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彩南油田自动化系统是新疆油田设计院和准东公司共同设计开发建设的一个典型的内陆盆地干旱沙漠油田自动化系统。除了可靠的系统、灵活的网络、开放的软件之外,最大的特点是向两头延伸,向前把井口、井筒、井下三部分的有关数据同时采集,向后把全部采集数据实时传递到110km的准东公司数据中心终端室内,使自动化系统的信息采集、处理与新疆石油管理局开发数据库接轨,开展了实时数据的油藏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2.
陆梁油田自动化系统采用基于B/S/C(Browse/Sever/Collection)模型的3层体系结构。该系统利用整体结构优化提升整体性能;利用功能优化及施工工艺简化大幅度降低总体投资;利用底层接入技术实现多种控制器无缝系统接入。实现了自动化监控实时数据向关系数据转化,使自动化数据直接用于生产分析与决策,也为油井在线结蜡预警及油田冬季冷输等工艺技术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陆梁油田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油田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石油库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现状及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系统的发展趋势: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控制模式向集成式控制方式发展,建设统一的综合信息平台和以实时数据库为基础的集成数据平台,使油库建设向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油田自动化技术,随着电子计算机发展和应用,数据信息传输技术发展和应用及过程控制仪表发展和应用,使油田自动化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油田自动化向综合自动化过渡油田自动化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在“油田数字化”建设时期。“抽油机油田生产自动化系统”就是一种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井口和抽油机相应部位安装的载荷、电流等传感器,通过遥测系统,实时采集数据,可进行功图求产,自动生成报表。同时还可以实现故障报警、网络数据浏览等功能,从而实时在线获取油井动态信息。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外油田自动化技术早已由早期的仪表自动化进入大量应用可编程控制系统(PLC)、集散控制系统(DCS)和数据采集及监控系统(SCADA)时期。对PLC技术、DCS技术和SCADA系统在国外油田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做了总结和分析。指出国外油田自动化技术正在向开放性、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表现为PLC向微型化、PC化、网络化和开放性方向发展,DCS系统设计面向测控管一体化,SCADA系统向标准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开展油田地面系统简化工作,降低石油生产成本,提高油井的自动化管理水平,研制了基于Web的远程油田监控系统。以ASP.NET开发技术、XML技术和AJAX技术等程序开发技术为基础,使用B/S与C/S模式相接合的方式,实现信息层、控制层以及设备层三层网络的数据交互。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将现场仪表、数据采集单元、无线网桥和监控中心计算机设备进行有效集成,实现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实时性。现场试验表明,该系统具有管理便捷、实时高效和操作方便等诸多优点,可满足数字化油田的监控要求。  相似文献   

8.
工业以太网在长庆气田自动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完全改变了厂矿企业传统的自动化网络架构,使之具有了实时特性、确定性和可重复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效率,这对分散的系统整合,旧系统的改造、升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技术在长庆气田自动化系统中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应用该技术是长庆油气田自动化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油田工程中主要模块的自动化控制设计和开发,包括油田勘探系统、油田开发系统、工程进度管理系统、地面建设系统、数据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进而实现一套较为完整的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系统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管理者与油田现场工作人员的无缝交流与控制信息传递,将油田现场的数据经过无线传感网络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加工、传输等,并形成记忆知识库,经营者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远程自动化控制,能够随时根据知识库进行指令的传递,实现闭环管理以及生产经营的自动化控制。  相似文献   

10.
油田自动化信息系统建设主要包括油井远程监控、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输油管线泄露监测、集输站库自动化监控等四个部分,其目的是利用现场监控系统,实现数据源头自动采集,借助油田现有网络资源自动加载到厂级实时数据库,为各级管理部门应用提供开放的数据平台,使生产和管理人员及时控制和掌握生产动态,从而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并可以对取得的实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优化,从而为保证生产设备正常运转、降低生产成本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