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波尔多的列级酒庄在国内市场一度受到追捧,特别是全球闻名的顶级酒庄拉菲更是成了法国葡萄酒的代名词,其副牌酒小拉菲也坐享其名,在市场上的价格也随之上涨。其实。在拉菲暴炒前小拉菲基本是几百元级别的酒,跟随主品牌拉菲“鸡犬升天”后,甚至达到了几千元的价格水准,其上升空间确实不容小觑。然而这是在列级庄市场火热之时。  相似文献   

2.
时叶 《新食品》2007,(30):13-13
目前的国内市场上,红酒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尤其是大名鼎鼎的拉菲。但中国真正懂得红酒的人并不多,而且在市场上也没有所谓的代理商,即使是在全球范围内,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代理商。因此,拉菲没有大户或者散户间的利益差异,有的只是手头货量的多少、以及价格高低的区别。[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杨征建 《新食品》2011,(10):I0017-I0017
拉菲作为高端进口葡萄酒的代名词,在受市场热捧之后。遭遇假货泛滥、价格虚高的危机,再加上之前被央视曝光假拉菲亮相糖酒会,让其声誉再受影响。对于经销商而言,将宝完全押在拉菲上已变得不再现实。那么,除了拉菲。还有哪些名庄酒适合中国市场?经销商具体该如何操作?  相似文献   

4.
《美食与美酒》2012,(11):70-73
真正站在城堡和葡萄园的中间,就觉得阳光从未停止过眷顾这个令人嫉妒的庄园。无论你如何评判拉菲.这个庄园依旧是波尔多Pauillac村中静静的小山坡,新兴市场对拉菲的褒贬,传统市场对拉菲的淡然处之.与这个90公顷的小山坡毫无关系。即使你给了2011拉菲极低的分数,90%的酒也已经售出。拉菲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hristopheSalin说:“我们是农民我们专注于酿酒.酒评家更能胜任评判一事,至于销售,那是批发商的事。  相似文献   

5.
杨玉国 《美食》2012,(2):27
作为红酒市场上最著名的晴雨表,拉菲眼下正经历一轮罕见的暴跌,最高跌幅达45%。即使在其最受追捧的中国市场,拉菲的价格也出现7八年来的首次下调。不过,也有"好消息"。造假丑闻缠身的拉菲,可能因此而因祸得福。据说,因为这场声势浩大的下跌,专门制作假拉菲瓶塞的商人在2011年卖出了  相似文献   

6.
郭晓霜 《新食品》2007,(28):37-39
机会还是陷阱? 在调查中,我们除了发现拉菲的火爆,也发现一些经销商正在淡出拉菲的销售。他们认为拉菲除了投资因素外,根本不具备真正大规模操作的市场价值。这是为什么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媒体观点     
《新食品》2011,(1):27-27
拉菲的价格暴涨,很值得做成一个因为中国市场的需求导致价格重估的案例。过去几个月里的见闻让我相信,不仅是拉菲,整个高档葡萄酒市场都是一个泡沫。  相似文献   

8.
杨征建 《新食品》2011,(6):I0019-I0019
拉菲作为世界最贵的葡萄酒拍卖纪录的保持者,法国列级酒庄之一,在中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都享有盛誉。甚至在许多对进口葡萄酒行业不甚了解的人看来,拉菲就是法国葡萄酒的代表。随之而来的。就是假冒产品、水货盛行,加上拉菲的副牌、管理庄产品、商业品牌等,拉菲本身产品体系的复杂性,也给许多商家带来不少的困惑。如何区分拉菲的产品系统成为...  相似文献   

9.
拉菲的启示     
汪歌 《新食品》2007,(28):18-18
拉菲是什么? 拉菲,既不是国外金发碧眼美女的爱称,也不是国内一夜成名的明星的艺名,而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葡萄酒,其实,不知道拉菲并不意味着什么,即使在国内的酒水圈,知道拉菲其名的人也是少数,不过,本期关注《疯狂的拉菲》的发表对业内来说,是具有某些启示意义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郭晓霜  肖竞 《新食品》2007,(28):31-32
市场狂热 拉菲的消费主要产生于经济发达城市。一张由沿海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起势,内地省会城市(杭州、成都、长沙等)逐步跟进的拉菲市场图,在我们的调查中显露无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张岩 《中国酒》2012,(6):9-9
最近,名酒仿冒乱象频发,造成数万元一瓶的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开始"退烧",拉菲等一些年份酒跌幅甚至超过40%。北京媒体披露,由于拉菲在华遭遇严重假冒,不法分子或制作假拉菲酒,或"山寨"横行,捆绑拉菲(如"拉菲世族"等),使拉菲品牌和市场受到严重损害。拉菲酒生产商罗斯柴尔德男爵拉菲集团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夫·萨兰,于五月底不得不专门来中国打假。为了打击山寨版拉菲,他们还在华开通官方微博,普及拉菲知识,来提高中国消费者增长识别假冒拉菲的能力。其实,受假冒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中国白酒名酒。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最近在茅台镇发现假茅台  相似文献   

