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郭晓霜 《新食品》2007,(28):34-35
在市场的刻意炒作下,拉菲经过渠道上各种力量的层层推动,价格一路拉升。面对月月涨价,且市场跟风者越来越多的现状,国内酒商们的普遍反应是“拉菲在中国市场上呈现出了过热的反应”。[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房大方 《新食品》2011,(21):I0005-I0005
据传,近期一些国内名庄酒进口商接到法国波尔多Negociante通知。请他们提前报拉菲副牌的购货计划。原因是法国罗斯柴尔德拉菲集团将停止发售2010年拉菲副牌现货。一直到2014年,拉菲集团只向酒商提供期酒订购。而不发售现货。  相似文献   

3.
拉菲的启示     
汪歌 《新食品》2007,(28):18-18
拉菲是什么? 拉菲,既不是国外金发碧眼美女的爱称,也不是国内一夜成名的明星的艺名,而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葡萄酒,其实,不知道拉菲并不意味着什么,即使在国内的酒水圈,知道拉菲其名的人也是少数,不过,本期关注《疯狂的拉菲》的发表对业内来说,是具有某些启示意义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食品》2012,(11):36-36
面对今年以来备受争议的我国进口葡萄酒市场乱象,5月初中国首批信誉酒商(葡萄酒)联盟在京成立。上海酒类专卖局局长卢荣华表示,针对目前进口葡萄酒市场乱象,计划发展进口葡萄酒溯源系统。前段时间媒体报道,国内发现有上百个假冒“拉菲”品牌。一个空的“拉菲”酒瓶卖到2000元。对此,上海酒类专卖局局长卢荣华介绍,对于进口葡萄酒乱象,目前在执法上有难度。  相似文献   

5.
《新食品》2011,(19):J0003-J0003
酒类行业一年一度的传统旺季中秋节过去了。本刊从全国代表性酒商处了解到的名庄酒销售情况。普遍得出不太乐观的结论。广州:大商出货。库存较多的进口酒商纷纷特价出货。拉菲正牌2007年水货价格一度跌破7600元价格关口。山东:名庄酒出货缓慢.而名优白酒销量上升。天津:名庄酒一直比较平淡,旺季不旺。  相似文献   

6.
郭晓霜 《新食品》2007,(28):37-39
机会还是陷阱? 在调查中,我们除了发现拉菲的火爆,也发现一些经销商正在淡出拉菲的销售。他们认为拉菲除了投资因素外,根本不具备真正大规模操作的市场价值。这是为什么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田野 《新食品》2011,(11):I0024-I0025
身在商业化运作环境中的我们,绝大多数时候在了解一瓶葡萄酒的来历或一个品牌的渊源时,都是借着酒商的推广宣传而形成了一个大概的印象。而庄主本人却总在幕后如一个平凡的酒农般辛勤地劳作着。大家不禁好奇,如果这些酒庄庄主们亲自为其“家业”走到台前,会怎样介绍他们的酒庄?中国市场在他们眼中又是怎样的模样?他们又如何看待拉菲疯狂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黄义明 《新食品》2010,(13):22-22
由于消费者了解产品信息的渠道和手段匮乏。大大加剧了酒商对于进口酒的暴利预期。敢随意加价。炒作得非常厉害的拉菲。因为大量不以酒类贸易为目的的投资性消费团体加入,所谓的“市场参考价”就有着很大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9.
《新食品》2007,(28):26-27
谈论拉菲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也许喝过拉菲的人并不多,但用正版LV箱包、戴百达翡丽手表的人又有多少呢?因此,尽管拉菲与中国普通大众的距离很远,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微@酒圈     
《新食品》2013,(3):91-91
再看拉菲来时路 @musicache:高处不胜寒,拉菲的单人舞业已落幕,相信也不会出现第二个“拉菲”。与其说是拉菲拉动了国内市场对名庄酒的追捧,不如说是这种闷骚式的追捧成就了当年拉菲;低处乱糟糟,拉菲显然是寂寞的,它的疯狂却为葡萄酒拉开了价格区间,剩下的就看百家能专媸个什么程度的“鸣”了@红酒-陈柏龙  相似文献   

