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及应用技术的发展,可将微机或以微机为基础的PLC或工控机用于水力发电站监控系统,以实现机组的顺序操作。近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功能强大、实时性高。文章阐述了PLC的功能及工作过程,进而详细介绍了PLC在火电厂配煤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矿用工业锅炉微机监控系统兖州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吕跃军,王信,时广礼1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煤矿采掘设备中的应用,煤矿用工业锅炉的监控也开始采用计算机技术。煤矿用工业锅炉与普通工业锅炉一样,其微机监控系统检测参数多,控制复杂。如果使用一台微机,一个CP...  相似文献   

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分析与设计北京煤炭设计研究院王载厚汪学全随着微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微机监控和微机保护系统已趋成熟,完全能胜任变电站的数据采集、控制和保护。变电站已步入综合自动化阶段。我们在晋城局寺河矿井35/6kV变电站工程设计中按照变电站综合...  相似文献   

4.
李连东 《煤炭技术》2008,27(5):37-38
阐述了DF3300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系统组成和系统主要功能特点,它是先进的发电厂微机继电保护和监控管理系统,可实现发电厂电气设备(机组、辅机、厂变、线路、电动机)监视、监测、保护及远动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着重叙述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计算软件包的结构、功能、特点、设计思想、设计技巧,以此阐述微机在黄土工程地质计算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微机监控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在土工试验工作中的应用,介绍了监控系统与微机的连接方式、通讯方式以及黄土软件包数据库自动建立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黄土工程地质计算的微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着重叙述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计算软件包的结构、功能、特点、设计思想、设计技巧,以此阐述微机在黄土工程地质计算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微机监控技术的发展善及其在土工试验工作中的应用,介绍了监控系统与微机连接方式、通讯方式以及黄土软件包数据库自动建立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兴隆庄煤矿十采区泵房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性能特点和结构组成。该系统实时采集水泵系统的运行参数,自动控制水泵的启停和切换故障机组,对高压开关设有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具有故障报警、报表输出、视频监控等功能,提高了煤矿采区排水泵的自动化管理水平,为保障煤矿安全、高效的生产提供了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前变电站无人值守是变电站最先进的管理模式,微机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是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的必经途径。在深入研究微机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云南省都龙矿区为例,设计开发了一种大型化、数字化、现代化露天矿山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微机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详细分析了系统整体架构及功能设计,供相关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变电站中高压一次设备,金属铠装真空开关代替上世纪采用的多油或少油开关,同时计算机和数字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二次设备基本上实现了微机化。微机保护、微机监控装置在变电站中被广泛采用,大大提高了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的可靠性。本文针对我公司35/10kV变电站采用的长沙华能自控集团综合自动化系统,结合一次系统、自动化控制等方面,对变电站安全操作运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王虹桥 《中国煤炭》1999,25(12):33-33,58
1 我国煤矿监控系统防雷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化管理意识的增强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煤矿安全监控技术的日益成熟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在全国大中型矿井中已比较广泛地得到应用。这些系统从中心监控微机系统、通讯设备、检测设备和执行设备等的投资到安装调试 ,其资金投入少则几十万元 ,多则几百万元。但是 ,目前在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发展上 ,生产厂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监测与控制的性能指标上 ,对一些不常发生的系统安全问题则关注不够 ,因此在电路设计时没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如系统自身防雷击能力就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近年来 ,行业…  相似文献   

11.
崔鹏飞 《能源科技》2020,18(2):67-71
随着水电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大坝工程建设规模逐渐加大,大坝安全监测工作越来越重要,监测项目和监测点越来越多,测量工作量加大,传统的人工监测方式难以满足安全监测工作需要,无法实现实时监测和快速分析,因此,迫切需要实现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枕头坝一级水电站大坝所处地质结构极其复杂,且所处位置也极为重要,容不得任何事故出现。通过对枕头坝一级水电站大坝及边坡安全监测系统升级改造,采用GNSS及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系统,充分利用两者间的优点,并做到相互弥补,实现了对大坝安全的自动化及全天候监测,为大渡河流域已建电站的自动化升级改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代德富  张升波  刘伶  齐馨 《中州煤炭》2018,(5):151-156,162
基于降雨径流模型确定水电站地址勘察已成为水资源评价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快速地确定水电站地址勘察。选取位于云南省中部滇中盆地地区澜沧江流域作为研究区,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从数字高程模型角度出发,确定了流域尺度、流域边界和最小面积、平均高程、流域平均坡度等水文信息。运用分辨率为2.5 m的IRS-P5立体卫星数据导出数字高程模型。该数字高程模型用于生成盆地的流向和流量累积图。通过对这些图像的分析得出了综合排水网;利用地形资料,包括流域面积、平均流域高程和降雨资料的有限点观测值,推导出整个流域的回归模型,使用平均面雨量计算其雨量分布图,结合Kriging统计方法生成子流域验证这个回归模型,并给出了水电站地址勘察建设地点。  相似文献   

