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50家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公司,于1994年4月14日在东京讨论制定家用数字式录像机制式统一标准。 数字式录像机是下一代电视图像记录产品的发展方向,并能与高清晰度电视节目信号和高清晰度电视机配套。工业界人士指出,如果各国正在研制此产品的公司,如同意拟议中的统一标准,数字式录像机明年初即可上市。  相似文献   

2.
德克萨斯仪表公司获奖产品数字光线处理(DLP)工艺的商业成功主要应归功于非晶TiAl合金的开发,这种合金被用作数字微镜面器件(DMD)中CMOS可寻址微镜面阵列盼倾转枢纽。这些合金曾用于DMD的早期生产,而至今仍然在使用着。  相似文献   

3.
赛天使公司采用按需印刷压电技术研制出4色大幅面平台数字式印刷机,该机使用UV固化油墨印刷。设备外型小巧,可在软质和硬质承印材料上进行数字式印刷,操作灵活,质量上乘。VEE jet印刷机是专门为数字式丝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伊始,北京大学工学院占肖卫教授课题组在有机高分子太阳能电池材料和器件方向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太阳能是人类最安全、最绿色、最理想的可再生洁净能源。有机高分子太阳电池利用有机高分子材料制备器件以实现光电转换,可通过溶液加工技术制成柔性的大面积器件,具  相似文献   

5.
随着产品的微小型化, 人工装配作业的难度增大, 无法满足高性能微小器件装配的要求, 研制微小装配自动化设备是解决装配难题的有效途径。由于装配任务的多样化, 同时伴随着器件的改进或产品的升级, 以及缩短研发周期等诸多因素, 要求研制的微小装配设备能够对产品的快速变化做出响应。因此, 柔性化微小装配设备的研发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本文重点介绍提升微小自动化装配系统柔性化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即设备模块化方法和微小零件操作工具的自动换接, 并总结了研究进展, 在此基础上, 面向某一类微小器件的精密装配,提出了柔性微小装配设备的系统架构, 并简要介绍了基于这些系统架构所研制的精密微自动化装配设备。论文旨在为柔性化微小装配设备的研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简称OLED)是全固态的薄膜发光器件。由于OLED的可柔性制备、低驱动电压、低功耗等优点,其在未来的可穿戴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小尺寸的OLED显示器已经实现商业化,大尺寸的OLED电视和照明也已有产品问世,但OLED器件的可穿戴应用尚处于探索期。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可穿戴应用的柔性OLED材料及器件技术的研究进展,具体介绍了柔性基板材料、柔性薄膜晶体管材料、柔性OLED发光层技术、柔性薄膜封装材料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此外,介绍了近几年来兴起的一些新型的柔性器件制备技术,如柔性纤维布基底技术、纤维状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技术、对称平面层器件结构和狭缝涂布式印刷技术等。最后,对柔性OLED材料与器件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MEMS变发射率真空热控器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发射率热控技术是空间环境下的重要热控手段.微小卫星质量轻,尺寸小,功耗低及其真空环境工作等特点对热控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热控器件应具有小质量、大发射率调节比、关闭状态漏热小、响应快等特点.MEMS技术由于其设计灵活性高、功耗低及器件体积、重量方面的优势,可很好地满足这类器件的要求.本文重点对基于MEMS技术的微百页窗,微热开关,微静电换热器等技术的研究进展、关键技术与适用范围进行了归纳总结,将基于MEMS技术的变发射率器件和基于材料研究的电致变色和热致变色这两种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MEMS技术在微小卫星变发射率热制器件中的发展趋势和潜力.  相似文献   

8.
电视设备与自动专用计算机配合使用,是现代测量技术的前途有希望的方向之一。电视自动装置实际上扩大了测量仪器的应用可可能性,并且提高了测量仪器的精度。提供数字式输出数据可减轻研究人员的工作,同时可采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测量结果。下面叙述数字显示的、物体尺寸和角度测量用电  相似文献   

9.
《软包装商情》2009,(2):19-20
日本Hitz Sanki Techno公司研发的UF Roll等超级弹性柔软金属卷材具有创新的特有薄膜挤出工艺,可用于帮助塑料制成厚度在50到300μm之间的薄膜。根据公司介绍,这种新型加工工艺易于生产低成本薄膜制品,并具有高透明性和精确的薄膜厚度,附着于柔软弹性金属镜面。这种新工艺可用于生产光学薄膜,也可用于生产高光滑表面需求领域的烯烃基薄膜,还可用于粘合剂薄膜、高表面平滑性的薄膜领域。  相似文献   

10.
日本出光石油化学公司运用粉体的表面改性技术,使天然骨胶原纤维超微粉末的表面改性获得成功。利用这种超微粉末,可使均匀分散在塑料里的游离粉末与塑料之间存在微小间隙,制成  相似文献   