11.
肖竞 《新食品》2007,(28):33-34
透视拉菲 追捧拉菲的热潮汹涌而至。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有人预言。狂野的拉菲风潮将成为世界其他顶级品牌葡萄酒陆续进入中国的契机,国内经销商将面临一轮新的财富洗礼。事实果真如此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张茜 《新食品》2012,(23):120-121
尽管南宁的进口葡萄酒总体容量不大.无法与其他省会市场相提并论,但这里的酒商们对专业的追求却是很多其他省会市场的葡萄酒经营者都比不上的。相对其他市场的酒商们,南宁进口酒商在专业性上的打造,对葡萄酒文化知识的推广更加积极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南宁进口葡萄酒市场正在专业的驱动下稳健地发展着。  相似文献   

13.
时叶 《新食品》2007,(30):13-13
目前的国内市场上,红酒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尤其是大名鼎鼎的拉菲。但中国真正懂得红酒的人并不多,而且在市场上也没有所谓的代理商,即使是在全球范围内,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代理商。因此,拉菲没有大户或者散户间的利益差异,有的只是手头货量的多少、以及价格高低的区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媒体观点     
《新食品》2011,(1):27-27
拉菲的价格暴涨,很值得做成一个因为中国市场的需求导致价格重估的案例。过去几个月里的见闻让我相信,不仅是拉菲,整个高档葡萄酒市场都是一个泡沫。  相似文献   

15.
波尔多的列级酒庄在国内市场一度受到追捧,特别是全球闻名的顶级酒庄拉菲更是成了法国葡萄酒的代名词,其副牌酒小拉菲也坐享其名,在市场上的价格也随之上涨。其实。在拉菲暴炒前小拉菲基本是几百元级别的酒,跟随主品牌拉菲“鸡犬升天”后,甚至达到了几千元的价格水准,其上升空间确实不容小觑。然而这是在列级庄市场火热之时。  相似文献   

16.
杨征建 《新食品》2011,(6):I0019-I0019
拉菲作为世界最贵的葡萄酒拍卖纪录的保持者,法国列级酒庄之一,在中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都享有盛誉。甚至在许多对进口葡萄酒行业不甚了解的人看来,拉菲就是法国葡萄酒的代表。随之而来的。就是假冒产品、水货盛行,加上拉菲的副牌、管理庄产品、商业品牌等,拉菲本身产品体系的复杂性,也给许多商家带来不少的困惑。如何区分拉菲的产品系统成为...  相似文献   

17.
艾庭 《新食品》2011,(2):78-79
他们不是一线酒商,虎踞一省之地,左右逢源;他们不是二线酒商,龙盘地市之端,影响深远;他们是三线酒商,是中国数量最为众多的酒商,偏居市县区一隅。过着自己的日子、数着自己的小钱。在白酒市场的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他们也被推上了转型之路。不进则退——这是一道有关生死的选择题。  相似文献   

18.
《新食品》2012,(11):99-99
根据新京报2012年5月10日的报道,面对国内假拉菲泛滥以及公众对拉菲酒的认知误区,本月底,拉菲集团出口部总监将来华打假维权以及对公众进行拉菲酒“扫盲”。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拉菲消费市场。但价格炒作让“冒牌拉菲”、“山寨拉菲”时有出现。  相似文献   

19.
《美食与美酒》2012,(11):70-73
真正站在城堡和葡萄园的中间,就觉得阳光从未停止过眷顾这个令人嫉妒的庄园。无论你如何评判拉菲.这个庄园依旧是波尔多Pauillac村中静静的小山坡,新兴市场对拉菲的褒贬,传统市场对拉菲的淡然处之.与这个90公顷的小山坡毫无关系。即使你给了2011拉菲极低的分数,90%的酒也已经售出。拉菲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hristopheSalin说:“我们是农民我们专注于酿酒.酒评家更能胜任评判一事,至于销售,那是批发商的事。  相似文献   

20.
杨玉国 《美食》2012,(2):27
作为红酒市场上最著名的晴雨表,拉菲眼下正经历一轮罕见的暴跌,最高跌幅达45%。即使在其最受追捧的中国市场,拉菲的价格也出现7八年来的首次下调。不过,也有"好消息"。造假丑闻缠身的拉菲,可能因此而因祸得福。据说,因为这场声势浩大的下跌,专门制作假拉菲瓶塞的商人在2011年卖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