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汽车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大家对汽车产品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制动性能作为汽车的重要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其中制动踏板感是制动性能开发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影响车辆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而踏板空行程直接影响驾驶员对车辆制动踏板感觉的评价.在车辆制动系统中,盘片间隙对踏板感有直接的影响,制动卡钳活塞回位量又直接影响盘片间隙,而影响活塞回位量大小的则是卡钳内部矩形密封槽的结构.本文通过对制动卡钳矩形密封槽结构的研究,结合实际的台架试验数据,来分析活塞回位量的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盘式浮动制动器为研究对象,对拖滞力矩的形成及拖滞影响因素进行了概述。基于BCB-150H制动器拖滞力矩试验台,针对盘式浮动制动器设计6种不同拖滞力矩试验方案并进行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影响制动器拖滞的因素,为企业研究降制动器卡钳拖滞力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7,(5):685-689
分析了制动液粘度、温度、吸水性、气阻等因素对制动拖滞的影响,总结了制动液粘度与制动拖滞间的关系。运用MSC.EASY5液压仿真软件对制动系统进行了虚拟建模,实现对制动过程的虚拟仿真,从活塞位移的角度对制动拖滞进行了分析。结合现有的试验台架,选取了与现用油沸点相近的几种型号制动液进行了拖滞力矩试验,其中重点分析了制动液粘度对制动拖滞的影响。归纳总结出制动液相关参数对制动拖滞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盘式制动器是制动系统的关键部件,其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制性能及可靠性。而活塞密封圈及环槽的设计是液压盘式制动器设计的重点,为此重点研究液压盘式制动器活塞的密封回位机制。并根据设计经验给出相关的设计方法,对液压盘式制动器的合理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东 《润滑与密封》2018,43(7):72-77
车辆制动分泵中的橡胶密封圈在制动和释放过程中的受力变化特性影响车辆的制动性能。通过对密封槽和橡胶密封圈尺寸特性的分析,试验测试活塞与密封圈之间动静摩擦过程的受力特征;通过试验合理确定各仿真参数,建立密封橡胶圈基于Yeoh超弹性模型,分别分析在预压紧状态、制动状态和制动释放状态下,矩形橡胶密封圈的应力和应变的特性;分析制动分泵中矩形橡胶密封圈、密封槽结构,以及制动摩擦材料相关特性对制动的影响,并给出制动释放时橡胶圈回复力大小的理论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盘式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活塞的实际移动距离很小;在制动力释放时,制动盘与摩擦材料的分离间隙很小,制动盘和摩擦材料会处于轻微的接触状态;密封槽采用斜面结构可以即保证较好的密封效果,又可以减少橡胶圈的内应力。  相似文献   

6.
提出将异型密封结构形式应用于汽车钳盘式制动器活塞的密封中,根据密封界面流体动力学中的弹性流体动压模型,建立制动液油膜的准一维流动的雷诺方程,给出制动活塞往复运动时的油膜厚度和泄漏量的计算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平台,对比分析制动活塞异型密封梅花形密封圈和标准型O形密封圈在往复运动过程中油膜厚度和制动液泄漏量受摩擦因数、制动压力、压缩量等因素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梅花形密封圈和O形密封圈的油膜厚度随着摩擦因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制动液压力和压缩量的增大而减小;但异型密封梅花形密封圈在相同的摩擦因素条件下有更好的润滑性能,泄漏量小,其油膜厚度相对于O形密封圈变化过程比较缓慢,降低了对密封圈的磨损;在压缩量较大的情况下,制动活塞梅花形密封圈的防泄漏能力大于传统的标准密封结构O形密封圈。制动活塞采用异型密封结构可有效减小密封圈的磨损量,有较好的防泄漏能力,能够实现良好的自密封。  相似文献   

