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结合新疆电网的网架结构特点,针对新疆220kV台远变电站RSVC系统的相关配置,利用电力系统仿真分析程序,对台远变电站RSVC系统不同运行方式进行了谐波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对台远变电站RSVC系统具有直接的参考意义,相关结论对RSVC系统的推广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甘肃电网网架结构、无功配置等情况的分析,总结了甘肃电网近2年的无功电压运行情况,指出其运行中存在的各种无功电压问题;对甘肃省典型地区定西电网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了解决甘肃电网无功电压问题的建议和措施,为改善电网电能质量和降低损耗、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甘肃电网网架结构、无功配置等情况的分析,总结了甘肃电网近2年的无功电压运行情况,指出其运行中存在的各种无功电压问题;对甘肃省典型地区定西电网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了解决甘肃电网无功电压问题的建议和措施,为改善电网电能质量和降低损耗、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疆电网负荷分布不均,电压稳定性较差的状况,提出了在我国首台投入运行的220 kV变电站接入35kV电压等级的移动式RSVC,以求改善现状.介绍了RSVC装置投入运行一年来的运行情况.分析了RSVC的控制策略、运行方式.指出了应从哪几方面改进,优化,方能更好地发挥该装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温栋  贾嵘  韩杰  郑翔宇  马喜平 《高压电器》2019,55(4):193-197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很大程度上受无功补偿和无功平衡的影响。针对甘肃河西地区风电场集中并网导致局域电网电压剧烈变化的现状,在甘肃河西地区风电场无功补偿现状的基础上,在电力系统综合分析程序(PSASP)中对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后安全稳定性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实际风电场无功补偿容量及运行效果进行了研究,对建议运行方式和不建议运行方式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风电接入电网后稳定水平提高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前甘肃电网内存在两个无功环流,一个是刘家峡一炳灵电磁环网,另一个是靖远-银城-沙河电磁环网,无功环流会产生无谓的有功损耗和无功损耗。造成无功环流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源于规划,有的是由于管理体制,有的由于运行方式,有的只是环网中各变压器的变比不匹配引起环网中存在环路电势,进而引起循环功率。那么,甘肃电网内无功环流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采取必要措施消除无功环流。笔者在对甘肃电网内两个电磁环网进行计算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结论性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先锋理由:电网无功电压线损管理专项治理年之后,甘肃公司的无功管理由“短板”变为“长板”,并为国家电网公司确定合理的线损率指标提供了重要依据。先锋态度:四两拨千斤,重在找准技术线损的突破点。甘肃省地域狭长,甘肃电网处于西北电网的中心位置,承担着西北电网西电东送、东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电网规模大、在线无功优化计算困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形操作的分区无功优化方法。该方法可以在系统接线图上通过点图操作实现任意分区,然后对指定区域进行无功优化。详细地介绍了该方法的实现过程,包括选择分区、拓扑分析、边界等值和优化算法等各个环节,由于降低了待求网络的求解规模,该方法大大提高了无功优化的计算速度。该方法目前已经应用到甘肃电网无功优化当中,在改善系统电压质量、降低有功网损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多代理技术的智能性、分布性及协调性等特点,结合灵敏度法和向量—距离算法,提出基于多代理的电网无功电压协调控制模型,以解决约束大规模风电并网的电压稳定问题。该模型综合节点间物理距离和电气距离,建立区域级、地区级多代理(Agent)无功协调控制模型,使其能够根据电网实测数据计算电压无功灵敏度,并据此动态更新电网的无功电压控制区域划分,使分区内的无功电压强耦合,分区间的无功电压弱耦合,从而优化无功补偿设备的控制策略,以降低因无功流动而引起的网损,该模型能够在全局范围内对控制策略寻优,突破了分布式Agent局部求解的局限性。在甘肃某含风电场电网中的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控制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甘肃电网瓜州地区风电场原有固定电容器组无功补偿性能缺陷和安全隐患,提出利用SVG装置动态无功调节的优势对原有无功补偿装置进行改造方案.介绍了瓜州地区电网概况、特点和远期规划,以及采用SVG的意义和应用,分析了SVG装置响应时间和动态跟踪时间,讨论了利用SVG装置连续平滑调节无功补偿量配合原有固定电容器组的改造方案、特点、实际效果,改造后,满足系统对无功电压的调控要求,也为今后电网的无功补偿智能化改造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电压和电网损耗是电力系统重要的指标。提高电压合格率和降低电网损耗是电网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目前在地区电网中已广泛使用的无功补偿和调压手段是变电站无功电压控制装置VQC,但是VQC存在着不能有效处理全网范围内的无功优化问题和维护工作量大等诸多不足。AVC是地区电网无功调度发展的最高阶段。介绍了地区电网AVC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控制模式、控制策略等,并针对当前无功电压控制的现状,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网格技术在电力调度信息化中的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电网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需求在不断的提出,应用系统还在不断的更新和改进之中。如何使现在的系统信息高度的共享,系统之间如何更有效的实现应用的集成,实现信息一体化,系统可以灵活、健壮地适应未来的发展等问题是目前电力调度信息化一大热点。我国“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战略决策的实施,对于大电网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也日益凸现其重要性。而信息集成和共享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信息共享符合国网公司关于数据整合的思想,也是电力调度系统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的迫切需求。未来电力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就是实现对电网的海量信息资源进行共享。网格(Grid)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重要信息技术。网格技术对于网络上各种资源可具有巨大整合能力,如果将其应用到电力系统中,为不同调度系统间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带来方便,并最终能成为支撑广域电网分布式电力系统数据共享和分析计算的支撑平台。文章还提出了基于网格技术的数据共享的好处。  相似文献   

