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欢  胡佳丽  张朝磊  李戬  苗红生 《钢铁》2020,55(11):126-132
 为了研究不同终轧温度下履带销轴用1E1158M钢奥氏体混晶情况,利用热模拟试验、显微组织定量分析以及截距法对不同状态下奥氏体晶粒以及本质晶粒的大小形貌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合理的终轧温度。结果表明,热轧态组织和正火态组织的粗化温度均为850 ℃,终轧温度对晶粒混晶程度有影响。终轧温度为850 ℃时,轧制终止时的奥氏体晶粒发生部分再结晶,混晶程度严重。随着终轧温度的升高,本质晶粒不均匀程度减小,建议终轧温度为1 000 ℃。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温度对C42500铸锭进行加热保温,并对不同加热温度的铸锭进行热轧开坯轧制试验。从试验结果发现:当铸锭开坯温度高于960 ℃时,铸锭出现过烧现象,并在铸锭轧制中出现开轧碎裂、内部孔洞缺陷;当铸锭开坯温度在910~960 ℃时,铸锭出现过热现象,并在铸锭轧制后的热轧板表面出现起层、掉块、裂纹等缺陷,且板坯在后续退火过程中出现鼓泡缺陷;当铸锭开坯温度在860~910 ℃时,铸锭轧制正常,且轧制出的热轧板坯表面无缺陷,质量良好;当铸锭开坯温度小于860 ℃时,铸锭出现预热不充分现象,并在轧制前期出现热轧机卡停,铸锭轧不动的问题。研究表明, C42500合金铸锭的最佳热轧开坯温度区间为860~910 ℃,在此加热温度区间,热轧板坯及成品带材无质量缺陷问题,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3.
25Cr2Mo1VA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威  万珍珍  金莹 《钢铁》2020,55(3):96-103
 为了研究不同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下25Cr2Mo1VA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利用金相显微镜、TEM、EDS以及截距法分析了不同状态下奥氏体晶粒大小、形貌,析出相类型及其大小分布等。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在900 ℃以下,试验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缓慢且细小;随着温度加热至950 ℃,奥氏体晶粒出现了“混晶”现象,再加热超过1 000 ℃后,奥氏体晶粒异常长大。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奥氏体晶粒也会长大,但保温时间对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没有加热温度显著。试验钢中出现近似球形状的析出相,即为富钒的非计量化合物M8C7析出相。根据Anelli改进模型和回归分析,建立了试验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热力学模型,并结合析出相粒子对奥氏体晶粒钉扎作用,探讨了25Cr2Mo1VA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及成因。  相似文献   

4.
通过金相组织观察和热力学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对309L奥氏体不锈钢板热轧边裂缺陷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309L钢(0.012% C,0.034% N)板坯热轧加热温度1260 ℃边部三角区存在大量网状铁素体,在后续加热过程中高温铁素体含量进一步升高,达到24%左右,导致塑性降低,轧制过程中产生边裂缺陷。通过控制钢中C含量0.015%~0.025%,N含量0.04%~0.05%,热轧板加热温度1150 ℃,使钢中铁素体含量降至10.7%,有效避免309L钢板边裂,板卷合格率达100%。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热轧原料边部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定性研究,阐述了其对冷轧轧制过程中切边质量和轧制边裂的影响,对于晶粒度不均或存在混晶的组织,使其横、纵向力学性能存在显著差异,会导致带钢在轧制过程中因横、纵向金属流动不均而产生边裂缺陷,严重时会引发轧机断带事故,为分析冷轧切边的质量和轧机轧制过程中的断带原因指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李伟  苗华军  郭景彪  张寿禄  刘洁 《钢铁》2004,39(11):60-63
分析了超低碳冷镦钢盘条制造空心铆钉后易出现翻边开裂、鼓肚、滑移裂纹和翻边不完全等各类缺陷的特征和产生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晶粒过于粗大或细小均会出现不同的缺陷,盘条轧制时应控制1150~1200℃的较低钢坯加热温度,控制盘条吐丝温度910~930℃,使盘条成品具有适中的晶粒大小,以6~6.5级为宜,提高盘条表面质量也是消除各类缺陷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炼钢》2021,37(5):60-66,75
CSP生产热轧板的边裂与连铸、加热及轧制等多工序的工艺异常有关,采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Q345热轧板的边裂特征,分析其主要影响工序及成因,以提高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典型热轧板缺陷试样边部的表面和窄边均存在轧向裂纹,裂纹开口及周围含有K、Na等保护渣特有元素的氧化物,裂纹两侧存在明显脱碳、晶粒长大等高温氧化特征,推测这些缺陷起源于结晶器卷渣形成的铸坯窄边皮下夹渣,经过高温加热、轧制演变而成;窄边裂纹一侧局部存在纤维状金属流变组织,与热轧过程边部过冷有关。降低结晶器卷渣、优化板坯加热及轧制冷却工艺,有助于降低热轧板的边裂缺陷。  相似文献   

8.
在棒材线轧制锻造爪机用AISI1008钢时,出现混晶现象,Φ50 mm棒材边缘铁素体晶粒度3级,1/2半径及心部铁素体晶粒度8级,通过对钢材进行金相组织及电镜检验,对轧制过程温度及等效应变利用Deform软件进行有限元模拟,发现造成圆钢边缘晶粒粗大的原因与终轧温度过低及轧制等效应变大且分布不均有关,将终轧温度由原820℃提高至880℃,成功改善了圆钢横截面混晶现象。  相似文献   

9.
采用低倍试验、化学成分分析及金相检验等方法.对出现烂边、边裂(横裂)的板坯、板卷进行了解剖分析。结果表明,钢卷的烂边、边裂等缺陷产生原因与钢坯内在缺陷及加热温度偏高或加热不均匀有关。  相似文献   

10.
针对钢板混晶组织,通过试验分析,研究不同变形温度对钢板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变形量一定时,随着变形温度的提高,奥氏体再结晶分数增加,再结晶后的晶粒长大行为也很明显。为避免轧制过程中出现混晶组织,轧制应在完全再结晶区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