7.
FL460型装载机,由于设备老化,制动性能极不稳定,表现为制动活塞不能回位。这种盘式制动器(见图1)一旦活塞不回位,即将导致故障乃至事故。曾发生过1次没有制动、3次抱死的严重故障。 针对活塞不能回位,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装载机制动系统的稳定性是其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必须及时、正确地维护保养,以确保安全性。 装载机制动系统是气动-油压制动系统,工作原理如附图所示。停车(紧急)制动器是一种弹簧制动、气动松放、干式多片制动器。轮边制动器是油压制动、弹簧回位、湿式多片制动器。多片摩擦片式结构的制动器,其制动性能很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提供较大的制动力矩,迅速消耗机器行驶中的动能;在整个工作期间不需要进行任何调整。而轮边制动器是用高压油来驱动制动活塞,利用最终传动内的润滑油来冷却和润滑摩擦片与压盘;轮边制动器安装在固定的密封…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制动过程中密封皮碗形变状态对制动器性能的影响。结合制动过程中活塞的受力情况对密封皮碗进行了分析。运用MSC.EASY5液压仿真软件对制动系统进行了虚拟建模,实现制动过程的虚拟仿真,从活塞位移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刚度密封皮碗对制动器性能的影响,为企业后期在设计制动钳时密封皮碗选材时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液压冲击机构泄漏量影响因素权重,结合同心及偏心环形缝隙流动理论,确定影响因素包括密封长度、间隙高度、均压槽的宽深比和数量、活塞偏心量以及压差等因素。通过正交试验搭建16组数学模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分析了环缝间隙内的流动状态。利用方差分析对仿真结果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间隙高度对液压冲击机构内泄漏影响最大;压差、均压槽宽深比、密封长度以及槽的数量对内泄漏量影响依次减小;活塞的偏心对泄漏量影响最小。这为液压冲击机构减少泄漏量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螺旋槽动压密封液膜发生汽化相变后,严重影响密封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问题,基于密封端面液膜汽化相变,建立了其数值计算模型。采用了以泄漏量和开启力两个密封性能参数为优化目标,螺旋角、槽数、槽深、槽坝比和槽堰比5个密封端面结构参数为变量的五因素、五水平的正交优化试验方案;研究了密封端面液膜汽化相变下,不同密封端面结构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密封结构参数对泄漏量和开启力的影响灵敏度不同,设计的正交试验方案可以有效地对密封性能进行优化,可为此类工况下的密封装置的结构优化设计和实际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制动性能动力学分析中,通常不考虑路面阻力和发动机制动力矩.为分析在制动试验过程,从高附至低附路面情况下,车轮打滑及导致的发动机熄灭情况,建立了考虑发动机拖滞力矩的制动过程动力学模型,并与验证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制动性能动力学分析中,通常不考虑路面阻力和发动机制动力矩.为分析在制动试验过程,从高附至低附路面情况下,车轮打滑及导致的发动机熄灭情况,建立了考虑发动机拖滞力矩的制动过程动力学模型,并与验证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阀门》2017,(3)
通过对小口径浮动球球阀PTFE阀座的受力分析和压缩量的量化分析,展开阀座压缩量和结构尺寸的计算,并以阀座强度、密封性能、启闭寿命和启闭力矩的测算验证设计参数的合理性,排查影响压缩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浅槽环瓣型浮动环密封的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浅槽环瓣型浮动环密封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其结构参数和工况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采用非线性、单目标、单参数的方法。优化结果表明:结构参数和工况参数对浅槽环瓣型浮动环密封的性能影响很大,随着槽深的增加,泄漏量减小而刚度增加;而随着槽数、密封压差、轴颈线速度的增加,泄漏量增大而刚度下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根据实际的工况条件综合考虑、设计结构参数,最大限度地减小密封泄漏,提高密封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探索涡动现象对液膜密封性能影响,基于满足质量守恒的Schnerr-Sauer空化模型,建立螺旋槽液膜密封涡动模型,探讨密封环涡动半径、涡动速度对液膜密封空化分布及密封动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涡动半径对液膜承载能力和泄漏量影响较小,但显著影响液膜空化率和倾覆力矩,尤其是正向涡动时;涡动速度对液膜空化率和密封动压性能影响显著,正向涡动时具有促进作用,反向涡动反之;在相同工况时,正向涡动对密封动压性能的影响好于反向涡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无摩擦气缸的定义与应用,根据圆柱活塞间隙密封与带径向两排节流小孔圆柱活塞的密封模型,指出了影响其内泄漏量的主要参数。结合理论分析与经验,设计了一种新型无摩擦气缸及其带径向节流孔与轴向密封槽的气浮活塞,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分析了活塞与缸壁间隙处的气流压力与流速分布,研究表明活塞上密封槽具有提高密封与支撑作用。另外为获取无摩擦气缸的摩擦性能,研究了两种测试方法与装置,根据实验可得活塞表面带密封槽与节流小孔的气浮式气缸活塞向上运动时摩擦力极小,实现了气悬浮。  相似文献   

18.
需液量是制动系统关键性设计参数,目前关于制动系统需液量的研究缺乏理论和仿真依据。通过解析车辆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推导需液量关于制动液压强的数学公式,并基于AMESim的设计探索工具,搭建可自寻优的需液量仿真模型。根据实测数据寻找制动系统仿真模型的最优参数拟合值,并利用自寻优出的模型对制动系统需液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根据目标需液量反向推导出制动系统的关键设计参数,并用以模拟制动系统的需液量分析,为制动系统的设计和故障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柱面螺旋槽气膜密封结构参数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柱面气膜密封中的人字形螺旋槽结构,采用了几何结构适应性强的有限元法对密封气膜的压力场进行数值计算;定量地计算分析了螺旋槽结构参数对密封特性的影响,建立了螺旋槽几何结构参数变化对承载力、摩擦转矩、泄漏量等影响的规律曲线。计算结果表明:螺旋槽的存在对动压气体润滑压场分布产生较大的影响,压场呈现锯齿状分布;槽的各参数对密封稳态特性有直接的影响,从密封设计角度考虑,槽数取值在14~24之间,螺旋角在60°左右,槽宽比的选择在0.5左右为佳;槽深比、槽长比对泄漏和摩擦力矩影响互相制约,应用中需要考虑其对动态特性的影响。设计中还需结合具体的工况场合,分析比较后确定各参数。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电机轴承密封可靠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电机的枞树型槽上游泵送机械密封。在MATLAB环境下求解液膜稳态雷诺方程,得到枞树型槽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端面液膜压力分布,分析端面结构参数如槽深比、螺旋角、槽坝比对密封稳态特性的影响规律,并给出枞树型槽结构参数的设计优选范围。结果表明:该机械密封具有较好的动压效应;随着槽深比的增加,开启力、泵送量和液膜刚度均先增大后迅速减小,摩擦因数则缓慢增大;随着螺旋角的增大,开启力和泵送量逐渐减小,刚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槽坝比的增大,开启力和泵送量增加,摩擦因数增大,刚度先逐渐增大而趋于稳定;槽深比和螺旋角对枞树型槽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的稳态特性影响较大,而槽坝比的影响较小;取槽深比1. 0~4. 0、螺旋角15°~25°、槽坝比1. 5~2. 5时,机械密封可获得较大开启力和液膜刚度、较小摩擦因数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