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包裹粉工艺制备粗晶粒WC-Co硬质合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费氏粒度为8.06μm的WC粉与Co(NO3)2·6H2O为原料,采用N(CH2CH2OH)3(TEA)为还原剂制备WC-12%Co(质量分数)包裹粉,以包裹粉为原料制备WC-12%Co硬质合金。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包裹粉与合金中WC晶粒的立体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粉末的物相组成,采用比表面积分析仪分析TEA还原产物多孔泡沫Co的比表面积,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合金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包裹粉中Co为纯fcc高温相结构,呈多孔泡沫状纳米组装结构形式包裹在WC粉末表面;WC-12%Co合金组织结构均匀,平均晶粒度为4.8μm,WC晶粒结晶完整、呈规则多面体形状。  相似文献   

2.
以费氏粒度为4.1μm的WC粉末和CoCl_2·6H_2O、(NH_4)_2C_2O_4·H_2O为原料,将钴粉制备过程与粉末混合过程相结合,一步还原制备WC-Co包裹粉,并以包裹粉为原料成功制备了WC-8%Co(质量分数)超粗硬质合金。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化学元素分析仪、力学试验机等分别对WC-Co复合粉末及硬质合金的微观形貌、物相组成和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一步还原法制备的WC-Co包裹粉末中,Co为fcc和hcp双相结构,Co相呈树枝状包裹在WC粉末表面。由该包裹粉制备的硬质合金组织结构均匀,综合性能优异,合金平均晶粒尺寸为8.9μm,密度14.63g·cm~(-3),硬度87.6HRA,抗弯强度2438 MPa,断裂韧性20.92 MPa·m~(1/2)。一步还原包裹粉工艺克服了传统湿磨工艺混料过程中WC粒度显著减小的问题,晶粒度可控性好,且工艺流程简单,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采用化学包裹法制备MoSi2/Cu复合粉体,研究MoSi2/Cu包裹粉体的物相组成、颗粒形貌及包裹粉体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复合粉体的主要物相组成为Cu、MoSi2及自发氧化生成的Cu2O;包裹颗粒呈椭球形的蛋状结构,包裹层厚度为150-400 nm,包裹效果较好;在氧气炉中于950℃煅烧1 h后,复合粉体主要物相为Cu和MoSi2,强化相MoSi2未与基体Cu发生反应.DSC分析表明:1 000℃以下复合粉体中只有Cu2Cl(OH)3和Cu2O的分解反应,复合粉体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Process of Electroless Silver Coated Al-Mg Alloy Powd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葡萄糖和酒石酸钾钠双还原剂,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银包铝镁合金粉。实验过程中,主盐为银氨溶液,通过不同的添加速度加入还原液中,得到了微观形貌不同的复合粉体,对复合粉进行微结构分析,确定了以 2~3 mL/min 较小的速度添加主盐能够得到包覆效果良好的复合粉体,其电阻率达到了5.13×10-6 Ω·m;微结构分析银镀层沉积过程表明还原的银颗粒首先沿合金粉体的晶界处形核沉积,并作为之后反应的催化形核中心,促进银的还原沉积,镀层不断平铺生长最后得到完整均匀的镀银层。  相似文献   

5.
利用葡萄糖和酒石酸钾钠双还原剂,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银包铝镁合金粉。实验过程中,主盐为银氨溶液,通过不同的添加速度加入还原液中,得到了微观形貌不同的复合粉体,对复合粉进行微结构分析,确定了以2~3 mL/min较小的速度添加主盐能够得到包覆效果良好的复合粉体,其电阻率达到了5.13×10~(-6)Ω·m;微结构分析银镀层沉积过程表明还原的银颗粒首先沿合金粉体的晶界处形核沉积,并作为之后反应的催化形核中心,促进银的还原沉积,镀层不断平铺生长最后得到完整均匀的镀银层。  相似文献   

6.
采用简化预处理辅助化学沉积方法制备了WC-Ni复合粉体,结合压制烧结方法获得了不同Ni成分的WC-Ni复合材料。通过FESEM. EDS 和XRD检测手段研究分析了原始WC粉、WC-Ni复合粉体和WC-Ni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和断口特征。研究了不同Ni含量对WC-Ni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Ni颗粒均匀包覆在WC粉体表面,WC-Ni复合材料具有细小均匀的晶粒分布;随着Ni含量的增加,WC-Ni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增加,硬度基本保持不变,断口形貌表现出穿晶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7.
钴盐沉淀法制备硬质合金混合料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醋酸钴、WC粉和氨水为原料,以蒸馏水作为反应溶剂进行化学反应,反应物经氢气还原制得钨钴混合料,最后制得硬质合金,并与传统工艺制得的合金进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XRD图谱显示实验反应生成物是钴氧化物前驱体,面分析图谱显示新工艺制备的混合料元素分布更均匀,细碎WC颗粒更少,新工艺制备的硬质合金密度及硬度变化不大,强度提高了318N/mm2,韧性提高了0.2N·m/cm2。  相似文献   

8.
采用简化预处理辅助化学镀法制备了WC-Ni复合粉体,结合压制烧结法获得了不同Ni含量的WC-Ni复合材料。通过FESEM,EDS和XRD检测手段分析了原始WC粉、WC-Ni复合粉体形貌和WC-Ni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和断口特征。研究了不同Ni含量对WC-Ni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Ni颗粒均匀包覆在WC粉体表面,WC-Ni复合材料具有细小均匀的晶粒分布;随着Ni含量的增加,WC-Ni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增加,硬度基本保持不变,断口形貌表现出穿晶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两步法制备高纯度W或WC粉体的工艺,该工艺包括碳热预还原WO_(2.9),以及后续的对还原产物进行H_2还原或CH_4+H_2混合气体碳化。研究C/WO_(2.9)摩尔比和反应温度对不同阶段产物的相组成、形貌、粒径及杂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WO_(2.9)摩尔比为2.1:1-2.5:1时,碳热预还原产物的物相由W和少量WO_2组成。随着C/WO_(2.9)摩尔比从2.1:1增加到2.5:1,碳热预还原产物的粒径逐渐减小。因此,采用相对较高的C/WO_(2.9)摩尔比和较低的反应温度有利于获得超细W或WC粉体。经过第二阶段的反应,可以制备高纯度W粉和WC粉。  相似文献   

10.
采用配位共沉淀制备了铁镍合金前驱体,用氢气直接还原前驱体得到了超细纤维状铁镍合金粉。系统研究了反应物浓度、pH值、反应温度及添加剂等参数对前驱体制备过程的影响。分别采用XRD、TG-DTA和SEM对前驱体的结构、热分解过程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2%的PVP作为添加剂,当Fe2+和Ni2+(1:1)总浓度为0.8mol/L,pH值为6.2,反应温度为60°C时,可以制得分散良好、形貌均匀的纤维状前驱体。前驱体在420°C的氮气和氢气混合气氛下直接还原可以得到纯度高、分散性好的纤维状铁镍合金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