢包喂线和严格的控温轧制技术,以较低的成本批量生产出6~40 mm厚规格合格的590 MPa级高强钢,技术性能指标满足用户提出的要求,济钢探索开发出高强钢新的生产工艺途径。  相似文献   

18.
瑞典Hagfors的Uddeholm Tooling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以检验钢包釉面对钢水中非金属夹杂物形成的影响.钢水样取自不同处理阶段和不同使用次数的钢包.在光学显微镜下计算夹杂物数量时发现,脱氧前和钢包处理结束时,夹杂物总数随钢包使用次数的增加而增多,钢包使用18次以上时,增加明显.其中大部分是尺寸极小的夹杂物.钢水试样内总氧含量和溶解氧含量间的差值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察结果,也证明了夹杂物数量随钢包使用次数的增长而增多的结论.SEM-EDX分析表明,浇铸前有两种类型夹杂物,即一种是与3CaO*Al2O3成分极相近的氧化物夹杂,另一种是与第一种相似的氧化物及MgO相组成的夹杂.这一结果与钢包釉面渣渗透层内存在3CaO*Al2O3和MgO的报告结果一致.由此得出结论,钢包釉面是钢包处理过程中,工具钢内非金属夹杂的最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9.
摘自1988,№20,40~41 苏联研究并掌握了在钢包喷吹焦炭粉来调正含碳量的工艺。钢是在100吨电炉用单渣法冶炼的(没有还原期),脱氧、合金化和调正化学成分都在钢包中进行,冶炼的钢种为硅和锰的含量在0.20~0.75%范围的中、低合金钢。 增碳是借助1.5 m~3压缩机,随氩气流将焦炉煤气净化的烟灰带入钢中来实现的。焦粉的成分大约为88.8%C、13%灰分和相似文献   

20.
《钢铁》1989,(1)
奥钢联的钢包精炼炉采用三相交流电弧对钢包内的钢水进行加热,加热时,钢包可放在钢包车上或放在固定的钢包架上。该精炼炉适用于任何一种冶炼车间的平面布置及20~250t炉容的炉子,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