13.
肖冬顺  马明  项洋 《钻探工程》2021,(1):103-111
钻探是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钻探方式获取的工程地质资料是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钻探技术和装备、仪器等在水利水电工程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本文中水利水电钻探技术进展主要包括:随钻压水试验技术,自振法抽水试验技术,砂层、软土层和卵砾石层钻进及取样技术,大顶角斜孔钻进技术,声波钻进技术,全液压动力头式钻机,浅海钻探技术以及水利水电帷幕灌浆自动记录仪等。合理选择和应用这些钻探技术和设备对于优化水利水电工程勘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还对水利水电工程钻探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利用液压伺服控制技术对通风机叶片或导叶安装角度进行调节的具体设计,并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了系统的自动化。采用VB作为开发软件,利用了其友好的可视化界面和强大的通信功能,实现了通风机状态监控系统和远程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使得整个系统可以实现实时远程网络控制。  相似文献   

15.
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整合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矿井逐渐建立了自己的自动化系统,如安全监测系统、排水监控系统、供电自动化监控系统、大巷信集闭系统等。但各系统之间不能资源共享,无法实现统一管理和调度。因此对井下各个自动化系统进行统一管理,进行系统集成,建成一个通用的管理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了全矿的管控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唐健 《煤炭技术》2013,(5):129-131
计算机监控系统是矿井安全生产的保证,伴随着计算机监控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监控系统关键设备的监控分站技术也获得了很大的进展,实现对整个矿井生产的全面实时监控,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7.
程丽  柯赛  熊莉  刘凌宇 《中州煤炭》2022,(3):152-157
城市发展与新能源渗透导致电力系统运行难度增大、电网荷源联合调峰控制消耗增加,为此,提出基于灵活性裕度的电网荷源联合调峰节能降耗控制方法,减少污染排放,达到节能降耗目的。以电力系统的上调和下调灵活性裕度指标为基础,以最大抽蓄调峰效益、最大风电消纳电量、降低发电机组能耗为目标,结合气电功率平衡、火电机组、水电站等约束条件,建立荷源联合调峰协调滚动节能降耗控制模型;将模型分为水电、气电、火电3个调度层实施分层求解,实现电网荷源联合调峰节能降耗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灵活性资源配置可避免切负荷情况出现,全额消纳风电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电网能源;同时该方法应用后可减少火电开机机组台数,可减少341 t污染物排放,减排率达到4.3%,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由于采空区侧底板在应力作用下岩石完整性被破坏,裂隙发育,但裂隙具体发育多深,是否能够导通深部奥灰含水层,目前国内研究尚待研究。针对这一问题,以范各庄矿为例,采用超前防范回采工作面突水技术,建立微震监测系统、预留底板水文观测孔、利用矿井水文自动监测系统等手段,监测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裂隙发育情况、底板含水层水量变化情况以及与深部奥灰含水层连通情况。结果表明,超前预防回采工作面突水技术能够起到预警作用,避免发生突水淹井事故,确保工作面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9.
抚顺市莱河尾矿库安全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金属非金属矿山采选业的迅速发展,尾矿库的安全生产和环境安全等问题日益显现,尤其是我国尾矿库下游大都为人口密集区、城镇或大型工厂企业,因此,尾矿库的安全备受关注。通过对抚顺市莱河尾矿库稳定性分析,有必要加强安全监测,进而确定浸润线、库水位、滩面标高、坝体位移作为尾矿库安全运行的主要监测指标。利用GPS技术、传感器技术、信号传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从宏观、微观相结合的全方位角度,监测影响尾矿库及坝体安全的各种关键技术指标,并结合现代监测技术设计开发软件平台,为尾矿库安全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对抑制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伤损范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