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进一步提升日常节能监察的质量和效果,济南市节能监察支队立足"精、细、实",探索建立了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日常监察工作机制,促进了日常监察工作的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一、精心准备,为现场监察做足准备工作(一)集中开展书面监察,掌握基本用能情况2015年一季度,济南市节能监察支队以县(市)区为单位,召集工业重点用能单位,开展了以能源利用状况和节能目标责任制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浙江节能》2009,(3):37-38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全省节能重点工作开展节能监察,确保各项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推动用能单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全面推进全省节能降耗工作。  相似文献   

3.
《节能与环保》2014,(12):58-58
2014年10月10日至15日,西藏自治区节能监察中心组织环保厅、工信厅和节能相关专家,联合对山南地区2家矿业、1家水泥厂、1家藏药厂、1家公共机构等共5家重点用能单位开展了2014年度山南地区节能监察工作,调查和了解了山南地区在节能领域的工作开展情况,包括山南地区重点用能单位执行能源管理岗位责任制、建设能源管理体制机制、落实统计报表体系和能耗在线监测等基本情况,顺利完成了2014年度山南地区节能监察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4.
《甘肃能源》2005,(4):3-3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加强用能管理,依法推动全省节能工作,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委将在今年四季度组织对部分重点用能单位(名单见附件)进行节能监察。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节能监察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紧紧围绕节能工作,创新监察机制、监察方式和监察模式,以强化监测、做好服务、注重培训为重点,依法开展节能监察、节能技术服务等工作,有力地推动了西安市节能减排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市节能监察中心最近下发《关于开展本市重点用能单位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情况专项监察的通知》,明确于6月21日起,按企业自查、书面审查和现场监察三个阶段开展专项监察。通过此次工作摸清淘汰设备在用情况,制定淘汰计划和相应措施,落实淘汰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2013~2015年累计出具节能监测报告92份;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监测报告309份;设备热平衡监测报告8份。经初步估算,帮助企业挖掘节能潜力13万吨标准煤。公共机构建筑体量大、节能潜力大、示范性强,是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在保证节能减排目标顺利完成方面作用重大。据初步统计,截止2014年底,济南市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年能耗在1000吨标准煤(或用电量在200万千瓦时)的公共机构及建筑重点用能单位(以下简称非生产重点用能单位)共有105家。2015年,济南市节能监察支队将105家非生  相似文献   

8.
《节能与环保》2015,(4):52-53
<正>一、高质量完成日常节能监察和专项监察任务按照省节能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节能监察工作计划,辽宁省节能监察中心采取多项举措,高质量完成全省102家重点用能企业的日常监察工作。一是明确工作责任。将102家企业按行业和地区分解到四个业务部门,明确了具体责任人。二是统一标准进度。对各类执法文书和资料表格制定了统一模板,对节能监察工作进度进行全程调度和质量管控。三是注重工作结合。针对年初有部分  相似文献   

9.
《上海节能》2010,(2):43-44
2009年,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领导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市节能监察中心根据新修订的《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和市府印发的《本市2009年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要求,以节能监察执法为手段,以推进重点用能单位建立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为抓手,积极探索节能执法新模式,加强对各类用能单位的监管,重点推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节能监察。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全省能源监察工作以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实施方案》、《浙江省节能降耗实施方案》为主线,强化节能监管,加大节能执法稽查力度,加快节能标准化体系建设,全面推进能源监察工作,促进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耗,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监察(监测)工作任务,为超额完成全省年度节能降耗目标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当好政府助手,环绕政府的重点工作做好节能监察工作是监察中心的基本职责.在市政府的部署和市经委的直接领导下,今年夏季,市节能监察中心讲大局,做实事,围绕合理调整环境用能,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和执法检查,努力为电力迎峰度夏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2.
《节能》2017,(10)
建设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在用能单位用能各环节安装智能采集设备获取能耗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上传至云服务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及时准确地掌握用能单位能耗情况,为节能监察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为开展能效对标提供科学依据,对增强节能监察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功能目标和建设原则进行探讨,分析该系统在节能监察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济南市重化工产业比重较高,在用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较多,能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自2013年起,济南市节能监察支队(以下简称"济南支队")将淘汰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作为常态化重点工作,积极探索高耗能落后设备定点拆解机制,已累计集中拆解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2162台(套),严防已淘汰的用能设备继续使用,淘汰落后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明确淘汰落后任务济南支队将查处国家明令淘  相似文献   

14.
赵智  文玉川 《节能》2004,(8):53-54
节能监察是为了实现国家的《节能法》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以及省有关节能的法规、条例的立法意图。通过对用能单位和能源生产经营单位在贯彻、执行能源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予以制止,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在现实工作中得以实施,促使全社会的节能工作  相似文献   

15.
赵智 《中国能源》2004,26(6):44-44,23
2002年,云南省正式启动了节能执法监察工作,旨在敦促全省用能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云南省节约能源条例》和国家《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以推动全省节能工作向纵深发展,将节能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促进全省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相互协调,提高能源利用率,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受云南省经委委托,云南省节能技术服务中心(云南省能源利用监测中心)全面负责全省的节能执法监察工作。两年来,云南省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共对全省的电力、冶金、化工、医药、建材和烟草等行业的58家企业进行了…  相似文献   

16.
《甘肃能源》2006,(1):47-48
2005年,我省有9户重点用能企业首次接受了节能监察。这是自《甘肃省节约能源监察规定》实施(2005年9月6日)以来,在省经济委员会计划部署下,由省节能监察中心组织进行的节能监察。被监察的企业是:  相似文献   

17.
《浙江节能》2008,(1):31-32
一、基本思路与目标 2008年,全省能源监察工作思路是:以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为主线,围绕省政府提出的2008年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4.5%目标和全省经贸工作总体安排,着力推进“十百千节能行动计划”和1311家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耗,带动全省面上节能各项工作开展。加快能源监察体制和节能执法稽查机制建设,强化节能依法行政,强化节能监管。为我省“十一五”后三年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完成,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工信部印发《2018年工业节能监察重点工作计划》(工信部节函[2018]73号,以下简称《计划》),《计划》充分发挥节能监察的监督保障作用,持续提升工业能效和绿色发展水平,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计划》,工信部将深入开展专项节能监察,推动重点行业、重点区域能效水平提升,突出抓好重点用能企业、重点用能设备的节能监管等工作,实施重大工业专项节能监察。包括:2017年违规企业整改落实情况专项监察;重点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工信部印发《2018年工业节能监察重点工作计划》(工信部节函财税[2018]73号,以下简称《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提出,依据强制性节能标准,推动重点行业、重点区域能效水平提升,突出抓好重点用能企业、重点用能设备的节能监管等工作,实施重大工业专项节能监察。《工作计划》提出,要进行重点高耗能行业能耗专项监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成为缓解资源压力的重中之重。节能监察工作能强制性的约束企业,倒逼企业采取节能措施,严格执行节能标准,实现资源的节约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强节能监察工作的思想意识,认识到节能监察工作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要摒弃以大量消耗资源发展经济的旧发展理念。同时,必须完善一系列针对节能监察工作的法律法规,必须加强对企业的节能监察工作,依法对高耗能企业开出节能整治清单,坚决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本文重点分析了节能监察工作开展不力的原因并探索了节能监察工作有效实施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