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使用复配交联剂制备室温硫化硅橡胶,采用等离子体在硅橡胶表面引入活性基团,进一步利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对硅橡胶进行表面接枝聚丙烯酰胺改性。利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接触角、XPS、SEM等对改性前后硅橡胶的表面结构、组成、形貌和性能进行表征;并利用细菌黏附实验对比研究改性前后硅橡胶表面的细菌黏附性。结果表明,接枝改性后的硅橡胶,其表面由108.5°的疏水表面变为49.5°的亲水表面,硅橡胶表面细菌黏附量最高可降低98.7%。  相似文献   

2.
以等离子体活化硅橡胶,然后采用紫外光接枝法将N-乙烯基吡咯烷酮接枝于硅橡胶,同时使其自聚为稳定存在于橡胶表面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通过测定水接触角、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等方法分析硅橡胶改性前后的表面变化。结果表明,改性后硅橡胶表面携带的新官能团和元素均带有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特征,表明其与硅橡胶基质有较为牢固的化学键相连;硅橡胶表面的水接触角从改性前的110°降至改性后的18°,亲水性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3.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研究了废胶粉(GTR)的表面化学接枝改性,包括2-溴异丁酰溴(BIBB)与GTR表面羟基的反应,以及形成的大分子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接枝聚合反应;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热重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接枝改性反应前后的GTR表面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GTR表面含有一定量羟基,...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无规-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甲酯)[P(GMA-r-mPEGMA)],然后将其中的部分环氧基团与十七氟硫醇中的巯基通过点化学反应,接枝上十七氟硫醇单体(Perfluorodecanethiol,PFDT),制备成环氧含氟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无规-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十七氟硫醇[P(GMA-r-mPEGMA)-g-PFDT]。利用自组装方法将环氧含氟聚合物制备成水分散纳米胶束溶液,将棉纤维浸渍到该水分散纳米胶束溶液中,加入2-乙基-4-甲基咪唑作为潜伏性促进剂,促进聚合物的环氧基团与棉纤维表面的羟基活性基团反应,将含氟聚合物通过化学接枝法键合到纤维表面。将改性棉纤维烘干,使含氟基团迁移到表面,制备成超疏水/疏油效果的棉纤维表面,其水接触角度可达到165°以上,滚动角度小于5°,食用油接触角在130°以上,且由于环氧基团的强有力粘接性,使得该改性棉纤维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耐有机溶剂抽提、耐酸碱、耐水洗、耐超声等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5.
孙宾宾  杨博 《广州化工》2014,(21):20-21,101
介绍了材料表面改性的方法,着重叙述了表面接枝技术在光敏感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分析了材料表面接枝共聚和材料表面偶合反应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材料表面接枝聚合利用材料表面的活性中心引发乙烯基单体在材料表面接枝聚合,接枝层厚度不均匀,接枝效率较低,单体有浪费;材料表面偶合利用材料表面的活性基团与带有活性基团的小分子(或聚合物)反应,把具有特殊功能的基团修饰到材料表面,修饰厚度可控,单体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紫外光接枝方法,在聚丙烯(PP)/三元乙丙橡胶(EPDM)共混板材表面接枝聚丙烯酰胺(PAAM)。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接触角测试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接枝改性PP板表面进行了表征,并讨论EPDM含量、辐照时间、单体及引发剂用量对接枝量和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共混板材表面成功接枝了PAAM,当EPDM的含量为共混板材的20%时,改性PP板表面接枝量达到0.75 mg/cm^2;接触角从102.5°下降到72.5°;表面自由能从16.6 mN/m增大到48.7 mN/m。  相似文献   

7.
纳米白炭黑的复合改性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使纳米白炭黑具有强疏水性,在传统硅烷偶联剂改性工艺基础上,引入了硬脂酸进行复合改性,制备出了具有高疏水性能的纳米白炭黑。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接触角测试和沉降实验等研究了改性后试样的结构和性能,并讨论分析了复合改性的机理。结果表明:通过硅烷偶联剂改性,白炭黑表面接枝了氨基(—NH2)基团;硬脂酸改性后,—NH2基团与硬脂酸的羧基基团(—COOH)形成酰胺键(—CONH—),白炭黑最终表面形成了疏水性能优异的—(CH2)3COHN—(CH2)16CH3基团。复合改性后的纳米白炭黑表面通过化学键接枝了硬脂酸分子,与水的接触角达到了140°,具有优异的疏水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通过溶胶凝胶原位水解法成功合成ZnO@PPEGMA壳核复合结构纳米晶。ATRP引发剂2-溴异丁酰溴通过酰溴与ZnO表面羟基的酯化反应固定在ZnO纳米粒子表面,再由ATRP引发聚合甲基丙烯酸甲基醚聚(乙二醇)酯(PEGMA)得到粒子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基醚聚(乙二醇)酯)(PPEGMA)的改性ZnO纳米粒子(PPEGMA@ZnO),表面引入PPEGMA后,ZnO纳米粒子的在溶剂中分散性得到提高,它的近带边发射峰发生蓝移。  相似文献   

9.
利用铝锆有机金属偶联剂对超细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讨论了改性前后超细碳酸钙的润湿性、沉降体积等表面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超细碳酸钙与水的接触角增大;红外光谱和能谱分析表明,在无机碳酸钙粉体表面接枝上了铝锆有机基团;通过扫描电镜可以看出,改性后的超细碳酸钙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利用羰基二咪唑(CDI)的高活性活化纳米纤维素(NCC),使NCC表面带有高反应活性的碳碳双键。再以2-溴异丁酸乙酯为引发剂,铜丝为催化剂,制备出低分子量的聚丙烯酸甲酯(PMA)。然后采用活性自由基聚合将PMA接枝到活化的NCC表面,制备出PMA接枝改性的NCC。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合成的PMA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测试方法对改性前后的NCC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合成的PMA分子量为2 000,分子量分布窄(分布指数为1.14),并且其成功接枝到NCC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