12.
朱浪 《新食品》2010,(16):35-36
进人7月以来,广东市场以拉菲为代表的法国名庄酒价格如同盛夏燥热的气温,一路扶摇直上。以2007年拉菲正副牌为例,两三个月内价格上涨15%左右,副牌产品杜夏米隆,价格也有10%以上升幅,甚至连过去与拉菲联动性不强的五大名庄之一玛歌副牌红亭、白亭,也出现了价量齐升的状况。名庄酒价格飙升的幕后推手何在?  相似文献   

13.
拉菲,这个消费者眼中的葡萄酒奢侈品牌虽经历了假货困扰,价格波动的风波。但在国人心目中仍然处于进口葡萄酒顶级品牌的地位。拉菲的品牌效应促使中国消费者愿意为高端葡萄酒买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葡萄酒文化在中国的普及以及葡萄酒产业水平的提升。罗斯柴尔德男爵拉菲集团也将中国视为其重要的目标市场。2009年3月。该集团与中信华东(集团)有限公司签约。正式宣布在山东蓬莱大辛店镇丘山山谷的葡萄园投资项目。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国人将喝到自家门口产的“拉菲”。  相似文献   

14.
《中国食品》2012,(11):36-36
面对今年以来备受争议的我国进口葡萄酒市场乱象,5月初中国首批信誉酒商(葡萄酒)联盟在京成立。上海酒类专卖局局长卢荣华表示,针对目前进口葡萄酒市场乱象,计划发展进口葡萄酒溯源系统。前段时间媒体报道,国内发现有上百个假冒“拉菲”品牌。一个空的“拉菲”酒瓶卖到2000元。对此,上海酒类专卖局局长卢荣华介绍,对于进口葡萄酒乱象,目前在执法上有难度。  相似文献   

15.
郭晓霜 《新食品》2007,(28):29-30
按照酒水营销人的传统观点。判断国内酒水市场上某款酒是否成功,主要标准是该酒的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品牌拉升度。如今,和上述三点似乎并未沾上多少边的拉菲,无异成为了酒类市场上一个异类成功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微@酒圈     
《新食品》2013,(3):91-91
再看拉菲来时路 @musicache:高处不胜寒,拉菲的单人舞业已落幕,相信也不会出现第二个“拉菲”。与其说是拉菲拉动了国内市场对名庄酒的追捧,不如说是这种闷骚式的追捧成就了当年拉菲;低处乱糟糟,拉菲显然是寂寞的,它的疯狂却为葡萄酒拉开了价格区间,剩下的就看百家能专媸个什么程度的“鸣”了@红酒-陈柏龙  相似文献   

17.
《新食品》2012,(11):99-99
根据新京报2012年5月10日的报道,面对国内假拉菲泛滥以及公众对拉菲酒的认知误区,本月底,拉菲集团出口部总监将来华打假维权以及对公众进行拉菲酒“扫盲”。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拉菲消费市场。但价格炒作让“冒牌拉菲”、“山寨拉菲”时有出现。  相似文献   

18.
《新食品》2011,(3):I0005-I0005
随着中国名庄酒市场的日渐火热,波尔多五大名庄中的拉菲和木桐竞相打出“中国牌”。 2010年秋,拉菲酒庄宣布在2008年酒的酒瓶上印一个中国的“八字”。拉菲2008年的价钱马上跃升了30%(以英国成交价计,因为成交量大,而且有记录)。2010年12月。木桐庄宣布2008年酒选用中国画家作品作为酒标。该年份木桐价格也立马飙...  相似文献   

19.
刘颖 《新食品》2012,(24):130-130
拉菲品牌几年来在中国市场取得很大成功,同时也经历不少纷繁乱象。现在,拉菲官方与其精选系列在华独家代理商ASC精品酒业终于在中国全面地进行维权和品牌推广的巡回活动,虽然比名庄酒的上涨周期晚了半拍,但仍标志着拉菲罗斯柴尔德集团DBR(Lafite)从国际贸易者向国际营销者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20.
吴忠 《新食品》2013,(11):101-101
1845年,一个小酒庄被大名鼎鼎的拉菲庄园合并,合并的原因很简单,这个酒庄就在拉菲庄园背后的坡地上,水土相连血统近似,所以干脆变成一家人吧。1980年,这个名叫“卡许阿德磨坊”的小酒庄所酿造出来的酒,被正式命名为“副牌”拉菲,也就是中国人习惯所称的小拉菲。大拉菲和小拉菲每年都会同时出产。顾名思义,大拉菲肯定要好过小拉菲很多,但小拉菲也不错,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也姓“拉菲”。由于所有年份的大拉菲的价格动不动就过万,所以花钱消费大拉菲,尤其是那个在中国被暴发户的“82”拉菲,终究还是一件让钱包心疼抓狂的事(钱来得太容易,以及利益诉求需要这样做的人和事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