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气象要素日变化进程数值模拟问题涉及多个因素,传统线性模型无法得到准确的数值模拟结果,所以提出基于时间序列的气象要素日变化进程数值模拟方法.对气象要素日数据进行采集,建立气象要素数据库,构造不同气象要素表,编写数据转换至入库程序,实现气象要素数据预处理.把气象要素日进程动态数据数值模拟问题转变成计算一个高维非线性常微分方...  相似文献   

2.
MapX是一组供程序开发人员使用的GIS功能组件。该文简要介绍MapX的主要功能,并以伊犁气象要素查询、监控系统为例,探讨如何运用MapX+Visual Basic 6.0进行专题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阐述气象要素查询、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法,论述经纬度与地名属性之间的双向查询、鹰眼视图,以及气象要素查询的实现过程,并给出这三个问题的方法及部分Visual Basic源代码。  相似文献   

3.
随着可视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程序设计语言和集成开发环境采用可视化技术,但是它们基本上只是采用了可视化编程,在软件开发阶段进行可视化,并未采用可视化动态运行程序。为此,进行了程序可视化运行的相关研究,设计出一个实现CASL语言可视化运行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C6202 ROM引导装载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使用DMA方式访问程序存储区并实现程序的搬移,克服C6000指令系统的缺陷;并对C6000的C语言运行环境和仿真器变量初始化过程进行研究,采用自编程自初始化的方法,确保程序加载后能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
在热工水力测控系统中,常采用图形化编程的方式构建编程控件之间逻辑关系,形成所需的系统功能。程序的部署和运行时,若采用程序实时编译的模式,会带来编译时间长、编译环境复杂等问题。为了提高测控程序的开发效率,采用控件组件化的思想,进行图形化程序逻辑关系的分解与重构机制设计;提出程序模板+轻量级配置交件的模式,利用程序模板对配置交件进行解释性加载。在热工水力测控系统的测试验证中,利用基于解释性加载机制的图形化编程平台完成了其中测控软件的开发及运行,功能及数据结果准确无误。该解释性加载机制真实、有效,可实现图形化热工水力测控程序的快速部署与加载运行。  相似文献   

6.
针对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培训教学中程序评测的需求,开发程序在线测评系统。系统基于Apache服务器,采用PHP和MYSQL数据库技术运行于Windows Sever 2003平台。采用软件工程黑盒测试的思想对用户提交的程序进行测评,系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网站部分,数据库部分及测评部分。数据库部分对系统提供数据存储支持;网站部分则是系统与用户的交互接口;测评部分则是对用户提交程序运行的主要控制部分,它将控制提交程序的运行时间以及内存,并对运行程序的结果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7.
针对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培训教学中程序评测的需求,开发程序在线测评系统。系统基于Apache服务器,采用PHP和MYSQL数据库技术运行于Windows Sever 2003平台。采用软件工程黑盒测试的思想对用户提交的程序进行测评,系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网站部分,数据库部分及测评部分。数据库部分对系统提供数据存储支持;网站部分则是系统与用户的交互接口;测评部分则是对用户提交程序运行的主要控制部分,它将控制提交程序的运行时间以及内存,并对运行程序的结果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加强对机房计算机可运行程序的管控.通过对Windows系统策略的配置和注册表的研究与实践,以及对计算机系统运行程序管控,并进一步采用批处理编程,实现了远程限制机房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有效提高了机房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程序流程图的数据例化与程序例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廖湖声 《计算机学报》2001,24(9):985-990
提出了一基于程序流程图的部分求值方法,通过采用基于程序流程图的数据例化和面向程序基本块的程序例化,能够在例化阶段进行程序基本块例化的同时,完成控制转移的优化,并生成既可用于编译时刻例化,又可用于运行时刻例化的滞留程序,基于这种方式的部分求值系统采用离线工作方式,利用了绑定时间分析,提高了滞留程序的效率,同时避免了例化阶段的代码复制与拼接,有效地简化了运行时刻例化系统的实现难度。  相似文献   

10.
如果采用批处理文件调用一个与设备驱动程序ANSI. SYS有关的程序,那么为了使批处理文件顺利地运行,在调用相应的程序之前,检测内存中是否有ANSI.SYS驻留就十分必要。这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用户平时大多数时间都运行需要ANSI.SYS支持的程序,只是偶尔才运行一次一个与ANSI.SYS有冲突的程序。这种情况下系统的CONFIG.SYS  相似文献   