13.
750 kV电网已逐渐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的主力电网,分析了西北地区750 kV电网的发展概况和750 kV线路的电气特性,分析了750 kV线路投运前后甘肃电网网损及网损率、甘肃电网330 kV线损和省际联络线线损,分析结果表明750 kV线路的投运明显降低了甘肃电网损耗。  相似文献   

14.
川电东送湖南电网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苏志扬 《电网技术》2004,28(8):26-29
为开发四川省丰富的水电资源,川电将通过三峡地区的输电线东送华中电网,同时,湖南电网也将接受三峡和金沙江的电力.文章建议将原计划新建的湖南与华中电网间的第三回500kV联络线改为新建川渝与华中电网间的第三回500kV联络线,以实现川电东送湖南.初步研究表明,该方案不仅能增加川电外送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湘渝地区水电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临汾电网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特点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了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在临汾电网应用情况及电能质量测试结果,为山西省电能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搭建了区域网络平台,实现了多个厂家多种数据格式的兼容,采用三级网络分布结构,局域网传输模式,解决了电能质量监测数据不能及时准确传输的问题,提高了监测水平,为临汾电网变电站自动化建设开辟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网目前存在电磁环网问题,不利于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通过对白银电网环网解环的研究,提出了电磁环网解环的条件及电磁环网解环方案。运行结果表明,电磁环网解环运行后,简化了网络接线,优化了电网潮流,使各电网都不同程度的降低了网络损耗,各电网都满足线路“N-1”校验的要求,提高了电网稳定性;同时优化了电网无功潮流流向,各电网无功潮流更趋于合理,经过校验计算各电网无功配置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7.
线损无功电压综合计算分析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线损无功电压综合计算分析管理系统的功能、特点,及功能实现的技术方案。并以该系统在甘肃省兰州地区电网内110kV红山根变电站的应用效果说明了无功优化前后电压水平和线损下降的情况。实践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指导电网无功优化和节能降耗工作。  相似文献   

18.
李雪红  王维洲  吴悦 《供用电》2011,28(1):30-32
根据甘肃省电力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关联的特性分析,宜采用相似体合成算法(AC算法)对甘肃未来电力消费进行预测。介绍了AC算法及其对甘肃省2009~2012年电力消费预测的应用。经检验,该方法预测结果的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 IS)的电力网络拓扑算法。G IS是实现电力系统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新技术,其应用十分广泛。针对现有G IS在网络分析应用程序中的局限性,对G IS拓扑功能和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如何基于G IS的拓扑数据,构建满足电力网络分析需要的拓扑数据。该算法利用G IS连通性功能,在开发的基于G IS的电网图形编辑平台上,对网络元件的属性表和拓扑做了处理,简单实用。该算法拓展了G IS拓扑分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使得基于G IS拓扑分析的高级应用程序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在电网无功分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并将其应用于电网无功分区,以复杂网络社团结构理论为基础,建立以电气距离为权重的电力系统加权网络模型,以模块度为标准量化地评价无功分区的划分质量。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采用了新的粒子编码方式与位置更新方式,提高了以模块度为目标函数的启发式算法的收敛速度并减少了存储空间。通过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的无功网络具有较强的区域解耦特性,分区内部电气联系紧密,区域之间联系稀疏,无功分区结构合理。该算法在IEEE 39节点系统、IEEE 118节点系统及大型电网的应用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