11.
芳纶一步法新工艺及其聚合物反应新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以往芳酰胺纤维(俗称芳纶)的制备需用两步法,即首先在极性溶剂 N-甲基吡咯烷酮(简称 NMP)中经溶液低温缩聚制得聚合物,然、后将聚合物溶于浓硫酸中配成纺丝浆液,再用干喷湿纺方法制成纤维。山于工艺流程长,费时费工,故使成本增加。因此近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如何山聚合物的 NMP 溶液直接纺丝制成纤维。特别是日本帝人公司、旭化成公司和德国赫司特公司大力进行开发,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帝人公司和赫司特公司携手合作,采用新的单体进行共聚的方法,可由共聚物的 NMP溶液经过滤、脱泡后直接纺丝制成长纤维。赫司特公司在德国 Kelheim 的50吨/年设备上用一步法制备对位芳酰胺纤维已投入试验性生产。旭化成公司则用捏和机聚合反应器直接  相似文献   

12.
1995年 5月 ,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办的Drupa 95展览会上 ,数家公司展出了计算机直接制版(CTP)系统和数字式直接印刷新工艺技术 ,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CTP的热潮。1996年 5月 ,在北京举办的第四届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上 ,国外一些厂家展出的CTP系统和数字式直接印刷机引起了国内印刷界极大的关注。国家标准出版社印刷厂、解放军报社印刷厂等几家印刷厂率先引进银盐CTP系统 ,北京、上海等地引进Agfa及以色列Indigo数字式直接印刷机 10余套。2 0 0 0年 ,在杜塞尔多夫又成功地举办了Drupa 2 0 0 0展览会 ,数字式直…  相似文献   

13.
据媒体介绍,北京某公司研发出世界上最前沿的高科技喷涂技术——纳米镜面喷镀技术。该技术采用专用设备和先进的材料,可在各种塑料制品、树脂、金属及玻璃、陶瓷、木材、复合材料等各种材料上做出黄金、红金、24K金、白金等100多种高亮度镜面效果。  相似文献   

14.
日前,韩国三星(SAMSUNG)电子公司和北京七七四厂凯发音响公司、广州大家乐电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手举办了三星公司首创的CD-OK机展示会。凯发音响公司在北京音响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商贸渠道遍布全国。三星公司通过凯发音响公司的影响,将CD-OK这一最新的科技产品介绍给国内音响界。该项技术是通过特殊的压缩技术将画面和声音同时记录在CD片中,利用专用的CD机(即CD-OK和大屏幕电视机)即可在任何场合进行卡拉OK娱乐活动。三星公司利用最新的256-DRAM技术开发的CD-OK机在今年的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夺得金杯,…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Cu和Au纳米粒子在硅芯片表面的各种黏结机理,表明金属及其氧化物纳米粒子与硅芯片表面的主要黏结力为范德瓦耳斯力、静电双层吸引力和毛细吸附力.建立了高速流体清除纳米粒子的动力学模型,表明超临界CO2流体清除纳米粒子的机制是以滚动清除为主.与高压CO2气体相比,超临界CO2流体的密度高,有效增加了作用在纳米粒子上的拖拉力,同时消除了毛细吸附力,所以可以显著提高纳米粒子的清除效率.当超临界CO2流体的速度达到10.4m/s时,即可将直径为30nm的金属铜污染粒子清除掉;随着流体速度的增加,可清除更加微小的粒子.  相似文献   

16.
在2006年材料科学与技术会议上,美国工艺材料公司介绍了有关混杂金属复合材料在电源电子学中用于电气连接件的问题。这项技术可用于燃料电池、贮能设备,文章介绍了具体用于电连接的技术。通过包覆、电镀、电子束焊接、剖面机加工及各种表面加工工艺可制成多种混杂金属复合体系。  相似文献   

17.
《现代材料动态》2009,(4):18-18
东芝开发出了在硅芯片上形成发光元件的技术。在2008年秋季举行的应用物理学会上东芝已发布过此项技术,近日又利用显示面板在正在举行的“国际纳米科技综合展(nanoinch2009)”上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芯片巨人英特尔公司2000年12月11日推出30nm晶体管,使人们将来有机会享用到速度更快的电脑,同时也把传统硅芯片推入尴尬境地,因为硅芯片离其物理极限更近了。1971年英特尔生产的第一个芯片只含2300个晶体管,最近推出的奔腾4芯片已含有42×106个晶体管,而新问世的30nm晶体管技术将使硅芯片可以容纳4×108个晶体管。但这种增长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谁会成为传统硅芯片电脑的终结者?目前科学家看好光电脑、生物电脑和量子电脑,其中又以量子电脑呼声最高。光电脑利用光子取代电子进行运算和存储,它用不同波长的光代表不同数据,可快速完成复…  相似文献   

19.
美国激光复制公司利用立体光刻技术制成了金属盖层复合材料(MC2)样品。将索末斯公司高强度立体光刻树脂与ReplcForm公司的镍覆层技术结合在一起。MC2工艺可制成拥有特佳物理特性的高强度复合材料。利用此项工艺制成的零件成本低,可用于模铸和薄板金属零件。  相似文献   

20.
1.前言在微小质量、光压力、万有引力常数等的测定中测量微小力的变化的时候,使用着一种光学的测定方法一把力矩变为镜面的转动,即产生角位移。在角位移测量中,通常使用自动准直平行光管,然而,市场上所出售的自动准直平行光管,其最小格值,目视的为2微弧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