11.
气象应急车的功能包括气象要素的采集、气象报文的传输、实时视频传输、micaps资料应用、雷达资料应用等。但在气象应急车上的气象要素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是气象应急车的核心功能,采取一个合适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方法可以更好地保障气象应急车的效用,为应急车提供更好的气象服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针对陆地用气象要素相对湿度传感器难以适应海洋高湿、高盐雾、高腐蚀环境的问题,研制了一船用气象要素相对湿度传感器。采用高精度湿敏元件,设计出频率发生电路,将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量转换为频率信号;通过设计的频率电压转换电路将频率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设计的线性化调理电路将变化的电压信号进行线性化处理,使电压的变化能够线性化地对应于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通过特殊结构和可靠性设计,满足了气象要素相对湿度传感器的海洋环境适应性。测试结果表明:研制的船用气象要素相对湿度传感器测量精度高、线性化好,能够适应于海洋环境。  相似文献   

13.
给出以GIS分析为核心的公共气象服务网站框架。阐述GIS与多时空尺度气象要素间的相互关系,GIS在系统逻辑分层中的位置,一维、二维、三维分析图的网页功能。同时对GIS应用中所面对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如含权地理边界预剪裁气象要素插值算法、netCDF文件产生、二维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等等。该套系统已经在中国天气网、四川气象网、成都公共气象服务网等网站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山西区域气象站的业务需求,利用jQuery+Ajax框架技术搭建适合的数据监控系统,完成各种气象要素数据信息的监控和统计功能,满足市县气象用户对于区域站气象数据的利用,同时也为省级区域自动站技术保障提供了新的方法,更好地服务于气象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15.
以地面近实时气象要素分析图Web服务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地理边界的Barnes插值方案,实现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对格点场的插值。首先使用数值微分法和种子填充法得出地理边界剪裁矩阵,进而从Barnes插值算法中分离出插值权值常量,最后将其用于格点插值分析工作。方案不仅可以改善图形分析品质,而且去除了GIS出图过程中的图形剪裁步骤,明显缩短图形分析产品所花费的时间。该技术已用于中国天气网、四川气象网、成都公共气象服务网、四川农村信息网等多个公共服务网站的二维、三维地面近实时气象要素图形分析服务。  相似文献   

16.
随着海洋气象业务不断发展,海洋气象服务也逐渐向专业化、可视化及智慧化方向发展,综合性海洋气象服务已不能满足港口气象服务实际业务需求.为保障港口安全生产,提升港口气象服务效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的港口智慧气象服务系统建设方案.通过对气象、港口、地理信息等多源异构业务数据进行动态集成,结合XML(extensive markup language)、Web service、数据仓库、中间件模式、WebGIS、消息队列等计算机相关技术,实现了港区气象业务数据实时监测,港口专业预报预警,应急预案制作发布、专业用户及气象要素阈值管理等功能.系统业务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港口专业气象服务需求,有效减少了海洋气象灾害对港区生产活动的不利影响,同时系统可扩展性强,具有较高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民航机场气候志是在整理和分析多年气象资料的基础上做出的统计和总结机场区域气候状况和变化情况的重要资料。该资料能够总结机场气候变化规律,可以为机场建设、生产运行的气象决策服务提供重要依据。文章介绍气候志统计软件(DRADCM)的设计与代码实现。该软件可以实现各类气象要素的自动统计和输出,特别适用于民航机场气象业务部门的气候概要和气候志编写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为了较精准地检测多种气象要素,设计了基于STC单片机的气象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光伏离网户用系统进行供电,以STC15W单片机为核心,利用空气质量传感器模组、风速风向传感器以及温湿度传感器对相关气象信息进行在线实时监测;通过串口通信、模数转换、单总线通信读取相应传感器数据;以原厂提供的数据转换公式及滤波算法,换算出各个传感器监测的气象数据,并进行显示。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监测多个气象要素信息,且稳定性良好,实时性高,监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开展城市小尺度精细化气象观测的应用需求,通过将无人机控制技术、气象观测技术与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相结合,研制了一套多要素气象观测无人机系统,并开发了相应的数据采集传输模块和地面监控展示软件,实现了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风向、颗粒物浓度等气象要素的采集与实时传输。经过地面和空中飞行试验数据对比验证,该系统操控灵活、运行良好、稳定可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广泛应用于城市精细化气象观测、应急救灾、环境监测等领域。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自动站和电子显示屏的工作原理。通过研发自动站现场发布显示系统实现了自动站与电子显示屏硬件的无缝连接,通过显示系统能每分钟在电子显示屏上更新气象要素内容;为推进气象预警工作的实施提供了一种方案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